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扣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85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扣的生产工艺,属于金属扣的生产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如下步骤,S1:熔融;S2:合模抽真空;S3:压射;S4:卸料;S5:稳压;S6:下料;S7:除油;S8:清洗;S8:保存。通过抽真空减少了成型腔内的空气的含量,减少气泡的产生,同时在溶液移动至竖直管内时,会带动成型腔内形成的气泡移动至竖直管内,进一步使成型腔内的气泡减少,从而减少铸件的质量受到的影响。

A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Metal But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扣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扣的生产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金属扣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压铸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特点是利用模具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压铸成型。大多数压铸铸件都是不含铁的,例如锌、铜、铝、镁、铅、锡以及铅锡合金以及它们的合金。根据压铸类型的不同,需要使用冷室压铸机或者热室压铸机。铸造设备和模具的造价高昂,因此压铸工艺一般只会用于批量制造大量产品,在生产锌合金材质的金属扣时也通常使用卧式热室压铸机。但是在压铸时,将锌溶液通入成型腔内时,无法将成型腔内空气全部排出,此时成型腔内会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会附着于成型腔内壁,此时会导致铸件表面和内部出现气泡,影响铸件的质量。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扣的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铸件表面和内部出现的气泡,使生产的铸件的质量不易受到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扣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熔融,将锌锭熔化为液体,置于压铸机的熔炉内并将压射管的开口浸没;S2:合模抽真空,将压铸机的动模和定模合模,之后将动模和定模之间的成型腔内的空间进行抽真空;S3:压射,将位于压铸机的熔炉内的溶液压射入成型腔内,并使溶液流入定模连接的消泡管的竖直管内;S4:卸料,将消泡管的水平管的开口封闭,使竖直管内的溶液回流至熔炉内;S5:稳压,对成型腔内的溶液加压,之后维持压力至成型腔内的溶液冷却;S6:下料,定模和动模分离,对成型的铸件施加朝向动模的力,使铸件随着动模移动而与定模分离;S7:除油,将铸件置于除油槽内进行表面除油处理,除油槽内加入CY-1003B环保清洗剂;S8:清洗,将铸件置于超声波清洗剂内进行清洗;S8:保存,将铸件置于干燥环境进行存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真空减少了成型腔内的空气的含量,减少气泡的产生,同时在溶液移动至竖直管内时,会带动成型腔内形成的气泡移动至竖直管内,进一步使成型腔内的气泡减少,从而减少铸件的质量受到的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S1中所述的压铸机包括机座、动模、定模、熔炉、压射管和压射机构,所述定模与机座固定连接,所述动模与机座滑移连接,所述定模和动模可压合,所述压射管的一端与定模内腔连接,所述压射管的另一端置于熔炉腔内,所述压射机构包括与机座固定的压射液压缸和驱动溶液流动的压射块,所述压射块可插入压射管内且其侧壁与压射管内壁贴合,所述定模连接有减少气泡的消泡机构,所述消泡机构包括与定模内腔连通的消泡管和对成型腔抽真空的真空泵,所述消泡管的一端与定模连接,所述消泡管的另一端与真空泵连接,所述消泡管靠近真空泵的一端连接有启闭消泡管的第一阀门,所述压射管靠近定模的一端连接有启闭压射管的第二阀门,所述机座连接有控制压射机构和消泡机构工作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测量真空度的真空度检测仪,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真空度检测仪、压射液压缸、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真空泵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真空泵减少成型腔内的空气含量,从而减少了成型腔内气泡产生的几率,增加了铸件的质量。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泡管包括水平管和竖直管,所述水平管和竖直管互相连通,所述竖直管远离水平管的一端高于定模的内腔上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呈竖直设置的竖直管内溶液的流向进行限制,使溶液可将成型腔填满,使铸件在生产过程中不易产生报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管连接有启闭其开口的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置于水平管内滑动的卸料块和驱动卸料块滑动的卸料液压缸,所述水平管下端侧壁靠近竖直管的位置贯穿有朝向熔炉的卸料孔,所述卸料块呈斜面朝向定模上端的直角三角形,所述卸料块可将卸料孔封闭,且此时所述水平管和竖直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卸料块可将水平管内腔封闭,且此时所述卸料孔开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溶液进入水平管之后,启动卸料液压缸使卸料块朝向定模移动,利用卸料块将水平管的开口封闭,此时成型腔内的溶液不会产生移动,而竖直管内的溶液通过卸料孔流入熔炉内,不会将竖直管堵塞。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管内设置有检测竖直管内溶液高度的耐高温液位传感器,所述耐高温液位传感器的探测端朝向卸料孔,所述耐高温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卸料液压缸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耐高温液位传感器检测溶液在竖直管内的高度,使溶液在竖直管内的高度可得到限定,使竖直管内溶液的数量不会过多,从而减少了溶液因温度变化而产生废渣,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座连接有检测压射液压缸的活塞杆移动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位于压射液压缸的两侧,所述压射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识别块,所述识别块可从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通过,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光电传感器确定压射块是否将压射管的开口封闭,从而在对成型腔抽真空时,溶液不会朝向成型腔内移动,使抽真空的过程保持稳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卸料块靠近卸料液压缸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卸料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上端贯穿有与竖直管内腔连通的连接孔,位于所述竖直管内的溶液可通过连接孔向下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块使溶液不会会直接与卸料液压缸的活塞杆接触,从而不会对卸料液压缸的使用产生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与卸料液压缸的活塞杆之间连接有检测成型腔内溶液压力的耐高温压力传感器,所述耐高温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耐高温压力传感器检测成型腔内的溶液的压力,从而使溶液的压力不会过大而导致水平管破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直管外壁螺旋缠绕有导线,所述导线连接有蓄电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通电的导线持续对竖直管进行加热,使竖直管一直维持一个较高的温度,从而使溶液的温度不会产生剧烈变化,减少了废渣的产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真空泵减少了成型腔内空气的含量,在铸造时减少了气泡产生的几率,从而提高铸件的质量;2、在溶液从成型腔内流入竖直管内时,将成型腔内的部分气泡从成型腔内带出,从而减少了成型腔内的气泡的数量,使铸件的质量不易受到影响;3、通过设置卸料机构,使竖直管内的溶液可直接流入熔炉内,从而使溶液不会在竖直管内凝固,不会对消泡机构的使用产生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熔炉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卸料机构的示意图。附图说明:1、压铸机;11、动模;12、定模;13、熔炉;14、压射管;141、第一阀门;15、成型液压缸;16、机座;2、压射机构;21、压射液压缸;22、压射块;23、识别块;3、消泡机构;31、消泡管;311、水平管;3111、卸料孔;312、竖直管;32、真空泵;33、第二阀门;41、控制器;42、真空度检测仪;43、耐高温液位传感器;44、光电传感器;45、耐高温压力传感器;5、卸料机构;51、卸料块;52、卸料液压缸;53、连接块;531、连接孔;6、导线;61、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扣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熔融,将锌锭熔化为液体,置于压铸机(1)的熔炉(13)内并将压射管(14)的开口浸没;S2:合模抽真空,将压铸机(1)的动模(11)和定模(12)合模,之后将动模(11)和定模(12)之间的成型腔内的空间进行抽真空;S3:压射,将位于压铸机(1)的熔炉(13)内的溶液压射入成型腔内,并使溶液流入定模(12)连接的消泡管(31)的竖直管(312)内;S4:卸料,将消泡管(31)的水平管(311)的开口封闭,使竖直管(312)内的溶液回流至熔炉(13)内;S5:稳压,对成型腔内的溶液加压,之后维持压力至成型腔内的溶液冷却;S6:下料,定模(12)和动模(11)分离,对成型的铸件施加朝向动模(11)的力,使铸件随着动模(11)移动而与定模(12)分离;S7:除油,将铸件置于除油槽内进行表面除油处理,除油槽内加入CY‑1003B环保清洗剂;S8:清洗,将铸件置于超声波清洗剂内进行清洗;S8:保存,将铸件置于干燥环境进行存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扣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熔融,将锌锭熔化为液体,置于压铸机(1)的熔炉(13)内并将压射管(14)的开口浸没;S2:合模抽真空,将压铸机(1)的动模(11)和定模(12)合模,之后将动模(11)和定模(12)之间的成型腔内的空间进行抽真空;S3:压射,将位于压铸机(1)的熔炉(13)内的溶液压射入成型腔内,并使溶液流入定模(12)连接的消泡管(31)的竖直管(312)内;S4:卸料,将消泡管(31)的水平管(311)的开口封闭,使竖直管(312)内的溶液回流至熔炉(13)内;S5:稳压,对成型腔内的溶液加压,之后维持压力至成型腔内的溶液冷却;S6:下料,定模(12)和动模(11)分离,对成型的铸件施加朝向动模(11)的力,使铸件随着动模(11)移动而与定模(12)分离;S7:除油,将铸件置于除油槽内进行表面除油处理,除油槽内加入CY-1003B环保清洗剂;S8:清洗,将铸件置于超声波清洗剂内进行清洗;S8:保存,将铸件置于干燥环境进行存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扣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的压铸机(1)包括机座(16)、动模(11)、定模(12)、熔炉(13)、压射管(14)和压射机构(2),所述定模(12)与机座(16)固定连接,所述动模(11)与机座(16)滑移连接,所述定模(12)和动模(11)可压合,所述压射管(14)的一端与定模(12)内腔连接,所述压射管(14)的另一端置于熔炉(13)腔内,所述压射机构(2)包括与机座(16)固定的压射液压缸(21)和驱动溶液流动的压射块(22),所述压射块(22)可插入压射管(14)内且其侧壁与压射管(14)内壁贴合,所述定模(12)连接有减少气泡的消泡机构(3),所述消泡机构(3)包括与定模(12)内腔连通的消泡管(31)和对成型腔抽真空的真空泵(32),所述消泡管(31)的一端与定模(12)连接,所述消泡管(31)的另一端与真空泵(32)连接,所述消泡管(31)靠近真空泵(32)的一端连接有启闭消泡管(31)的第一阀门(141),所述压射管(14)靠近定模(12)的一端连接有启闭压射管(14)的第二阀门(33),所述机座(16)连接有控制压射机构(2)和消泡机构(3)工作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41)和用于测量真空度的真空度检测仪(42),所述控制器(41)分别与真空度检测仪(42)、压射液压缸(21)、第一阀门(141)、第二阀门(33)和真空泵(32)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良飞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良正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