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298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培育方法,包括:选用若干种不同遗传背景斑节对虾形成的不同家系的斑节对虾进行含粗饲料的饵料喂食,每个家系至少设置一组喂养组,每一组喂养组均选育若干尾斑节对虾,进行7‑16个星期的生长选育,生长选育周期分为前段、中段、后段,每一段选育周期中所喂食的饵料中的粗饲料阶梯式递增代替动物蛋白,且动物蛋白阶梯式递减,进行喂养选育,其中每个阶段的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的组分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节,并且在中段选育周期中特别添加一定量的胆固醇与赖氨酸富含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找到能够部分替代动物蛋白的植物蛋白源,并且通过家系选育培育出能够耐粗饲料的斑节对虾新品系。

A New Variety (Line) of Penaeus monodon Resistant to Crude Fe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虾的新品种培育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斑节对虾俗称草虾、九节虾,具有个体大、适应性强、肉味鲜美等特点,是世界三大养殖对虾养殖品种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对虾种类。斑节对虾除了和普通虾一样外,其虾青素的含量较普通虾大约高20%,虾青素是一种最强的抗氧化剂,它本身能显著增强虾的存活率和产卵率,以及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人和动物食用高含虾青素的虾肉也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等疾患。近年来,斑节对虾的饵料中所需蛋白质主要来源于鱼粉,目前鱼粉价格的不断上涨致使饲料成本不断上升,鱼粉的相对短缺制约了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求新型高效鱼粉替代物成为对虾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鱼粉依赖问题,开展了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以求降低对虾饲料中鱼粉的添加水平;另外,通过不同遗传背景斑节对虾的家系选育方法,选育出适应植物蛋白替代部分鱼粉即低鱼粉水平饲料的斑节对虾良种,也成为解决问题的另外一种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培育方法,找到能够替代动物蛋白的植物蛋白,并且通过不同遗传背景斑节对虾的家系选育培育出能够耐粗饲料的斑节对虾新品种(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培育方法,包括:选用若干种不同遗传背景斑节对虾形成的不同家系的斑节对虾进行含粗饲料的饵料喂食,每个家系至少设置一组喂养组,每一组喂养组均选育若干尾斑节对虾,进行7-16个星期的生长选育,生长选育周期分为前段、中段、后段,每一段选育周期中所喂食的饵料中的粗饲料阶梯式递增代替动物蛋白,且动物蛋白阶梯式递减,进行喂养选育;在前段选育周期的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重量份的组分配比中,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组分比平均值为3-4:1;在中段选育周期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重量份的组分配比中,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组分比平均值为4-5:1;在后段选育周期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重量份的组分配比中,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组分比平均值为10-20:1;其中中段选育周期中特别添加一定量的胆固醇与赖氨酸富含物。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前段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比,鱼粉30-45份,豆粕15-30份,棉粕11-16份,玉米粉13-21.5份,花生粕10-23份,面粉23-40份,脱脂米糠粉8-20份,复合矿物盐0.6-2.5份,复合维生素0.6-1.3份,磷酸二氢钙0.8-2.5。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中段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比,鱼粉10-25份,豆粕25-40份,棉粕16-21份,玉米粉18-26.5份,花生粕10-23份,面粉23-40份,脱脂米糠粉8-20份,复合矿物盐0.6-2.5份,复合维生素0.6-1.3份,磷酸二氢钙0.8-2.5,卵磷脂1.7-4份,胆固醇0.7-2.5份,赖氨酸0.7-1.3份。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中后段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比,鱼粉5-10份,豆粕30-45份,棉粕16-21份,玉米粉18-26.5份,花生粕10-23份,面粉23-40份,脱脂米糠粉8-20份,复合矿物盐0.6-2.5份,复合维生素0.6-1.3份,磷酸二氢钙0.8-2.5,卵磷脂1.7-4份。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通过选育周期结束后,从若干个不同家系中按照预定挑选标准挑选出来至少两种一级家系和至少两种二级家系。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将挑选出来的不同种的一级家系进行杂交或/和不同种的二级家系进行杂交或/和一级家系与二级家系进行杂交,进而形成耐粗饲料新品系。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挑选标准包含以下指标,(1)若干个家系在生长选育周期结束后,同一家系中斑节对虾品种体重值,且权重比为35%;(2)同一家系的斑节对虾在生长选育周期内的死亡率,且权重比为35%;(3)同一家系的斑节对虾在生长选育周期内的患病率,且权重比为30%;上述三个指标加权计算得到各斑节对虾家系选育指标排名。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选育指标排名最靠前的若干个家系为一级家系,其次为二级家系。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家系种类为10-16种,每个家系均设置1-5组喂养组,每组喂养组包含20-200尾育龄一致的斑节对虾。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物蛋白为动物体组织制成的饵料添加物,所述动物蛋白主要来自于饵料中的鱼粉。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斑节对虾的所述生长选育喂养周期为7-16个星期,其中前段7-8个星期为斑节对虾幼苗长成成虾的周期,中段的第9-14个星期为成虾生长周期,后段的第15-16个星期为成虾繁殖周期。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天固定时间对斑节对虾进行投喂,投喂时间为早8:00-8:30,晚17:00-17:30,每天喂养2次,每天投喂前采用虹吸法吸取玻璃纤维桶中的残饵、粪便及死虾。每次投喂后分别在第1小时和第1.5小时观察饵料台内的饲料剩余情况,在1h内吃完的试验组则增加投饵量,1.5h内还有剩余饵料的试验组则减少投饵量,每天投喂量为斑节对虾体质量的5%~7%。本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将生长喂养周期分为三段,三段分别阶梯调整可以更好的对斑节对虾进行耐粗饲料的品种筛选。本专利技术使用梯度范围的方式而不是保持某一饵料配比基本保持不变的形式对斑节对虾进行筛选,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模拟自然情况下斑节对虾觅食种类的多样化,使筛选的斑节对虾品种更有能力适应自然条件下寻找饵料的情形,另一方面,使斑节对虾适应植物蛋白逐渐代替动物蛋白的食用过程,增强斑节对虾的肠消化功能,筛选效果更为优化,普适更强。(2)本专利技术将每个生长喂养周期内的饵料配比进行阶梯调整,可以更好的让斑节对虾逐渐适应饵料配方变化,特别是粗饲料比例增加,动物蛋白比例降低使斑节对虾适应植物蛋白逐渐代替动物蛋白的食用过程,增强斑节对虾的肠消化功能,筛选效果更为优化,同时逐渐变化也可以前期与中期,中期与后期调整时,饵料配方不至于断崖式变化,让斑节对虾难以适应。(3)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之间存在营养性质以及消化难度的区别,胆固醇与赖氨酸的添加,可以降低这样的区别给斑节对虾带来的消化系统压力,有效的促进植物蛋白的吸收。(4)家系分级可以对家系进行选育认定,不同斑节对虾家系的喂养饵料成分相同,但养成期的成长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斑节对虾的生长性能及对饲料的利用跟遗传效应紧密相关,在饲料动物蛋白水平低时,生长的遗传效应的显著差异便开始显现出来。剔除不耐粗饲料家系,选留耐粗饲料家系进行同家系交配或者异家系交配繁衍,表明通过降低或去除饲料中动物蛋白水平对家系进行选育具有可行性,培育出可以稳定遗传、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系,有利于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系的培育。(5)多次杂交可以产生新品系,且从整体上与斑节对虾的生产周期相吻合,在最后一个阶段完成时,斑节对虾交尾繁衍,实现斑节对虾的筛选驯化同步贯穿斑节对虾的各个生长环节,在不同生长环节及时作出优良差的筛选。(6)通过体重、死亡率、患病率指标进行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系的培育,多项指标的综合筛选,使结果更加精准,得到的最终筛选的斑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用若干种不同遗传背景斑节对虾形成的不同家系的斑节对虾进行含粗饲料的饵料喂食,每个家系至少设置一组喂养组,每一组喂养组均选育若干尾斑节对虾,进行7‑16个星期的生长选育,生长选育周期分为前段、中段、后段,每一段选育周期中所喂食的饵料中的粗粮阶梯式递增代替动物蛋白,且动物蛋白阶梯式递减,进行喂养选育;在前段选育周期的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重量份的组分配比中,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组分比平均值为3‑4:1;在中段选育周期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重量份的组分配比中,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组分比平均值为4‑5:1;在后段选育周期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重量份的组分配比中,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组分比平均值为10‑20:1;其中中段选育周期中特别添加一定量的胆固醇与赖氨酸富含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用若干种不同遗传背景斑节对虾形成的不同家系的斑节对虾进行含粗饲料的饵料喂食,每个家系至少设置一组喂养组,每一组喂养组均选育若干尾斑节对虾,进行7-16个星期的生长选育,生长选育周期分为前段、中段、后段,每一段选育周期中所喂食的饵料中的粗粮阶梯式递增代替动物蛋白,且动物蛋白阶梯式递减,进行喂养选育;在前段选育周期的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重量份的组分配比中,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组分比平均值为3-4:1;在中段选育周期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重量份的组分配比中,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组分比平均值为4-5:1;在后段选育周期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重量份的组分配比中,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组分比平均值为10-20:1;其中中段选育周期中特别添加一定量的胆固醇与赖氨酸富含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前段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比,鱼粉30-45份,豆粕15-30份,棉粕11-16份,玉米粉13-21.5份,花生粕10-23份,面粉23-40份,脱脂米糠粉8-20份,复合矿物盐0.6-2.5份,复合维生素0.6-1.3份,磷酸二氢钙0.8-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中段喂养所需的饵料按照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比,鱼粉10-25份,豆粕25-40份,棉粕16-21份,玉米粉18-26.5份,花生粕10-23份,面粉23-40份,脱脂米糠粉8-20份,复合矿物盐0.6-2.5份,复合维生素0.6-1.3份,磷酸二氢钙0.8-2.5,卵磷脂1.7-4份,胆固醇0.7-2.5份,赖氨酸0.7-1.3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粗饲料斑节对虾新品种(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世贵周发林姜松杨其彬黄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