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反应可快速冷却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23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反应可快速冷却反应釜,包括电机、反应釜、搅拌杆和搅拌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搅拌杆控制所述搅拌叶在所述反应釜中搅拌;其特征为,进一步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通过中部连接的连通管与所述反应釜上部相连通;所述冷却管的上部为冷凝管,下部为冷液管;所述冷液管的下端与第一冷液管路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冷液管路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搅拌杆中的第二冷液管路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冷液管路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搅拌叶中的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三冷液管路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冷液管路另一端管口开放;在所述冷却管的上部连有减压装置。该反应釜利用反应双重冷却方式对反应液进行快速的冷却。

High-temperature Reaction Quick Cooling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反应可快速冷却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学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高温反应可快速冷却反应釜。
技术介绍
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加热进行,特别是医药化学领域的化学反应,很多都是加热回流反应,当反应完成后,都需要快速的冷却反应液。目前多数冷却方式是反应釜外采用夹套或者内置内盘管,这些方法都能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但是冷却时间还是过长,不利于反应的终止,也延长了反应液的出料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反应可快速冷却反应釜,该反应釜利用反应双重冷却方式对反应液进行快速的冷却。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温反应可快速冷却反应釜,包括:电机1、反应釜2、搅拌杆3和搅拌叶4;所述电机1通过所述搅拌杆3控制所述搅拌叶4在所述反应釜2中搅拌;其特征为,进一步包括冷却管6;所述冷却管6通过中部连接的连通管7与所述反应釜2上部相连通;所述冷却管6的上部为冷凝管14,下部为冷液管8;所述冷液管8的下端与第一冷液管路1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冷液管路11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搅拌杆3中的第二冷液管路1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冷液管路15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搅拌叶4中的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三冷液管路16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冷液管路16另一端管口开放;在所述冷却管6的上部连有减压装置5。本技术提供的反应釜,通过减压装置降低溶剂的沸点,使得反应溶剂在余热的作用下蒸发,带走大量热量,蒸发的溶剂通过连通管进入冷却管,在冷却管上部的冷凝管处冷凝成液体,后该液体顺着冷却管下部的冷液管流,进一步被冷却至超低温,该超低温液体最后通过第一冷液管路、第二冷液管路、第三冷液管路回到反应液中,对反应液再次进行冷却;第三冷液管路采用水平方式置于搅拌叶中,通过搅拌叶的旋转,产生离心力,能够使超低温的液体更快地进入反应液中,反应液的冷却速度也将进一步提升,同时由于离心的作用,反应液不会回流到第三冷液管路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管14为蛇形管,所述蛇形管通过冷凝液进口12和冷凝液出口13循环冷液。采用蛇形管,大量的反应溶剂蒸汽能在蛇形管上进行高效冷凝。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液管8为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置于冷液中,通过冷液出口9和冷液进口10循环冷液。采用螺旋管,冷凝后的液体在螺旋管中流动,温度能够降得更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上部具有进料口17,底部具有出料口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液管路11、所述第二冷液管路15和所述第三冷液管路16为一体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温反应可快速冷却反应釜包括:电机1、反应釜2、搅拌杆3、搅拌叶4和冷却管6;所述电机1通过所述搅拌杆3控制所述搅拌叶4在所述反应釜2中搅拌;所述冷却管6通过中部连接的连通管7与所述反应釜2上部相连通;所述冷却管6的上部为冷凝管14,下部为冷液管8;所述冷凝管14为蛇形管,所述蛇形管通过冷凝液进口12和冷凝液出口13循环冷液;所述冷液管8为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置于冷液中,通过冷液出口9和冷液进口10循环冷液;所述冷液管8的下端与第一冷液管路1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冷液管路11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搅拌杆3中的第二冷液管路1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冷液管路15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搅拌叶4中的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三冷液管路16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冷液管路16另一端管口开放;所述第一冷液管路11、所述第二冷液管路15和所述第三冷液管路16为一体式;在所述冷却管6的上部连有减压装置5;所述反应釜上部具有进料口17,底部具有出料口18。附图说明图1显示的是本技术高温反应可快速冷却反应釜的一个实施例。附图标记说明:电机-1、反应釜-2、搅拌杆-3、搅拌叶-4、减压装置-5、冷却管-6、连通管-7、冷液管-8、冷液出口-9、冷液进口-10、第一冷液管路-11、冷凝液进口-12、冷凝液出口-13、冷凝管-14、第二冷液管路-15、第三冷液管路-16、进料口-17、出料口-1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高温反应可快速冷却反应釜(如图1),包括:电机1、反应釜2、搅拌杆3和搅拌叶4;所述电机1通过所述搅拌杆3控制所述搅拌叶4在所述反应釜2中搅拌;其特征为,进一步包括冷却管6;所述冷却管6通过中部连接的连通管7与所述反应釜2上部相连通;所述冷却管6的上部为冷凝管14,下部为冷液管8;所述冷凝管14为蛇形管,所述蛇形管通过冷凝液进口12和冷凝液出口13循环冷液。所述冷液管8为螺旋管;所述螺旋管置于冷液中,通过冷液出口9和冷液进口10循环冷液。所述冷液管8的下端与第一冷液管路1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冷液管路11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搅拌杆3中的第二冷液管路1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冷液管路15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搅拌叶4中的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三冷液管路16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冷液管路16另一端管口开放;所述第一冷液管路11、所述第二冷液管路15和所述第三冷液管路16为一体式。在所述冷却管6的上部连有减压装置5。所述反应釜上部具有进料口17,底部具有出料口18。本技术提供的反应釜,通过减压装置降低溶剂的沸点,使得反应溶剂在余热的作用下蒸发,带走大量热量,蒸发的溶剂通过连通管进入冷却管,在冷却管上部的冷凝管处冷凝成液体,后该液体顺着冷却管下部的冷液管流,进一步被冷却至超低温,该超低温液体最后通过第一冷液管路、第二冷液管路、第三冷液管路回到反应液中,对反应液再次进行冷却;第三冷液管路采用水平方式置于搅拌叶中,通过搅拌叶的旋转,产生离心力,能够使超低温的液体更快地进入反应液中,反应液的冷却速度也将进一步提升,同时由于离心的作用,反应液不会回流到第三冷液管路中。冷凝管采用蛇形管,大量的反应溶剂蒸汽能在蛇形管上进行高效冷凝。冷液管采用螺旋管,冷凝后的液体在螺旋管中流动,温度能够降得更低。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前、后、左、右、上、下、一端、另一端等方位用语,仅互为相对概念或是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替换和改进等等,这些修改、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反应可快速冷却反应釜,包括:电机(1)、反应釜(2)、搅拌杆(3)和搅拌叶(4);所述电机(1)通过所述搅拌杆(3)控制所述搅拌叶(4)在所述反应釜(2)中搅拌;其特征为,进一步包括冷却管(6);所述冷却管(6)通过中部连接的连通管(7)与所述反应釜(2)上部相连通;所述冷却管(6)的上部为冷凝管(14),下部为冷液管(8);所述冷液管(8)的下端与第一冷液管路(1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冷液管路(11)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搅拌杆(3)中的第二冷液管路(1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冷液管路(15)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搅拌叶(4)中的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三冷液管路(16)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冷液管路(16)另一端管口开放;在所述冷却管(6)的上部连有减压装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反应可快速冷却反应釜,包括:电机(1)、反应釜(2)、搅拌杆(3)和搅拌叶(4);所述电机(1)通过所述搅拌杆(3)控制所述搅拌叶(4)在所述反应釜(2)中搅拌;其特征为,进一步包括冷却管(6);所述冷却管(6)通过中部连接的连通管(7)与所述反应釜(2)上部相连通;所述冷却管(6)的上部为冷凝管(14),下部为冷液管(8);所述冷液管(8)的下端与第一冷液管路(1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冷液管路(11)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搅拌杆(3)中的第二冷液管路(1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冷液管路(15)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搅拌叶(4)中的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三冷液管路(16)一端相连;所述第三冷液管路(16)另一端管口开放;在所述冷却管(6)的上部连有减压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反应可快速冷却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14)为蛇形管,所述蛇形管通过冷凝液进口(12)和冷凝液出口(13)循环冷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反应可快速冷却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若川陈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厦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