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苗栽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540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容器苗栽植器,涉及绿化种植工具技术领域,解决了当容器苗栽植器应用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时,因其所挖出的栽植土坑无法对容器苗进行栽植的问题。其包括固定框,固定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其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波形刀,且固定板上对称设置有踏板,踏板靠近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固定板靠近踏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靠近限位板的一端设置有转轴,且限位板与转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容器苗栽植器能够适应凹凸不行的地面,其所挖的栽植土坑更加标准规范,可以对容器苗进行栽植,且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性。

A container seedling pla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器苗栽植器
本技术涉及绿化种植工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容器苗栽植器。
技术介绍
容器苗木是指在容器苗承载器中采用培育作物或果树、花卉、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培育的苗木,可使苗木的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在公告号为CN20374821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容器苗高效快捷栽植器,在一个“T”字形的铁管框架结构中,“T”形手柄与凹形框、栽植器踏柄、圆柱体波形刀相连接;凹形框内剔土踏柄,该踏柄与圆柱体波形刀内的推土板相连接,踩踏剔土踏板,可以剔出圆柱体波形刀内的浮土;圆柱体波形刀为三等分各120°的波浪形刀刃,在外力所用下可以旋切入土。上述专利中,用力踩踏踏柄时,由于重力作用,波形刀垂直向下切入土壤植被,提起“T”形手柄,栽植土坑便一次成型,但当容器苗高效快捷栽植器应用于凹凸不平的地面时,栽植器踏柄容易使圆柱体波形刀无法完全切入地面中,导致所挖出的栽植土坑不规范,无法进行容器苗的栽植,进而导致容器苗栽植器的应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当容器苗栽植器应用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时,因其所挖出的栽植土坑无法对容器苗进行栽植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苗栽植器,通过设置可以转动的踏板,以解决上述问题,其能够适应凹凸不行的地面,且其所挖的栽植土坑能够对容器苗进行栽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容器苗栽植器,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其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波形刀,且所述固定板上对称设置有踏板,所述踏板靠近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板靠近踏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靠近限位板的一端设置有转轴,且所述限位板与转轴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握把手,将波形刀维持竖直状态,踩住踏板,使波形刀逐渐切入土壤中,当踏板与地面上的凸起相互接触使,踏板上的限位板在转轴上转动,直至波形刀完全的切入土壤中,然后提起把手,即可完成栽植土坑的挖制。上述操作中,踏板通过自身的转动,使波形刀完全的切入土壤中,有利于得到标准规范的栽植土坑,进而可以对容器苗进行栽植,有利于对容器苗进行栽植,提高容器苗的成活率。同时,容器苗栽植器使用操作简单,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仍能起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弹性扭转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扭转件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力,当容器苗栽植器应用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且在将波形刀从土壤中拔出使,弹性扭转件利用自身的弹性回复力,使踏板回到初始位置,方便对容器苗栽植器进行再次使用,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弹性扭转件对踏板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容器苗栽植器整体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踏板上设置有多个网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容器苗栽植器应用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时,网格有利于使地面上较小的凸起穿过,并使踏板与地面充分接触,使波形刀完全的切入土壤中,提高了容器苗栽植器整体的施工效果。同时,在踏板上设置有多个网格,有利于减轻容器苗栽植器整体的重量,便于取放和运输,且有利于进行操作。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靠近波形刀的一端设置有滑杆,滑杆位于固定框内的一端设置有压杆,滑杆位于固定外的一端设置有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容器苗栽植器挖好栽植土坑时,将容器苗放置在栽植土坑中,并按压压杆,使压杆带动滑杆在固定板上滑动,且滑杆带动压板运动。压板使波形刀上粘附的土壤掉落在容器苗的周围,有利于避免土壤的浪费,且对容易苗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使容器苗在栽植后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并能健康生长。进一步的,所述压杆上设置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套设在固定框上,并在固定框上进行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管对压杆具有良好的限位作用,有利于使压杆带动滑杆在固定框上稳定的滑动,且限位管将压杆和固定框紧紧固定在一起,提高了容器苗栽植器整体的结构强度和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靠近压板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置有弹性连接件,所述弹性连接件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压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连接件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力,不仅对压板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还对压板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因压板与固定板之间产生剧烈碰撞导致压板发生损坏,提高了容器苗栽植器在使用过程中整体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远离波形刀的一端与限位框之间设置有弹性绳,且所述弹性绳始终处于拉长状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绳具有良好的弹性回复力,且弹性绳始终处于拉长状态,当通过压杆带动滑杆运动,滑杆上的压板将波形刀上粘附的土壤清理掉时,弹性绳有利于使限位管在固定框上滑动,并使压板与弹性连接件抵接,方便对容器苗栽植器进行再次使用,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绳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框、限位管之间通过挂环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绳可拆卸设置,方便对其进行保存,只有当容器苗栽植器在使用时,才将弹性绳绑扎在挂环上,避免在对容器苗栽植器进行运输或存储的过程中出现弹性绳的损坏,使容器苗栽植器整体的稳定大大提高,且可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更换不同规格的弹性绳,使容器苗栽植器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应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踏板上设置有限位板,固定框靠近踏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中设置有与限位板固定连接的转轴,踏板通过自身的转动,使波形刀完全的切入土壤中,有利于得到标准规范的栽植土坑,并能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起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性;(2)通过在限位板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弹性扭转件,弹性扭转件可以使踏板在转动后回到初始位置,并对踏板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使踏板与地面充分接触,且踏板上设置有多个网格,有利于使波形刀完全的切入土壤中;(3)通过在压板和固定框之间设置弹性连接件,对压板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固定框和限位管之间可拆卸设置弹性绳,不仅有利于使压板在使用后回到初始位置,还使容器苗栽植器整体的稳定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框;2、把手;3、固定板;4、波形刀;5、踏板;6、限位板;7、限位槽;8、转轴;9、弹性扭转件;10、网格;11、滑杆;12、压杆;13、压板;14、限位管;15、凹槽;16、弹性连接件;17、弹性绳;18、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容器苗栽植器,包括竖直设置且呈倒U型的固定框1,固定框1沿其竖直方向的一端焊接设置有呈T型的把手2,其另一端焊接设置有呈长方体状的固定板3,固定板3上焊接有圆形的波形刀4。波形刀4呈圆柱状,且波形刀4远离固定框1的一端沿其周向等间距设置有三个弧形的凹槽15。固定框1靠近波形刀4的一边呈长方体状,其余三条边均呈圆柱状,且波形刀4的直径大小与固定框1的宽度大小相同。固定板3沿其高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长方形的限位槽7,限位槽7靠近波形刀4的一端设置有呈圆柱状的转轴8,转轴8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焊接在限位槽7的侧壁上。转轴8上设置有一呈圆柱状的限位板6,限位板6的一端与转轴8转动连接,限位板6远离转轴8的一端设置有呈长方体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苗栽植器,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2),其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上设置有波形刀(4),且所述固定板(3)上对称设置有踏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5)靠近固定板(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固定板(3)靠近踏板(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靠近限位板(6)的一端设置有转轴(8),且所述限位板(6)与转轴(8)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苗栽植器,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的一端设置有把手(2),其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上设置有波形刀(4),且所述固定板(3)上对称设置有踏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5)靠近固定板(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固定板(3)靠近踏板(5)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靠近限位板(6)的一端设置有转轴(8),且所述限位板(6)与转轴(8)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苗栽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与转轴(8)之间设置有弹性扭转件(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苗栽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5)上设置有多个网格(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苗栽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靠近波形刀(4)的一端设置有滑杆(11),滑杆(11)位于固定框(1)内的一端设置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明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景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