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吸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552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养殖池塘吸污装置,包括:固定柱、吸污管以及连接在吸污管一端的吸污头;所述固定柱顶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下部通过螺纹连接在固定柱内部,所述伸缩柱能够通过旋转进行伸缩,所述伸缩柱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污管,所述吸污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污头,所述吸污头内侧设置有桨叶,所述桨叶通过转轴连接至吸污管的一端;转轴能够转动,进而带动桨叶旋转,桨叶旋转防止吸污头附近聚集的塘泥堵塞吸污头,固定柱为中空结构,固定柱与吸污管内部相连接,固定柱底部连接泵体,通过泵体将池塘内的塘泥排出,吸污装置安装在池塘内底部,能够实现养殖过程中将池塘底部的塘泥抽出。

Sewage absorber in aquaculture p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养殖池塘吸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污装置,尤其涉及养殖池塘吸污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池塘进行培育养殖时,尤其是到了养殖中后期,幼苗的排泄物、代谢物、剩余的饵料以及池塘底部的废物往往会造成养殖水体的污染,塘泥沉积过多,特别是养殖多年的池塘,底泥的负面影响逐年加大,不仅大量消耗底层的溶解氧,导致氧债增加,进而造成水质恶化、还原性增强,池塘底质持续恶化,更严重的是其中存在的寄生虫和致病病菌导致病原爆发传染,进而造成养殖成功率连年下降,排塘率居高不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国内外对池塘内底泥的处理方法机械清淤、微生物改良、化学药物调剂等,机械清污主要是在养殖结束后排干池塘水体,利用工程机械等清除池底的淤泥,此种方式无法做到在养殖过程中进行清除池塘内多余的淤泥,产生的残饵无法及时排出,微生物方法虽然提高了底泥中营养物的资源化利用,但由于无法控制微生物的生长条件,效果难以稳定,化学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容易造成化学残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养殖池塘吸污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养殖池塘吸污装置,包括:固定柱、吸污管以及连接在吸污管一端的吸污头;所述固定柱顶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下部通过外螺纹连接在固定柱内部,所述伸缩柱能够通过旋转进行伸缩;所述伸缩柱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污管,所述吸污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污头,所述吸污头内侧设置有桨叶,所述桨叶通过转轴连接至吸污管的一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实现伸缩柱伸缩,进而带动吸污管旋转。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污管一端位于吸污头内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吸污孔。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污头为喇叭状结构。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固定柱内部与吸污管连通。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一端连接泵体。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桨叶通过转轴带动旋转。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桨叶的转动频率为30转/分钟。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将吸污装置安装在池塘的底部,通过伸缩柱旋转,带动吸污管与吸污头旋转,从而能够实现养殖过程中将池塘底部的塘泥抽出。(2)吸污头内侧设置有桨叶,桨叶通过转轴带动旋转,通过桨叶旋转防止池塘底部的塘泥堵塞吸污头,提高吸污装置的效率。(3)伸缩柱与固定柱通过内外螺纹相互配合实现活动连接,使伸缩柱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实现伸缩,使用灵活性较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吸污孔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吸污头局部放大图;如图标记:1、固定柱,2、伸缩柱,3、外螺纹,4、连接块,5、吸污管,6、吸污头,7、桨叶,8、转轴,9、吸污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养殖池塘吸污装置,包括:固定柱1、吸污管5与吸污头6组成。具体而言,固定柱1顶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柱2,伸缩柱2下部通过外螺纹3连接在固定柱1内部,伸缩柱2能够通过旋转进行伸缩;伸缩柱2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4,连接块4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污管5,吸污管5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污头6,吸污头6内侧设置有桨叶7,桨叶7通过转轴8连接至吸污管5的一端。进一步的,固定柱1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3相对应的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3配合实现伸缩柱2伸缩,进而带动吸污管5旋转,伸缩柱2与固定柱1通过内外螺纹3相互配合实现活动连接,使伸缩柱2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实现伸缩,使用灵活性较高。进一步的,吸污管5一端位于吸污头6内侧间隔设置有多个吸污孔9,吸污头6为喇叭状结构,防止吸污速度较快,造成池塘水被抽干,能够实现在养殖的过程中进行灵活吸污。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将吸污装置安装在池塘的底部,通过伸缩柱2旋转,带动吸污管5与吸污头6旋转,从而能够实现养殖过程中将池塘底部的塘泥抽出,固定柱1为中空结构,且固定柱1内部与吸污管5连通,固定柱1一端连接有泵体,通过泵体将池塘内的塘泥进行抽出。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吸污头6内侧设置有桨叶7,桨叶7通过转轴8带动旋转,桨叶7的转动频率为30转/分钟,一方面通过桨叶7旋转防止池塘底部的塘泥堵塞吸污头6,提高吸污装置的效率,另一方便防止桨叶7转动过快,造成池塘底部的塘泥搅动,进而使池塘内水质变得浑浊。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养殖池塘吸污装置,包括:固定柱、吸污管以及连接在吸污管一端的吸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顶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下部通过外螺纹连接在固定柱内部,所述伸缩柱能够通过旋转进行伸缩;所述伸缩柱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污管,所述吸污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污头,所述吸污头内侧设置有桨叶,所述桨叶通过转轴连接至吸污管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养殖池塘吸污装置,包括:固定柱、吸污管以及连接在吸污管一端的吸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顶部活动连接有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下部通过外螺纹连接在固定柱内部,所述伸缩柱能够通过旋转进行伸缩;所述伸缩柱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吸污管,所述吸污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污头,所述吸污头内侧设置有桨叶,所述桨叶通过转轴连接至吸污管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池塘吸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相对应的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实现伸缩柱伸缩,进而带动吸污管旋转。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煜文国樑曹煜成胡晓娟杨铿徐武杰苏浩昌孙志伟洪敏娜徐创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