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板成型方法及U型板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583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型板成型方法及U型板安装方法,涉及U型板加工领域,该U型板成型方法包括选用预弯完成的U型板,对U型板的板面施加压力,使连接件同时与U型板的两个自由端连接,使得两个自由端之间保持预设距离。相比于现有技术制造的U型板,该U型板成型方法制造而成的U型板的尺寸精度更高。

A Forming Method of U-shaped Plate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of U-shaped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板成型方法及U型板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U型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型板成型方法及U型板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U型板与钢管连接时,通常由于U型板的尺寸不精确,导致U型板与钢管装配精度不高。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U型板的尺寸不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板成型方法,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相比于现有技术制造的U型板,该U型板成型方法制造而成的U型板的尺寸精度更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U型板安装方法,该U型板安装方法包括将由上述提到的U型成型方法制造而成的U型板与钢管连接,由于该U型板的尺寸精度更高,因此,该U型板安装方法能够提高U型板与钢管的装配精度。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型板成型方法,其包括:选用预弯完成的U型板,对所述U型板的板面施加压力,使连接件同时与所述U型板的两个自由端连接,使得两个所述自由端之间保持预设距离。具体的,相比于现有技术制造的U型板,该U型板成型方法制造而成的U型板的尺寸精度更高。可选的,所述选用预弯完成的U型板包括使钢板预弯形成U型的预弯件,加热所述预弯件,对所述预弯件施加压力,以使所述预弯件形成所述U型板。可选的,所述使钢板预弯形成U型的预弯件包括将所述钢板放置在具有凹槽的下模上,使上模与所述钢板远离所述下模的一侧抵接,对所述上模施加压力,使得所述钢板与所述凹槽对应的部分弯折以形成所述预弯件。可选的,所述下模具有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之间,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朝所述凹槽的底壁延伸并相交于第一直线;所述将所述钢板放置在具有凹槽的下模上,使上模与所述钢板远离所述下模的一侧抵接,对所述上模施加压力包括在所述钢板上画第二直线,将所述钢板放置在所述下模上,在所述钢板上放置轴线为第三直线的圆柱体的抵接件,使得所述第一直线、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位于同一个预设平面上,对所述上模施加压力,使所述上模抵住所述抵接件并沿预设方向移动,所述预设方向在所述预设平面上。可选的,所述预弯件包括第一侧壁部、弯折部和第二侧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所述弯折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依次连接形成U型结构;所述加热所述预弯件包括对所述弯折部加热。可选的,所述预弯件包括第一侧壁部、弯折部和第二侧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所述弯折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依次连接形成U型结构,所述第一侧壁部与所述第二侧壁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对所述预弯件施加压力包括向所述间隙内插入模板,使所述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壁部贴合,对所述第二侧壁部施加压力,使得所述第二侧壁部与所述模板远离所述第一侧壁部的一侧贴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型板安装方法,其包括使用上述提到的U型板成型方法制造出所述U型板,使所述U型板与钢管连接。可选的,所述U型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所述使所述U型板与钢管连接包括使所述第一U型板与所述钢管的一端焊接,使所述第二U型板与所述钢管的另一端焊接,所述第一U型板与所述第二U型板在所述焊接前的间距为a,所述第一U型板与所述第二U型板在所述焊接后的间距为b,使得a=b+2mm。可选的,所述U型板安装方法还包括使第一插板与所述第一U型板连接,使第二插板与所述第二U型板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插板上开设有第一预设孔;所述使所述第一插板与所述第一U型板连接,使所述第二插板与所述第二U型板连接包括使所述第一插板插入所述第一U型板的两个侧壁之间,使所述第一插板与所述第一U型板连接且相对固定,使所述第二插板插入所述第二U型板的两个侧壁之间,在所述第二插板上开设第二预设孔,使所述第二预设孔与所述第一预设孔之间的距离为预设值,使所述第二插板与所述第二U型板连接且相对固定。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型板成型方法,该U型板成型方法通过对预弯完成的U型板施加压力,防止预弯完成的U型板由于回弹而影响U型板的整体尺寸,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制造的U型板,该U型板成型方法制造而成的U型板的尺寸精度更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型板安装方法,该U型板安装方法包括将由上述提到的U型成型方法制造而成的U型板与钢管连接,由于该U型板的尺寸精度更高,因此,该U型板安装方法能够提高U型板与钢管的装配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U型板成型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板形成预弯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弯件形成U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连接件与U型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U型板安装方法的流程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U型板与钢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U型板;11-第一U型板;12-第二U型板;13-间隙;20-预弯件;201-第一侧壁部;202-第二侧壁部;203-弯折部;21-上模;22-下模;23-抵接件;24-配重块;25-模板;26-千斤顶;27-连接件;28-第一插板;29-第二插板;30-钢管;31-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型板成型方法,该U型板成型方法包括:S71:使钢板31预弯形成U型的预弯件20,加热预弯件20,对预弯件20施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用预弯完成的U型板,对所述U型板的板面施加压力,使连接件同时与所述U型板的两个自由端连接,使得两个所述自由端之间保持预设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用预弯完成的U型板,对所述U型板的板面施加压力,使连接件同时与所述U型板的两个自由端连接,使得两个所述自由端之间保持预设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用预弯完成的U型板包括使钢板预弯形成U型的预弯件,加热所述预弯件,对所述预弯件施加压力,以使所述预弯件形成所述U型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型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钢板预弯形成U型的预弯件包括将所述钢板放置在具有凹槽的下模上,使上模与所述钢板远离所述下模的一侧抵接,对所述上模施加压力,使得所述钢板与所述凹槽对应的部分弯折以形成所述预弯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型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有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之间,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朝所述凹槽的底壁延伸并相交于第一直线;所述将所述钢板放置在具有凹槽的下模上,使上模与所述钢板远离所述下模的一侧抵接,对所述上模施加压力包括在所述钢板上画第二直线,将所述钢板放置在所述下模上,在所述钢板上放置轴线为第三直线的圆柱体的抵接件,使得所述第一直线、所述第二直线和所述第三直线位于同一个预设平面上,对所述上模施加压力,使所述上模抵住所述抵接件并沿预设方向移动,所述预设方向在所述预设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型板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弯件包括第一侧壁部、弯折部和第二侧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所述弯折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依次连接形成U型结构;所述加热所述预弯件包括对所述弯折部加热。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型板成型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高阳代文龙康宁李卫华张龙凤何荣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