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引流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602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包括胸部束缚带,胸部束缚带的带身上端边沿处具有缺口,胸部束缚带的带身位于缺口的下方具有尼龙绒面层,卡管构件通过尼龙圆毛层,粘贴固定在胸部束缚带的带身且位于缺口的下方,还具有与胸部束缚带相配合的肩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在固定引流管的同时,兼顾患者的舒适度。

Thoracic drainage fix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胸腔引流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患者胸腔引流时引流管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胸外科手术后医护人员会对患者放置胸腔引流管引流胸水,而患有脓胸、胸腔积液的病人也要放引流管,同时,患有气胸的病人也需要放置引流管引流气体,引流管有时放侧胸,有时放前胸或后背或腋下侧胸等。而在实际操作中,引流管从患者胸腔引出后,是需要固定的,传统方式就是直接将医用胶布粘贴在患者的胸部,对于一些对胶布过敏的患者来说是比较痛苦的,同时,在固定引流管时很容易造成引流管的弯折,从而影响引流的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胸腔引流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包括胸部束缚带,胸部束缚带的带身上端边沿处具有缺口,胸部束缚带的带身位于缺口的下方具有尼龙绒面层,卡管构件通过尼龙圆毛层,粘贴固定在胸部束缚带的带身且位于缺口的下方,还具有与胸部束缚带相配合的肩带。卡管构件包括固定胶垫,固定胶垫的一侧表面具有尼龙刺毛层,通过尼龙圆毛层与尼龙刺毛层的配合,固定胶垫粘贴固定在胸部束缚带上,固定胶垫的另一侧表面具有安装板,管路放置板与安装板连接,管路放置板的上端具有弧形弯折段,且管路放置板的一侧板面两端位于弧形弯折段处具有止挡板,管路放置板的一侧板面位于弧形弯折段的前后两端为粘贴面。安装板具有固定板,固定板的端部开有第一通孔,管路放置板的另一侧板面具有活动板,活动板的端部开有第二通孔,通过销子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管路放置板与安装板铰接连接,管路放置板与安装板之间还具有调节构件。调节构件包括与安装板相接的螺母套,调节构件还包括与螺母套相配合的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端部具有握持端,握持端具有空腔,连接杆的一端与管路放置板抵接,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空腔具有的封板,连接杆的一端具有两块限位板,且封板位于两块限位板之间。胸部束缚带的带身还具有第二尼龙圆毛层,肩带的带身两端具有第二尼龙刺毛层。固定胶垫的两端开有配合孔,两根辅助固定带通过配合孔分别缠绕固定在固定胶垫的两端,且每根辅助固定带具有第三尼龙刺毛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相对于以往技术,首先采用胸部束缚带固定在患者的胸部,尔后将卡管构件固定在胸部束缚带上,这样引流管就能够通过卡管构件固定了,这样的固定方法就不需要将医用胶带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减轻患者过敏的可能,而利用卡管构件,还能够在固定引流管的同时,避免引流管发生弯折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卡管构件29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管路放置板8与固定胶垫5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板12与活动板14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握持端20与连接杆22之间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肩带4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辅助固定带27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胸部束缚带、2缺口、3尼龙圆毛层、4肩带、5固定胶垫、6尼龙刺毛层、7安装板、8管路放置板、9弧形弯折段、10止挡板、11粘贴面、12固定板、13第一通孔、14活动板、15第二通孔、16销子、17调节构件、18螺母套、19调节螺栓、20握持端、21空腔、22连接杆、23封板、24第二尼龙圆毛层、25第二尼龙刺毛层、26配合孔、27辅助固定带、28第三尼龙刺毛层、29卡管构件、30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7,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包括胸部束缚带1,胸部束缚带1的带身上端边沿处具有缺口2,胸部束缚带1的带身位于缺口2的下方具有尼龙绒面层3,卡管构件29通过尼龙圆毛层3,粘贴固定在胸部束缚带1的带身且位于缺口2的下方,还具有与胸部束缚带1相配合的肩带4。实际使用时,不论引流管的位置是在患者侧胸、前胸或后背或腋下侧胸,只需要将缺口2至于从患者胸部露出的引流管的下方,尔后将胸部束缚带1缠绕束缚在患者的胸部即可(胸部束缚带1的两端可以缝制固定有魔术贴,这样就能够方便快捷地束缚在患者胸部了),此时可以将卡管构件29粘贴固定在胸部束缚带1的带身且位于缺口2的下方,引流管可以通过卡管构件29固定,而肩带4可以挂置在患者的肩部,配合胸部束缚带1固定。卡管构件29包括固定胶垫5,固定胶垫5的一侧表面具有尼龙刺毛层6,通过尼龙圆毛层3与尼龙刺毛层6的配合,固定胶垫5粘贴固定在胸部束缚带1上,固定胶垫5的另一侧表面具有安装板7,管路放置板8与安装板7连接,管路放置板8的上端具有弧形弯折段9,且管路放置板8的一侧板面两端位于弧形弯折段9处具有止挡板10,管路放置板8的一侧板面位于弧形弯折段9的前后两端为粘贴面11。使用时,固定胶垫5通过尼龙刺毛层6能够粘贴在胸部束缚带1的尼龙圆毛层3上,此时医护人员可以将从患者胸部露出的引流管贴合放置在管路放置板8上,而由于管路放置板8具有弧形弯折段9,这样引流管在改变方向下垂时,不会发生直接弯折的情况,这样就不会影响引流情况的发生,而弧形弯折段9两侧具有的止挡板10能够对引流管进行初步限位,此时,医护人员可以利用医用胶带,将引流管粘贴在弧形弯折段9前后两端的粘贴面11上,进一步确保引流管固定在卡管构件29的管路放置板8上,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固定胶垫5是粘贴在胸部束缚带1上的,因此在粘贴时,可以方便调整位置,进行上左右的调整,同时固定胶垫5自身还能够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这样能够更好地配合从患者胸部露出的引流管,而固定胶垫5自身可变形,这样在贴合患者胸部时贴合度更好(实际使用时,尼龙刺毛层6和安装板7可以用胶水粘贴在固定胶垫5的两侧面)。安装板7具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端部开有第一通孔13,管路放置板8的另一侧板面具有活动板14,活动板14的端部开有第二通孔15,通过销子16穿过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5,管路放置板8与安装板7铰接连接,管路放置板8与安装板7之间还具有调节构件17。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由于管路放置板8与安装板7铰接连接,这样使用时管路放置板8就能够调整自身位置,更好地配合引流管的贴合,而通过调节构件17能够方便管路放置板8的调整。调节构件17包括与安装板7相接的螺母套18,调节构件17还包括与螺母套18相配合的调节螺栓19,调节螺栓19的端部具有握持端20,握持端20具有空腔21,连接杆22的一端与管路放置板8抵接,连接杆22的另一端穿过空腔21具有的封板23,连接杆22的一端具有两块限位板30,且封板23位于两块限位板30之间。使用时,只需要旋转握持端20,就可以利用连接杆22带动管路放置板8运动,以达到需要的位置。胸部束缚带1的带身还具有第二尼龙圆毛层24,肩带4的带身两端具有第二尼龙刺毛层25。这样结构的好处在于,通过第二尼龙圆毛层24与第二尼龙刺毛层25的配合,肩带4的两端既能够粘贴在胸部束缚带1上,同时又能够方便调整位置(即调整肩带4的粘贴位置,肩带4既可以挂置在患者的左肩,也可以挂置在患者的右肩,同时,肩带4带身两端的第二尼龙刺毛层25是从肩带4的端部延伸靠近至肩带4的中部的,这样就可以控制肩带4两端与胸部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包括胸部束缚带(1),其特征在于:胸部束缚带(1)的带身上端边沿处具有缺口(2),胸部束缚带(1)的带身位于缺口(2)的下方具有尼龙绒面层(3),卡管构件(29)通过尼龙圆毛层(3),粘贴固定在胸部束缚带(1)的带身且位于缺口(2)的下方,还具有与胸部束缚带(1)相配合的肩带(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包括胸部束缚带(1),其特征在于:胸部束缚带(1)的带身上端边沿处具有缺口(2),胸部束缚带(1)的带身位于缺口(2)的下方具有尼龙绒面层(3),卡管构件(29)通过尼龙圆毛层(3),粘贴固定在胸部束缚带(1)的带身且位于缺口(2)的下方,还具有与胸部束缚带(1)相配合的肩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卡管构件(29)包括固定胶垫(5),固定胶垫(5)的一侧表面具有尼龙刺毛层(6),通过尼龙圆毛层(3)与尼龙刺毛层(6)的配合,固定胶垫(5)粘贴固定在胸部束缚带(1)上,固定胶垫(5)的另一侧表面具有安装板(7),管路放置板(8)与安装板(7)连接,管路放置板(8)的上端具有弧形弯折段(9),且管路放置板(8)的一侧板面两端位于弧形弯折段(9)处具有止挡板(10),管路放置板(8)的一侧板面位于弧形弯折段(9)的前后两端为粘贴面(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引流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板(7)具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端部开有第一通孔(13),管路放置板(8)的另一侧板面具有活动板(14),活动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少琴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