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5179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冲击电压发生装置包括环氧桶及设置于环氧桶内的至少一组高压放电球隙,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包括:除湿装置、加湿装置及鼓风机;除湿装置连通于环氧桶;加湿装置连通于除湿装置;鼓风机连通于加湿装置及环氧桶;其中,除湿装置接收并处理环氧桶内的第一空气后输出第二空气;加湿装置接收并处理第二空气后输出第三空气;鼓风机接收第三空气后输出至环氧桶内。

Ai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System for Impulse Voltage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环境调节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冲击电压发生装置应用于高压输电设备的出厂检验、现场安装或维修后检验。冲击电压发生装置一般由若干组电容器和球隙组成,充电时对电容器并联充电,当需要放电时,触发球隙间的电场使电场击穿,从而使电容器串联放电,产生需要的高电压。球隙由若干对金属球组成,充电时一对球之间保持高压电场,放电时,球隙之间电场击穿,形成电容器的串联放电回路。若干对球隙一般安装在环氧类绝缘材料制成的大桶内,环氧桶用于支撑球隙以及附属零部件的重量。环氧桶内的空气作为球隙间电场的绝缘介质,其湿度、温度等都影响到充电时的电场稳定,对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的正常使用起到决定作用。放电后,球隙之间产生放电电弧,间隙之间的空气被电离,产生大量的正负离子,短时间内不易消散,如果短时间内再次充电,球隙间电场受离子影响极易放电,造成充电失败。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例如中国南方地域,过高的湿度严重影响绝缘特性,造成冲击电压发生装置无法使用,还会使水分在环氧桶表面凝结,造成上下级之间放电,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绝缘损坏。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用于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所述冲击电压发生装置包括环氧桶及设置于所述环氧桶内的至少一组高压放电球隙,所述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包括:除湿装置,连通于所述环氧桶;加湿装置,连通于所述除湿装置;鼓风机,连通于所述加湿装置及所述环氧桶;其中,所述除湿装置接收并处理所述环氧桶内的第一空气后输出第二空气;所述加湿装置接收并处理所述第二空气后输出第三空气;所述鼓风机接收所述第三空气后输出至所述环氧桶内。上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还包括过滤装置,连通于所述除湿装置及所述环氧桶之间,所述过滤装置对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后输出至所述除湿装置。上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还包括消除离子装置,连通于所述除湿装置及所述过滤装置,所述消除离子装置消除过滤后的所述第一空气中的离子后输出至所述除湿装置。上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所述消除离子装置包括至少一层金属网,所述金属网通过第一导体接地,所述第一空气中的负离子附着于所述至少一层金属网上,所述负离子通过所述第一导体导出。上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及蒸发器,所述第一空气通过所述蒸发器后将所述第一空气中的水汽冷凝为液态后排出。上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还包括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除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所述鼓风机、所述过滤装置及所述消除离子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以设定所述空气环境调节系统输出的所述第三空气的目标值后并控制所述除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所述鼓风机、所述过滤装置及所述消除离子装置启动。上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连通所述过滤装置与所述环氧桶的管路上还开设有进风口,外部空气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管路与所述第一空气混合,所述过滤装置过滤混合后的所述第一空气后输出至所述消除离子装置。上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所述环氧桶顶部还开设有排风口。上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还包括变频器,电性连接于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变频器控制所述鼓风机的送风速度。上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导体为金属丝。本技术针对于现有技术其功效在于,通过本技术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形成空气循环及新鲜空气补充排放回路,调节环氧桶中的空气湿度、温度,中和消除空气中的自由离子,满足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正常使用需要。尤其可以在中国南方高湿度,北方非常干燥的地域正常使用冲击电压发生装置,以及需要频繁产生冲击高电压的场合快速排出含有大量游离离子的空气介质,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还可以将整个冲击电压发生装置放置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对容器内的空气进行持续调节,保证空气介质的湿度、温度参数稳定,并及时排出或中和空气放电产生的离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空气环境调节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环氧桶11排风口111高压放电球隙12除湿装置21加湿装置22鼓风机23过滤装置24过滤芯241消除离子装置25金属网251控制装置26变频器27管路3第一空气S1第二空气S2第三空气S3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举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以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态样,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空气环境调节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冲击电压发生装置包括环氧桶11及设置于所述环氧桶11内的至少一组高压放电球隙12,所述环氧桶11的顶部还开设有排风口111,本技术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包括:除湿装置21、加湿装置22及鼓风机23;除湿装置通过管路3连通于所述环氧桶11;加湿装置22通过管路3连通于所述除湿装置21;鼓风机通过管路3连通于所述加湿装置22及所述环氧桶11;其中,所述除湿装置21接收并处理所述环氧桶11内的第一空气S1后输出第二空气S2;所述加湿装置22接收并处理所述第二空气S2后输出第三空气S3,其中以加湿装置22使用各种雾化方式将水分与空气混合,增加空气湿度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鼓风机23接收所述第三空气S3后输出至所述环氧桶11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除湿装置21为现有技术,除湿装置21包括压缩机(图未示)、冷凝器(图未示)及蒸发器(图未示),所述第一空气S1通过所述蒸发器(图未示)后将所述第一空气S1中的水汽冷凝为液态后排出,即可调节第一空气S1中的水分含量。进一步地,空气环境调节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24及消除离子装置25,过滤装置24通过管路3连通于所述除湿装置21及所述环氧桶11,所述过滤装置24对所述第一空气S1过滤后输出至所述除湿装置21,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24使用现有技术,因此其原理在此就不再赘述了,过滤装置24可以将空气中的灰尘过滤掉,防止长期使用中灰尘受到静电场的影响,附着在球隙12的表面、环氧桶11的表面,影响绝缘效果,过滤装置24的过滤芯241应根据环境情况和过滤状态及时更换;消除离子装置25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除湿装置21及所述过滤装置24,所述消除离子装置25消除过滤后的所述第一空气S1中的离子后输出至所述除湿装置21。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消除离子装置25包括至少一层金属网251,所述金属网251通过第一导体(图未示)接地,所述第一空气S1中的负离子附着于所述至少一层金属网251上,所述负离子通过所述第一导体(图未示)导出至大地,需要说明的是,以第一导体(图未示)为金属丝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再进一步地,空气环境调节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26,控制装置26电性连接于所述除湿装置21、所述加湿装置22、所述鼓风机23、所述过滤装置24及所述消除离子装置25,所述控制装置26用以设定所述空气环境调节系统输出的所述第三空气的目标值后并控制所述除湿装置21、所述加湿装置22、所述鼓风机23、所述过滤装置24及所述消除离子装置25启动运行。又进一步地,连通所述过滤装置24与所述环氧桶11的管路3上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电压发生装置包括环氧桶及设置于所述环氧桶内的至少一组高压放电球隙,所述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包括:除湿装置,连通于所述环氧桶;加湿装置,连通于所述除湿装置;鼓风机,连通于所述加湿装置及所述环氧桶;其中,所述除湿装置接收并处理所述环氧桶内的第一空气后输出第二空气;所述加湿装置接收并处理所述第二空气后输出第三空气;所述鼓风机接收所述第三空气后输出至所述环氧桶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冲击电压发生装置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电压发生装置包括环氧桶及设置于所述环氧桶内的至少一组高压放电球隙,所述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包括:除湿装置,连通于所述环氧桶;加湿装置,连通于所述除湿装置;鼓风机,连通于所述加湿装置及所述环氧桶;其中,所述除湿装置接收并处理所述环氧桶内的第一空气后输出第二空气;所述加湿装置接收并处理所述第二空气后输出第三空气;所述鼓风机接收所述第三空气后输出至所述环氧桶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装置,连通于所述除湿装置及所述环氧桶之间,所述过滤装置对所述第一空气过滤后输出至所述除湿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除离子装置,连通于所述除湿装置及所述过滤装置,所述消除离子装置消除过滤后的所述第一空气中的离子后输出至所述除湿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环境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离子装置包括至少一层金属网,所述金属网通过第一导体接地,所述第一空气中的负离子附着于所述至少一层金属网上,所述负离子通过所述第一导体导出。5.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钧谭润泽安敬然王生杰杨放南刘敬之杨洪易马骥李占林李秋阳马永福林万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