【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夯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夯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夯土建筑,也称生土建筑,是指以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并采用夯筑工艺压密成型的一种建筑形式。据文献记载,夯土建筑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四千多年前的新时期时代。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夯土建筑以其亲近自然、工艺简单、节约能源、造价低廉、冬暖夏凉等显著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量军事和民用建筑中;其中尤以福建土楼为中国古代夯土建筑施工技术的最杰出代表。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中的高炉矿渣(炼铁废渣)已基本实现零排放,成为混凝土工业的重要原料,高炉矿渣在混凝土工业中的利用,为废弃物资源化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但同为钢铁工业废弃物的钢渣(炼钢废渣)利用率却长期在低位徘徊。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夯土材料,通过掺入适当的具有级配的钢渣改变生土的原有结构和性质,从而提高夯土的强度,变废为宝,使之替代沙石料循环利用变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夯土材料,所述夯土材料主要由生土、钢渣、水泥、偏高岭土、掺合料、生石灰、纤维素、胶粉、丙烯酸乳液和水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夯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夯土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生土25~35份、钢渣50~60份、水泥5~23份、偏高岭土1~2份、掺合料1~2份、生石灰0.5~1.5份、纤维素0.01~0.03份、胶粉0.05~0.1份、丙烯酸乳液0.1~0.5份和水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夯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夯土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生土25~35份、钢渣50~60份、水泥5~23份、偏高岭土1~2份、掺合料1~2份、生石灰0.5~1.5份、纤维素0.01~0.03份、胶粉0.05~0.1份、丙烯酸乳液0.1~0.5份和水10~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夯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夯土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生土28~32份、钢渣52~58份、水泥10~20份、偏高岭土1.5~2份、掺合料1.5~2份、生石灰0.8~1.2份、纤维素0.01~0.02份、胶粉0.08~0.09份、丙烯酸乳液0.2~0.4份和水12~1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夯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夯土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组成:生土30份、钢渣55份、水泥15份、偏高岭土1.8份、掺合料1.8份、生石灰1份、纤维素0.02份、胶粉0.08份、丙烯酸乳液0.3份和水13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夯土材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义和,
申请(专利权)人:盈创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