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蟹池塘水草循环利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5451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蟹池塘水草循环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河蟹池塘整理:对河蟹池塘中的淤泥进行清理,并采用生石灰、漂白粉和茶籽粕对河蟹池塘进行消毒,然后晒塘;水草管理、施肥和投螺:在河蟹池塘中设置围网种草区,种植水草,并在夏季进行割除;在清明节前投放螺蛳;河蟹投放:在3月下旬投放河蟹蟹种;草鱼套养:在6月上旬放置草鱼套养网箱至池塘;草鱼鱼苗投放:在7月上旬向草鱼套养网箱内投放草鱼鱼苗;投饲:只投喂河蟹饲料,草鱼不投喂饲料,利用河蟹池塘收割水草投喂草鱼;河蟹池塘水质调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几种优质水产品高效组合,提供水体和种植水草的利用率,提高产出投入的比值,显著提高河蟹池塘的综合经济效益。

A Method of Recycling Water and Grass in Crab Po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蟹池塘水草循环利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特别是涉及一种河蟹池塘水草循环利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河蟹,又名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极为重要的名特优水产,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的俗称有:鲩、鲩鱼、草鱼等。是我国极为常见的鱼类。实践中河蟹池塘套养花白鲢和鳜鱼已有实施,但鲜见河蟹池塘套养草鱼,随着河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和河蟹产量不断攀升,其池塘种植水草面积也在增高,通常种植水草可为河蟹提供蜕壳必要场所,又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但水草密度过高则会对河蟹产生不利影响,加之伊乐藻等不耐高温,水草衰亡会直接导致水质恶化,故在日常管理中为了控制水草密度直接采取将河蟹池塘水草割除丢弃的方式,丢弃水草未能被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蟹池塘水草循环利用的方法,实现几种优质水产品高效组合,提供水体和种植水草的利用率,提高产出投入的比值,显著提高河蟹池塘的综合经济效益,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获得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河蟹池塘水草循环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河蟹池塘整理:对河蟹池塘中的淤泥进行清理,并采用生石灰、漂白粉和茶籽粕对河蟹池塘进行消毒,然后晒塘;2)水草管理、施肥和投螺:在河蟹池塘中设置围网种草区,种植水草,并在夏季进行割除;在清明节前投放螺蛳;3)河蟹投放:在3月下旬投放河蟹蟹种;4)草鱼套养:在6月上旬放置草鱼套养网箱至池塘;5)草鱼鱼苗投放:在7月上旬向草鱼套养网箱内投放草鱼鱼苗;6)投饲:只投喂河蟹饲料,草鱼不投喂饲料,利用河蟹池塘收割水草投喂草鱼;7)河蟹池塘水质调控:池塘水溶氧在5mg/L以上,池塘水中总氮不超过1.5mg/L,总磷小于0.2mg/L,水体透明度在35cm~50cm。本申请中草鱼的拉丁学名为Ctenopharyngodonidellus。优选地,步骤1)中,河蟹池塘满足以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池塘面积为10~30亩;池塘水深1.5~2.0m;池塘坡比为1:(1.2~1.4);池塘底泥不超过15cm;池塘四周设有河蟹防逃围栏;池塘设有进排水设施;池塘设有若干个微孔增氧机。优选地,所述防逃围栏采用厚度为0.05mm~0.10mm的聚乙烯膜。优选地,步骤1)中,漂白粉的用量为(20~30)kg/亩。优选地,所述漂白粉的有效氯≥28%。优选地,步骤1)中,生石灰用量为(75~100)kg/亩。优选地,茶籽粕用盐水浸泡,并加水形成水溶液,泼洒至池塘底。更优选地,盐水浓度为1wt%~3wt%。优选地,盐水浸泡至能够溶于水。优选地,茶籽粕的用量为(18~22)kg/亩。本申请中上述对池塘进行处理的化学制剂均为对河蟹无害的制剂。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水草为选自伊乐藻(拉丁学名Elodeanuttallii)、轮叶黑藻(拉丁学名Hydrillaverticillata)和苦草[拉丁学名Vallisnerianatans(Lour.)Hara]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每年一月至二月上旬在池塘种植伊乐藻;在三月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黑叶轮藻或4月至5月上旬采用切茎分段扦插法种植黑叶轮藻;在3月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苦草。优选地,步骤2)中,螺蛳(拉丁学名Bellamyaquadrata)的投放量为(250~300)kg/亩。优选地,步骤3)中,蟹种为扣蟹。更优选地,所述扣蟹为(100~120)kg/只。优选地,扣蟹的投放密度为(800~1000)只/亩。优选地,养殖前期,将蟹种投放于暂养区;在5月下旬,待河蟹池塘中水草为30~50cm时,将种草区围网拆除,使得河蟹可全池活动。优选地,步骤3)中,河蟹蟹种在投放之前放入水中待蟹种吸水充分后,用1%~3%的食盐水或者高锰酸钾进行消毒。优选地,步骤4)中,草鱼套养网箱为浮式网箱,所述网箱浮出水面部分有0.3m~0.5m。所述浮式网箱为六面体结构,六面体的每个面为网状。更优选地,所述浮式网箱的每个面采用双层网。优选地,步骤5)中,草鱼鱼苗的投放量为(2~5)尾/亩。优选地,步骤5)中,草鱼鱼苗每尾重量为150g~170g。优选地,步骤5)中,在投放前,对草鱼鱼苗进行消毒防疫处理。更优选地,所述草鱼鱼苗放入药浴中进行消毒。更优选地,所述药浴为1%~3%的食盐水或万分之一的新洁尔灭。更优选地,对草鱼鱼苗进行水霉病、细菌性烂鳃、出血和肠炎四联疫苗注射防疫。疫苗注射在春季进行,如在水温较低的3月进行。在疫苗注射前用0.2~1%的食盐水溶液对草鱼进行消毒处理。为了方便操作,采用敌百虫水溶液对草鱼进行麻醉处理。优选地,在腹鳍基部注射,规格在9.99cm以下的草鱼每尾注射0.5毫升疫苗,规格在9.99cm~16.65cm的草鱼每尾注射0.5~1.0毫升疫苗,规格在16.65cm以上的鱼种每尾注射1mL疫苗。优选地,步骤6)中,河蟹饲料投喂遵循定时、定点、定量和定质原则。本申请中,定时是指每天下午5点~6点之间投喂。本申请中,定质是保证饲料质量,避免变质发霉产品。优选地,步骤6)中,3月份到6月份为饲养初期,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32~36%,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1%~3%,并且随着月份变大,粗蛋白含量逐渐下降,投喂量逐渐增加,饲养初期蜕壳3次。本申请中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按照GBT6432-2018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进行测试获得。优选地,步骤6)中,6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饲养中期,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低于32%,如为30%,投喂量不低于河蟹体重5wt%,饲养中期蜕壳一次。投喂量的基准为河蟹体重,这一河蟹体重是随机抽取若干只螃蟹的体重的平均值,一般至少为3只。优选地,步骤6)中,8月底及以后为饲养后期,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至少为40%,投喂量至少为河蟹体重的5wt%,饲养后期蜕壳一次。优选地,日常管理中使用溴制剂和碘制剂,用于处理池塘水质,消灭细菌和病毒,以避免河蟹感染和生病,并且采用溴制剂和碘制剂对河蟹的刺激少,不会造成河蟹应激。所述溴制剂为二溴海因,使用量为(0.1~0.3)ppm;所述碘制剂为聚维酮碘,使用量为(40~75)mg/L。优选地,在饲料中添加EM菌,EM菌添加量是每天投喂饲料重量的10wt%~15wt%。投喂浓度至少为2乘108个/L。优选地,还可以在养殖过程中向河蟹池塘中添加光合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添加水产发酵肥,保证水中水草的生长,维持水质在要求范围内。更优选地,水产发缴肥的施肥量为(100~1000)kg/亩。草鱼性情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性贪食,生长速度快,对环境抗逆性强,营养丰富,是我国水产市场上深受欢迎的优质水产品。在河蟹生态养殖过程常常以种植水草,净化水质给河蟹提高栖息场所。但高温季节水草过多过密易导致其衰亡,不及时割除可破坏水体环境影响河蟹生长。实践中割除的水草常捞出池塘直接丢弃,收割的水草未能被循环利用。而草鱼性贪食,可摄食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尤以摄食禾本科植物,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河蟹池塘利用收割水草饲养草鱼,不仅对河蟹池塘过多或衰败水草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有利于保护水质,草鱼充分摄食收割水草产生排泄物其作用于功能与有机肥相似,因此套养草鱼的河蟹池塘可减少施肥量,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同时水草被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蟹池塘水草循环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河蟹池塘整理:对河蟹池塘中的淤泥进行清理,并采用生石灰、漂白粉和茶籽粕对河蟹池塘进行消毒,然后晒塘;2)水草管理、施肥和投螺:在河蟹池塘中设置围网种草区,种植水草,并在夏季进行割除;在清明节前投放螺蛳;3)河蟹投放:在3月下旬投放河蟹蟹种;4)草鱼套养:在6月上旬放置草鱼套养网箱至池塘;5)草鱼鱼苗投放:在7月上旬向草鱼套养网箱内投放草鱼鱼苗;6)投饲:只投喂河蟹饲料,草鱼不投喂饲料,利用河蟹池塘收割水草投喂草鱼;7)河蟹池塘水质调控:池塘水溶氧在5mg/L以上,池塘水中总氮不超过1.5mg/L,总磷小于0.2mg/L,水体透明度在35cm~5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蟹池塘水草循环利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河蟹池塘整理:对河蟹池塘中的淤泥进行清理,并采用生石灰、漂白粉和茶籽粕对河蟹池塘进行消毒,然后晒塘;2)水草管理、施肥和投螺:在河蟹池塘中设置围网种草区,种植水草,并在夏季进行割除;在清明节前投放螺蛳;3)河蟹投放:在3月下旬投放河蟹蟹种;4)草鱼套养:在6月上旬放置草鱼套养网箱至池塘;5)草鱼鱼苗投放:在7月上旬向草鱼套养网箱内投放草鱼鱼苗;6)投饲:只投喂河蟹饲料,草鱼不投喂饲料,利用河蟹池塘收割水草投喂草鱼;7)河蟹池塘水质调控:池塘水溶氧在5mg/L以上,池塘水中总氮不超过1.5mg/L,总磷小于0.2mg/L,水体透明度在35cm~5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包括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池塘面积为10~30亩;池塘水深1.5~2.0m;池塘坡比为1:(1.2~1.4);池塘底泥不超过15cm;池塘四周设有河蟹防逃围栏;池塘设有进排水设施;池塘设有若干个微孔增氧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包括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漂白粉的用量为(20~30)kg/亩;生石灰用量为(75~100)kg/亩;茶籽粕的用量为(18~22)kg/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包括如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水草为选自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中的一种或多种;螺蛳的投放量为(250~300)kg/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包括如下特征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旭洲张勇余承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