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苗承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46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容器苗承载器,涉及绿化种植技术领域,解决了因容器苗承载器中的营养土受到雨水的冲刷容易产生流失,导致给苗木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其包括承载框,承载框中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透水孔,且挡板将承载框分割成蓄水层和种植层,种植层中设置有营养土,蓄水层上设置有排水管,挡板靠近种植层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隔离输水材料层,且隔离输水材料层上设置有多个和透水孔相适配的凸起,凸起卡接设置在透水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受到较大的雨水冲刷时,种植层内的营养土不易流失,有利于使苗木维持良好稳定的生长。

A container seedling c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器苗承载器
本技术涉及绿化种植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容器苗承载器。
技术介绍
容器苗木是指在容器苗承载器中采用培育作物或果树、花卉、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培育的苗木,可使苗的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在公告号为CN20481122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容器苗承载器,包括盆体,在盆体内设置有置物板,置物板水平设置于盆体内,置物板将盆体分为上盆体和下盆体。在置物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渗水孔;在上盆体外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排水孔和与排水孔相适配的水孔塞;在下盆体底部设置有底孔和与底孔相适配的出水阀;在上盆体两侧设置有拎提装置。上述专利中,当容器苗承载器放置在室外,且当降雨量较大时,上盆体中的营养土容易从溢水孔泄漏到下盆体中,或从透水孔处泄露到盆体的外部,导致给盆体中苗木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导致苗木移植后的成活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因容器苗承载器中的营养土受到雨水的冲刷容易产生流失,导致给苗木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苗承载器,通过在挡板上设置隔离输水材料层,且隔离输水材料层部分卡接在透水孔中,以解决上述问题,其能够避免营养土的流失,有利于使苗木维持良好稳定的生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容器苗承载器,包括承载框,所述承载框中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透水孔,且挡板将承载框分割成蓄水层和种植层,种植层中设置有营养土,蓄水层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挡板靠近种植层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隔离输水材料层,且所述隔离输水材料层上设置有多个和透水孔相适配的凸起,所述凸起卡接设置在透水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层中储存有苗木生长所需的水,种植层中的营养土中栽种有苗木,蓄水层中的水通过挥发或直接与隔离输水材料层接触进入到隔离输水材料层中,隔离输水材料层对营养土进行水的供给,使苗木维持良好稳定的生长。当容器苗承载器受到雨水冲刷时,隔离输水材料层对种植层中的营养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营养土中的营养土从透水孔处泄露到蓄水层中,使苗木的生长不会收到较大影响。同时,隔离输水材料层具有一定的储水功能,当蓄水层中没有水时,容器苗承载器中的苗木仍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生长,且隔离输水材料层上的凸起卡接在透水孔中,不仅有利于防止营养土发生泄露,且使隔离输水材料层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容器苗承载器整体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位于透水孔处设置有对隔离输水材料层起到良好支撑效果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与凸起相互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网对隔离输水材料层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使隔离输水材料层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保持良好稳定性,且防护网有利于提高挡板的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在苗木的生长过程中,有利于使容器苗承载器整体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输水材料层远离挡板的一端设置有输水环,所述输水环嵌设在营养土中,且输水环固定设置在隔离输水材料层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水环有利于对营养土进行水分供给,使营养土整体保持良好的湿润环境,使种植层中的苗木维持良好稳定的生长,且输水环嵌设在营养土中,不仅有利于使水分快速的进入到营养土中,还能使水分均匀的扩散在营养土中,有益于苗木的生长。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框位于种植层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滤材料层,所述过滤材料层沿承载框的周向设置,且过滤材料层贯穿承载框的侧壁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材料层有利于将种植层中多余的水排出,且对种植层中的营养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遇到降雨量较大的天气时,使容器苗承载器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功能,既能使承载框中保持良好的蓄水量,也能避免营养土的流失,使苗木保持稳定的生长。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材料层沿种植层的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过滤材料层提高了承载框整体的排水能力,避免因种植层中的水无法从过滤材料层中排出导致营养土从承载框的开口处流失,提高了容器苗承载器整体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框包括插接部和拼接部,所述承载框靠近蓄水层的一端设置为拼接部,其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所述拼接部靠近插接部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插接部上设置有卡接在卡槽中的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载框设置为插接部和拼接部,方便对承载框进行组装,当承载框中的苗木若需移动或者售出,为减轻重量,将拼接部卸下,将插接部进行装车或直接出售,而插接部可以重复被使用,使容器苗承载器整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框上设置有把手,把手包括连杆和连管,所述连杆固定设置在插接部上,所述连管固定设置在拼接部上,且连杆和连管相互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不仅有利于对容器苗承载器进行移动,且对插接部和拼接部之间的固定起到良好的加强作用,使容器苗承载器整体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同时,把手包括连杆和连管,并不影响插接部和拼接部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所述挡板靠近蓄水层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支撑环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承载框的内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将支撑环紧紧抵接在挡板的侧壁上,对挡板整体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不仅能够提高承载框整体的结构强度,且能提高挡板的承重能力,使容器苗承载器随着其内部苗木的生长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挡板上设置有隔离输水材料层,隔离输水材料层上设置有多个凸起,且凸起卡接设置在透水孔中,隔离输水材料层对种植层中的营养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营养土从透水孔处泄露到蓄水层中,有利于使苗木维持良好稳定的生长;(2)通过在隔离输水材料层远离挡板的一端设置有输水环,输水环嵌设在营养土中,输水环不仅有利于使水分快速的进入到营养土中,还能使水分均匀的扩散在营养土中,使种植层中的苗木维持良好稳定的生长;(3)通过在承载框位于种植层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过滤材料层,在遇到降雨量较大的天气时,有利于将种植层中多余的水排出,且对种植层中的营养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使容器苗承载器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功能,使苗木保持稳定的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承载框;2、挡板;3、蓄水层;4、种植层;5、营养土;6、排水管;7、隔离输水材料;8、透水孔;9、凸起;10、防护网;11、输水环;12、过滤材料层;13、卡槽;14、卡块;15、把手;16、支撑环;17、支撑杆;101、插接部;102、拼接部;151、连杆;152、连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容器苗承载器,包括呈圆柱状的承载框1,承载框1内部中空,且一端呈敞口,承载框1的中部水平设置有圆形的挡板2,且挡板2将承载框1分割成蓄水层3和种植层4。承载框1靠近其敞口处的一端设置为种植层4,其另一端设置为蓄水层3,且种植层4中设置有营养土5,蓄水层3上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排水管6,排水管6的出口与挡板2齐平。承载框1包括插接部101和拼接部102,承载框1靠近蓄水层3的一端设置为拼接部102,其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101,挡板2设置在插接部101中,且承载部和插接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苗承载器,包括承载框(1),所述承载框(1)中设置有挡板(2),挡板(2)上设置有透水孔(8),且挡板(2)将承载框(1)分割成蓄水层(3)和种植层(4),种植层(4)中设置有营养土(5),蓄水层(3)上设置有排水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靠近种植层(4)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隔离输水材料(7)层,且所述隔离输水材料(7)层上设置有多个和透水孔(8)相适配的凸起(9),所述凸起(9)卡接设置在透水孔(8)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苗承载器,包括承载框(1),所述承载框(1)中设置有挡板(2),挡板(2)上设置有透水孔(8),且挡板(2)将承载框(1)分割成蓄水层(3)和种植层(4),种植层(4)中设置有营养土(5),蓄水层(3)上设置有排水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靠近种植层(4)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隔离输水材料(7)层,且所述隔离输水材料(7)层上设置有多个和透水孔(8)相适配的凸起(9),所述凸起(9)卡接设置在透水孔(8)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苗承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位于透水孔(8)处设置有对隔离输水材料(7)层起到支撑效果的防护网(10),所述防护网(10)与凸起(9)相互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苗承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输水材料(7)层远离挡板(2)的一端设置有输水环(11),所述输水环(11)嵌设在营养土(5)中,且输水环(11)固定设置在隔离输水材料(7)层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苗承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1)位于种植层(4)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滤材料层(12),所述过滤材料层(12)沿承载框(1)的周向设置,且过滤材料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景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