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洋专利>正文

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71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宝顶、屋面、梁架、藻井,其中,宝顶的下端具有圆柱,圆柱的底部具有圆销,屋面具有圆孔,屋面的底部具有直榫与凹槽轨道,梁架具有圆孔、凹槽轨道与直榫,藻井上端具有空心圆柱,空心圆柱壁上具有L形卡口;拼装时,将屋面的直榫插入梁架的凹槽轨道内,同时,梁架的直榫插入屋面的凹槽轨道内,然后,将藻井的空心圆柱穿过梁架的圆孔,之后,将宝顶底部的圆柱、圆销穿过屋面的圆孔,插入藻井的空心圆柱中,且宝顶的圆销插入藻井空心圆柱壁上L形卡口中,最后,转动宝顶,锁定攒尖屋顶组件。该实施方式中,攒尖屋顶是由上述各个构件拼搭而成,拼搭后的攒尖屋顶稳固,不散落。

Cumulative Tip Roof Components in Ancient Architectural Mod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
本申请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拼搭的古建筑模型,具体涉及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
技术介绍
攒尖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屋顶的一种结构形式。攒尖屋顶没有正脊,而只有垂脊,垂脊的多少根据实际建筑平面而定,一般双数的居多,而单数的较少。如,有三条脊、四条脊、六条脊、八条脊,相应的攒尖屋顶分别称为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等。此外,还有圆形攒尖顶,圆形攒尖屋顶没有垂脊。攒尖屋顶多作为园林中亭阁类建筑的屋顶。此外,在皇家建筑和礼制建筑中,也有攒尖屋顶形式的殿阁类建筑出现。现有的具有攒尖屋顶的古建筑模型,一种是制作成一个整体的古建筑模型,另一种是将屋顶部分分块儿用胶水、钉子等固定。上述两种方式的古建筑模型呆板、不灵活,没有古建筑的魂,另外,使用胶水、钉子这种固定方式,仅局限于一次安装,使得做出的模型在观赏之外很难有其他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可拼搭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来解决以上
技术介绍
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宝顶、屋面、梁架、藻井,具体的:所述宝顶的下端具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底部具有圆销,所述屋面具有圆孔,所述屋面的底部具有直榫与凹槽轨道,所述梁架具有圆孔、凹槽轨道与直榫,所述藻井上端具有空心圆柱,其中,空心圆柱壁上具有L形卡口;拼装时,先将所述屋面的直榫插入所述梁架的凹槽轨道内,同时,将所述梁架的直榫插入所述屋面的凹槽轨道内,然后,将所述藻井的空心圆柱穿过所述梁架的圆孔,之后,将所述宝顶底部的圆柱、圆销穿过所述屋面的圆孔,插入所述藻井的空心圆柱中,且所述宝顶底部的圆销插入所述藻井空心圆柱壁上L形卡口中,最后,转动所述宝顶,锁定所述攒尖屋顶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藻井具有卡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梁架的下端具有卡扣,用于与其它构件进行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屋面由上屋面构件与下屋面构件组成,所述上屋面构件的底部具有凸起的限位块,所述下屋面构件的上部具有限位凹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屋面构件由筒瓦构件拼搭而成,其中,所述筒瓦构件下端的一个侧边具有燕尾榫,另外一个侧边具有燕尾卯,底部具有直榫与凹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梁架、藻井呈圆形,所述屋面与所述梁架的凹槽轨道、直榫都呈圆形,其中,所述屋面底部的凹槽轨道与所述梁架的直榫半径相同,所述屋面底部的直榫与所述梁架的凹槽轨道半径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屋面包括但不限于三角攒尖顶屋面、四角攒尖顶屋面、六角攒尖顶屋面、八角攒尖顶屋面,相应的所述梁架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四方形、六边形、八边形,所述梁架每个面上的凹槽轨道、直榫都呈直线形。在本申请中,攒尖屋顶可由宝顶、屋面、梁架、藻井拼搭而成,且拼搭后的攒尖屋顶支持拆解,支持用户反复进行拼搭与拆解。此外,攒尖屋顶组件中的各个构件具有彼此相契合的榫卯结构,设计新颖,且在垂直方向上,宝顶、屋面、梁架、藻井是被锁定在一起的,结构稳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圆形攒尖屋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宝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上屋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下屋面构件立体图1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下屋面构件立体图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梁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藻井的结构示意图;图7A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梁架与藻井拼搭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1;图7B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梁架与藻井拼搭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2;图8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圆形攒尖屋顶的结构示意图;图9A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筒瓦构件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9B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筒瓦构件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在中国古建筑中,宝顶原用于封护屋脊使之不受雨水等浸蚀,后来逐渐突出装饰性,所用材料多为金属或琉璃,位于建筑的中轴线中央,形状有圆形、束腰圆形、楼阁形、或宝塔形。梁架是水平构件,用于承托屋面的重量。藻井于建筑内的上方,用于遮蔽建筑内顶部的构件,类似现代建筑的天花板。藻井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绘有彩画、浮雕。参考图1,该图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圆形攒尖屋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圆形攒尖屋顶组件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宝顶1、上屋面构件2、下屋面构件3、梁架4、藻井5。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将上屋面构件2与下屋面构件3制作成一个整体。继续参考图2,该图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宝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宝顶1的下端是圆柱11,圆柱11的底部具有圆销121、圆销122,其中,圆销121、圆销122呈对称设计。在其它的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可将宝顶底部的圆销设计成4个。继续参考图3,该图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上屋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上屋面构件2的外表面被设计成排列的筒瓦的造型,中间具有圆孔21,圆孔21支持宝顶1的圆柱11、圆销121、圆销122从其孔中穿过。上述屋面构件2的底部具有凸起的限位块221、222、223、224、225、226、227、228。限位块的个数与排列的方式不局限本图中给出的示例。例如,可将限位块223、224、227、228去掉,剩下的限位块221、222、225、226同样可起到限位的作用。例如,还可增加限位块的数量或移动上述限位块的位置。继续参考图4A、图4B,图4A、图4B分别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下屋面构件立体图1、立体图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屋面构件3的底部具有凹槽轨道31、直榫32,因下屋面构件3整体呈圆形,所以凹槽轨道31呈圆形轨道,直榫32呈圆形,类似空心圆柱的壁。此外,下屋面构件3的中间具有圆孔33。下屋面构件3与上屋面构件2连接的部位具有一圈齿轮状结构34,齿轮状结构34的凹陷部分即限位凹槽。拼装时,上屋面构件2底部凸起的限位块221、222、223、224、225、226、227、228卡入下屋面构件3齿轮状结构34的限位凹槽内,使上屋面构件2与下屋面构件3之间的连接更稳固。继续参考图5,该图是本申请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梁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梁架4具有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宝顶、屋面、梁架、藻井,具体的:所述宝顶的下端具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底部具有圆销,所述屋面具有圆孔,所述屋面的底部具有直榫与凹槽轨道,所述梁架具有圆孔、凹槽轨道与直榫,所述藻井上端具有空心圆柱,其中,空心圆柱壁上具有L形卡口;拼装时,先将所述屋面的直榫插入所述梁架的凹槽轨道内,同时,将所述梁架的直榫插入所述屋面的凹槽轨道内,然后,将所述藻井的空心圆柱穿过所述梁架的圆孔,之后,将所述宝顶底部的圆柱、圆销穿过所述屋面的圆孔,插入所述藻井的空心圆柱中,且所述宝顶底部的圆销插入所述藻井空心圆柱壁上L形卡口中,最后,转动所述宝顶,锁定所述攒尖屋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包括宝顶、屋面、梁架、藻井,具体的:所述宝顶的下端具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底部具有圆销,所述屋面具有圆孔,所述屋面的底部具有直榫与凹槽轨道,所述梁架具有圆孔、凹槽轨道与直榫,所述藻井上端具有空心圆柱,其中,空心圆柱壁上具有L形卡口;拼装时,先将所述屋面的直榫插入所述梁架的凹槽轨道内,同时,将所述梁架的直榫插入所述屋面的凹槽轨道内,然后,将所述藻井的空心圆柱穿过所述梁架的圆孔,之后,将所述宝顶底部的圆柱、圆销穿过所述屋面的圆孔,插入所述藻井的空心圆柱中,且所述宝顶底部的圆销插入所述藻井空心圆柱壁上L形卡口中,最后,转动所述宝顶,锁定所述攒尖屋顶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藻井具有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模型中攒尖屋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架的下端具有卡扣,用于与其它构件进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华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张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