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古建筑的大坡度瓦屋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2280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建筑设计及施工领域。大坡度瓦屋面结构,包括屋面和正脊,屋面由结构顶板、第一找平层、保温层、第二找平层、水泥砂浆卧瓦层和屋面瓦构成,正脊由墙体及墙间构造柱和压顶圈梁组成,结构顶板上面设置有多条甩出的预留钢筋,在第二找平层和水泥砂浆卧瓦层内分别设置有钢丝网,钢丝网与预留钢筋焊接或绑扎连接。施工方法包括:结构顶板甩筋、正脊砌筑、第一找平层施工、铺贴防水层、保温层施工、第二找平层施工、卧瓦层施工、瓦屋面瓦等步骤。通过在结构顶板上甩出预留锚筋,将上面两层的钢筋网片连接固定,钢筋网与正脊墙体构造柱内的预留钢筋连接,用以固定找平层及卧瓦层内的钢丝网片,从而能够有效控制大坡屋面各施工层的滑移溜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设计建筑设计及施工领域,具体为仿古建筑的大坡度瓦屋面结构及其施工 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仿古新建筑以其外形独特、造型优美逐渐成为人民喜爱的 一种建筑形式之一,但是仿古建筑屋面坡度大,屋面装修施工工序复杂,成为了仿古建筑施 工的一大难点之一。在仿古建筑屋面装修做法中,多数设计者并没有考虑到装修层的滑移 问题,导致施工后坡屋面大面积溜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仿古建筑屋面坡度大,施工后坡屋面大面积溜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一种仿古建筑屋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有效防止坡屋面大面积溜坡。 具体解决方案为:一种仿古建筑的大坡度瓦屋面结构,包括屋面和正脊,屋面由下 至上的结构顶板、第一找平层、保温层、第二找平层、水泥砂浆卧瓦层和屋面瓦构成,正脊由 墙体及墙间构造柱和压顶圈梁组成,所述结构顶板上面设置有多条甩出的预留钢筋,在第 二找平层和水泥砂浆卧瓦层内分别设置有钢丝网,钢丝网与预留钢筋焊接或绑扎连接。进一步,预留钢筋直径为10mm,间距为1500mmX1500mm,锚固深度为100mm,外露 高度超过第二找平层20mm。进一步,钢丝网是配筋直径为4mm、间距为300mmX300mm的钢丝网,钢丝网的上端 固定与正脊上。进一步,正脊的构造柱间距为1500mm,构造柱之间每500mm设通长墙拉筋,构造柱 内预埋钢丝网拉结筋,间距为1500mm,钢丝网拉结筋与钢丝网固定连接。进一步,正脊做法采用M10页岩砖砌筑,顶部设墙厚X200mm压顶圈梁。进一步,墙体砌筑时,在墙体构造柱内预留直径为10mm的钢筋,用以固定找平层 及卧瓦层内的钢丝网片;钢筋外露长度为100mm,另外,每500mm设2根直径为6mm的通长 墙拉筋; 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仿古建筑的大坡度瓦屋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结构顶板甩筋:在结构顶板施工时应将预留钢筋预先甩出,至卧瓦层砂浆内铺设 的钢丝网片,施工前应先计算预留钢筋的下料长度; (2) 正脊砌筑:采用M10页岩砖砌筑,墙体两侧抹灰;构造柱内预埋找平层及卧瓦层钢 丝网拉结筋,构造柱之间设通长墙拉筋; (3) 第一找平层施工:①结构顶板表面进行基层清理:将基层表面尘土、杂物等清理干 净;②平屋面弹线找坡: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找坡层顶标高,同时 弹出分格缝位置线;③做水泥砂浆找平层,设置分格缝,采用密封膏密封; (4) 铺贴防水层:先对第一找平层的上表面涂刷基层处理剂,然后铺贴4mm厚SBS高聚 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 (5) 保温层施工:粘挤塑聚苯板保温层,保温层应紧贴隔离层,铺平垫稳,拼缝严密,板 面应与相邻板高一致; (6) 第二找平层施工:①铺设钢丝网片,钢丝网片底部设置垫块;②设分格缝,分格缝 与找坡层重合,缝内填沥青砂浆;③跳格铺设混凝土;④采用三遍收面工艺对混凝土进行 收面;⑤洒水养护、保持湿润; (7) 卧瓦层施工:①卧瓦层中钢丝网采用成品钢丝网,钢丝网与正脊及Φ10钢筋焊接 连接;钢丝网与基层之间采用M10混凝土垫块垫起;最薄处20mm厚1:3水泥砂衆;②钢丝 网之间采用Φ40300铅丝进行绑扎,搭接不少于300mm; (8) 瓦屋面瓦:包括冲垄、瓦檐头勾滴、瓦底瓦、瓦盖瓦和设置星星瓦。 有益效果:通过在结构顶板上甩出预留锚筋,将上面两层的钢筋网片连接固定,从 而能够有效控制大坡屋面各施工层的滑移溜坡;而且,钢筋网与正脊墙体构造柱内的预留 钢筋连接,用以固定找平层及卧瓦层内的钢丝网片,从而杜绝了大坡屋面各施工层滑移溜 坡的可能。【附图说明】 图1为大坡度瓦屋面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大坡度瓦屋面结构局部剖面大样图; 图中,1-屋面;11-结构顶板;12-第一找平层;13-保温层;14-第二找平层;15-卧 瓦层;16-屋面瓦;2-正脊;21-墙体;22-构造柱;23-压顶圈梁;3-预留钢筋;4-钢丝网; 41-拉结筋;5-鸦尾;6-垂脊。【具体实施方式】 仿古建筑的大坡度瓦屋面结构包括屋面和正脊,屋面1由下至上的结构顶板11、 第一找平层12、保温层13、第二找平层14、水泥砂浆卧瓦层15和屋面瓦16构成,正脊2由 墙体21及墙间构造柱22和压顶圈梁2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顶板11上面设置有多 条甩出的预留钢筋3,在第二找平层14和水泥砂浆卧瓦层15内分别设置有钢丝网4,钢丝 网4与预留钢筋3焊接或绑扎连接。 预留钢筋3直径为10mm,间距为1500mmX1500mm,锚固深度为100mm,外露高度超 过第二找平层1420mm。 钢丝网4是配筋直径为4mm、间距为30(tomX30(tom的钢丝网。 正脊的构造柱22间距为1500mm,构造柱22之间每500mm设通长墙拉筋,构造柱内 预埋钢丝网拉结筋41,间距为1500mm,钢丝网拉结筋41与钢丝网4固定连接。 仿古建筑的大坡度瓦屋面结构施工步骤如下: (1)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甩筋: 坡屋面由于坡度较大,施工前应预先甩筋,用以固定屋面各层施工做法,防止下滑;坡 屋面甩筋Φ1001500,锚固深度100mm,外露长度高于保温板细石混凝土找平层20mm,至卧 瓦层砂浆内铺设的钢丝网片。施工前应先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 (2)正脊砌筑:正脊最下部为当沟,1:3水泥砂浆灌实、抹平;正当沟之上脊板瓦贴 面,贴面材料为1:3水泥砂浆;正脊做法采用M10页岩砖砌筑,顶部设墙厚X200mm压顶圈 梁(纵筋为4根直径为12mm的钢筋,箍筋为直径为6mm间距为200mm钢筋);墙体砌筑时, 在墙体构造柱内预留直径为l〇mm钢筋,固定找平层及卧瓦层内的钢丝网4 ;钢筋外露长度 为100mm,另外,每500mm设2根直径为6mm的通长墙拉筋。 (3)第一找平层施工:①结构顶板表面进行基层清理:将基层表面尘土、杂物等 清理干净,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伸出屋面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等已安设完毕;②平屋 面弹线找坡: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找坡层顶标高,同时弹出分格 缝位置线。施工前先在平屋面四周拉出排水坡度线,然后拉线作灰饼,灰饼间距要求不大 于2000mm;③做20厚1 :3水泥砂浆找平层,设置分格缝,找平层及找坡层设分格缝间距 5m*5m,采用密封膏密封。 (4)铺贴防水层:先对第一找平层的上表面涂刷基层处理剂,然后铺贴4mm厚SBS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具体要求为: 1)本工程屋面防水卷材与基层间均采用满粘的工艺施工,保证搭接严密,上下两幅卷 材不得垂直铺贴。 2)铺贴方向:卷材垂直于正脊粘贴,即顺坡度方向铺贴;铺贴时先做好节点、附加 层和排水比$父集中的部位,然后由最低标尚到尚标尚处向上施工。 3)卷材粘接采用热熔法施工,长短边搭接宽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0/CN105298031.html" title="一种仿古建筑的大坡度瓦屋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仿古建筑的大坡度瓦屋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古建筑的大坡度瓦屋面结构,包括屋面和正脊,屋面(1)由下至上的结构顶板(11)、第一找平层(12)、保温层(13)、第二找平层(14)、水泥砂浆卧瓦层(15)和屋面瓦(16)构成,正脊(2)由墙体(21)及墙间构造柱(22)和压顶圈梁(2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顶板(11)上面设置有多条甩出的预留钢筋(3),在第二找平层(14)和水泥砂浆卧瓦层(15)内分别设置有钢丝网(4),钢丝网(4)与预留钢筋(3)焊接或绑扎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学军刘令春王培铃张帆白宏卫唐锦涛李猛杨海龙崔秀生夏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