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解国强专利>正文

一种脊柱复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560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8:0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脊柱复健装置。所述脊柱复健装置包括:支架和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足部夹持机构、腰部支撑机构以及颈部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支架设置有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能够使所述支架围绕支撑点转动,带动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向上转动,同时带动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向下转动,以对用户的脊柱产生反重力牵引。本申请采用脊柱复健技术,可以松弛和锻炼腰背肌力和脊柱周围核心肌群,减少椎体和椎间盘的压力,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和物理平衡,达到脊柱复健的目的。

A Spinal Rehabilitation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复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涉及脊柱康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脊柱复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人体的脊柱负责支撑人类的各种活动以及主掌我们的健康,尤其是颈椎和腰椎。颈椎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头颅重量和维持头颅平衡,并适应感觉器官的刺激反应,完成较敏锐灵活的活动性。腰椎的主要功能是上半身和下半身连接枢纽,在行走、改变体位和搬动物体的过程中,灵活的维持身体的平衡。颈椎和腰椎一旦偏斜、错位,就可能产生压迫或刺激神经的问题,从而引发身体器官功能异常的症状。目前为止,几乎没有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治疗或改善脊柱疾病。例如,西药的短时效果明显但副作用大;现有的装置进行牵引理疗,无法估计脊柱的整体平衡,引起肌肉拮抗和损伤;手术的价格昂贵且有风险,护理期长;中医艾灸和针灸可暂时缓解,但易复发;推拿过程较痛苦,且人员培养成本较高。因此,期望开发一种安全、操作简便、智能化定制的脊柱复健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脊柱情况,适应性地为用户进行脊柱复健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脊柱复健装置。所述脊柱复健装置包括:支架;和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足部夹持机构、腰部支撑机构以及颈部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支架设置有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能够使所述支架围绕支撑点转动,带动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向上转动,同时带动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向下转动,以对用户的脊柱产生反重力牵引。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距离调节机构,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距离调节机构,所述腰部支撑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二距离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二距离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腰部支撑机构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腰部支撑机构与所述颈部支撑机构之间的距离为用户颈椎弯曲和腰椎弯曲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三距离调节机构,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三距离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三距离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还设有臀部支撑机构以及第四距离调节机构;所述臀部支撑机构位于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和所述腰部支撑机构之间,用于支撑用户的臀部;所述臀部支撑机构固定在所述第四距离调节机构上,所述第四距离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臀部支撑机构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具有第一竖直平面,所述第一竖直平面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支架的水平面垂直;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具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能够带动所述足部夹持机构摆动;其中,所述足部夹持机构的摆动平面与所述第一竖直平面相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足部夹持机构的摆动平面与所述第一竖直平面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腰部支撑机构具有腰枕和第一高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单元能够调节所述腰枕的高度;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具有颈枕和第二高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颈枕的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腰枕为人体工学结构,具有符合人体胯骨结构的凹部。所述颈枕为人体工学结构,具有符合人体肩胛骨机构的支撑部。所述腰枕和/或颈枕与用户接触的表面具有按摩凸起。所述腰枕和/或颈枕具有加热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频率激励机构,用于向用户身体施加设定频率的激励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频率激励机构设置在支架上对应用户足部、腰部、颈部、背部或腿部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频率激励机构设置在足部夹持机构上,以便通过脚底传递所述激励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用于根据复健方案调整控制参数;所述控制参数包括支架围绕其自身某一横向轴摆动的摆动角度、支架的摆动频率、支架的摆动持续时间、足部夹持机构围绕支架径向的方向摆动的摆动角度、足部夹持机构的摆动频率、足部夹持机构的摆动持续时间、足部夹持机构的水平定位、足部夹持机构的夹持力度、腰部支撑机构的高度、腰部支撑机构的水平定位、腰部支撑机构的按摩模式、颈部支撑机构的高度、颈部支撑机构的水平定位、颈部支撑机构的按摩模式、激励信号的频率、激励信号的振幅、激励信号的持续时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人机交互机构,所述人机交互机构用于采集用户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用户的年龄、体重、血压、心率、BMI指数、颈椎长度、腰椎长度、颈椎位置、腰椎位置、脊柱疼痛度、脊柱问题对生活的影响程度、脊柱运动度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申请实施例之一提供一种脊柱复健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脊柱复健装置包括:支架;和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足部夹持机构、腰部支撑机构以及颈部支撑机构;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反重力牵引指令;基于所述反重力牵引指令执行以下步骤:驱动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夹紧用户脚部;控制所述支架围绕支撑点转动,带动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向上转动,同时带动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向下转动,以对用户的脊柱产生反重力牵引。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支架围绕所述支撑点转动到预设角度时,保持所述支架停留在所述预设角度一定时间;驱动所述支架转动,使所述支架恢复到初始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腰部支撑机构的预设高度值;驱动所述腰部支撑机构抬升至所述预设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颈部支撑机构的预设高度值;驱动所述颈部支撑机构抬升至所述预设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脊柱复健装置还包括频率激励机构;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激励指令;基于所述激励指令驱动所述激励机构向所述用户身体施加设定频率的激励信号。附图说明本申请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图1所示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脊柱复健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A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脊柱复健装置的结构图;图2B是图2A中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高度调节单元的示例性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反重力牵引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以及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频率激励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应当理解,本文使用的“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机构”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所述词语。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装置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本申请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足部夹持机构、腰部支撑机构以及颈部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支架设置有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能够使所述支架围绕支撑点转动,带动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向上转动,同时带动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向下转动,以对用户的脊柱产生反重力牵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设置的足部夹持机构、腰部支撑机构以及颈部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支架设置有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能够使所述支架围绕支撑点转动,带动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向上转动,同时带动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向下转动,以对用户的脊柱产生反重力牵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距离调节机构,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二距离调节机构,所述腰部支撑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二距离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二距离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腰部支撑机构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支撑机构与所述颈部支撑机构之间的距离为用户颈椎弯曲和腰椎弯曲之间的距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三距离调节机构,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三距离调节机构上,所述第三距离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有臀部支撑机构以及第四距离调节机构;所述臀部支撑机构位于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和所述腰部支撑机构之间,用于支撑用户的臀部;所述臀部支撑机构固定在所述第四距离调节机构上,所述第四距离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臀部支撑机构在沿所述支架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第一竖直平面,所述第一竖直平面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支架的水平面垂直;所述足部夹持机构具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能够带动所述足部夹持机构摆动;其中,所述足部夹持机构的摆动平面与所述第一竖直平面相交。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夹持机构的摆动平面与所述第一竖直平面垂直。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支撑机构具有腰枕和第一高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单元能够调节所述腰枕的高度;所述颈部支撑机构具有颈枕和第二高度调节单元,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所述颈枕的高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枕为人体工学结构,具有符合人体胯骨结构的凹部。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为人体工学结构,具有符合人体肩胛骨机构的支撑部。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枕和/或颈枕与用户接触的表面具有按摩凸起。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解国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