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边形筒状投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98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边形筒状投光灯,包括:多边形筒状前罩,分别与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连接的散热后壳、透镜安装板、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散热后壳与多边形筒状前罩之间的PCB板,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LED灯珠,固定在所述透镜安装板上的透镜,与所述散热后壳连接的电源驱动盒;所述散热后壳包括:多边形筒体、与所述多边形筒体连接的圆筒、设置在所述圆筒侧面上的散热翅片,所述多边形筒体插入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边形筒状前罩、多边形筒体可显著增加散热面积,因此可有效提升投光灯的散热效果。采用透镜替换聚光罩,可有效提升所述高散热LED投光灯的投光效果。

A Polygonal Cylindrical Spot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边形筒状投光灯
本技术涉及LED灯
,尤其涉及一种多边形筒状投光灯。
技术介绍
投光灯是指定被照面上的照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灯具,又称聚光灯。主要用于大面积作业场矿、建筑物轮廓、体育场、立交桥、纪念碑、公园和花坛等。普通的投光灯的会将电源驱动盒安装在投光灯内部,投光灯在发光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将电源驱动盒装在投光灯的内部,易导致电源驱动盒的寿命下降,发光部的散热也受限。线有投光灯多为圆筒状的外壳,但圆筒状的外壳散热面积有限,不能充分将热量散发出去。现有投光灯多采用聚光罩,聚光罩发光均匀点范围大,但是投光度不好,投光的距离有限。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边形筒状投光灯,提升投光灯的散热效果,减少投光灯产生的热量对电源驱动盒的影响,提升投光灯的透光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多边形筒状投光灯,包括:多边形筒状前罩,分别与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连接的散热后壳、透镜安装板、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散热后壳与多边形筒状前罩之间的PCB板,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LED灯珠,固定在所述透镜安装板上的透镜,与所述散热后壳连接的电源驱动盒;所述LED灯珠朝向所述透镜,所述电源驱动盒与所述LED灯珠电性连接,所述PCB板、电源驱动盒分别设置在散热后壳的两端;所述散热后壳包括:多边形筒体、与所述多边形筒体连接的圆筒、设置在所述圆筒侧面上的散热翅片,所述多边形筒体插入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内。多边形筒状前罩、多边形筒体可显著增加散热面积,有效提升投光灯的散热效果。将电源驱动盒安装在散热后壳上,可减少LED灯珠发光时产生的热量对电源驱动盒的影响,提升电源驱动盒的寿命。采用透镜替换聚光罩,可有效提升投光灯的投光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内侧设置有承台,所述PCB板放置在所述承台上,所述PCB板设置在承台与多边形筒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设置有第一螺丝孔、第二螺丝孔,所述第二螺丝孔设置在承台上;所述多边形筒体设置有第三螺丝孔,所述透镜安装板设置有第四螺丝孔;所述第一螺丝孔与所述第三螺丝孔匹配,所述第二螺丝孔与所述第四螺丝孔匹配。螺丝穿过第一螺丝孔和第三螺丝孔,散热后壳便安装在多边形筒状前罩上。螺丝穿过第二螺丝孔与第四螺丝孔,透镜安装板便固定在多边形筒状前罩上。进一步地,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设置有第五螺丝孔、限位螺丝,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第六螺丝孔,限位槽,所述第五螺丝孔与所述第六螺丝孔匹配,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螺丝匹配,所述限位槽围绕所述第六螺丝孔。螺丝穿过第五螺丝孔和第六螺丝孔,安装支架便于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长圆形安装孔。所述长圆形安装孔可方便多边形筒状投光灯的安装。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设置有第七螺丝孔,所述电源驱动盒设置有第八螺丝孔,所述第七螺丝孔与所述第八螺丝孔匹配。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边形筒状投光灯,由于多边形筒状前罩、多边形筒体可显著增加散热面积,因此可有效提升投光灯的散热效果。将电源驱动盒安装在散热后壳上,可减少LED灯珠发光时产生的热量对电源驱动盒的影响,提升电源驱动盒的寿命。采用透镜替换聚光罩,可有效提升所述高散热LED投光灯的投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多边形筒状前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散热后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透镜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边形筒状投光灯,包括:多边形筒状前罩10,分别与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10连接的散热后壳30、透镜安装板40、安装支架50,设置在所述散热后壳30与多边形筒状前罩10之间的PCB板60,设置在所述PCB板60上的LED灯珠61,固定在所述透镜安装板40上的透镜41,与所述散热后壳30连接的电源驱动盒70;所述LED灯珠61朝向所述透镜41,所述电源驱动盒70与所述LED灯珠61电性连接,所述PCB板60、电源驱动盒70分别设置在散热后壳30的两端;所述散热后壳30包括:多边形筒体31、与所述多边形筒体31连接的圆筒32、设置在所述圆筒32侧面上的散热翅片33,所述多边形筒体31插入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10内。多边形筒状前罩10、多边形筒体31可显著增加散热面积,有效提升投光灯的散热效果。将电源驱动盒70安装在散热后壳30上,可减少LED灯珠61发光时产生的热量对电源驱动盒70的影响,提升电源驱动盒70的寿命。采用透镜41替换聚光罩,可有效提升投光灯的投光效果。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10内侧设置有承台11,所述PCB板60放置在所述承台11上,所述PCB板60设置在承台11与多边形筒体31之间。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10设置有第一螺丝孔12、第二螺丝孔13,所述第二螺丝孔13设置在承台11上;所述多边形筒体31设置有第三螺丝孔34,所述透镜安装板40设置有第四螺丝孔42;所述第一螺丝孔12与所述第三螺丝孔34匹配,所述第二螺丝孔13与所述第四螺丝孔42匹配。螺丝穿过第一螺丝孔12和第三螺丝孔34,散热后壳30便安装在多边形筒状前罩10上。螺丝穿过第二螺丝孔13与第四螺丝孔42,透镜安装板40便固定在多边形筒状前罩10上。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10设置有第五螺丝孔14、限位螺丝15,所述安装支架50设置有第六螺丝孔51,限位槽52,所述第五螺丝孔14与所述第六螺丝孔51匹配,所述限位槽52与所述限位螺丝15匹配,所述限位槽52围绕所述第六螺丝孔51。螺丝穿过第五螺丝孔14和第六螺丝孔51,安装支架50便于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10连接。所述安装支架50设置有长圆形安装孔53。所述长圆形安装孔53可方便多边形筒状投光灯的安装。所述散热翅片33设置有第七螺丝孔35,所述电源驱动盒70设置有第八螺丝孔,所述第七螺丝孔35与所述第八螺丝孔匹配。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边形筒状投光灯,由于多边形筒状前罩、多边形筒体可显著增加散热面积,因此可有效提升投光灯的散热效果。将电源驱动盒安装在散热后壳上,可减少LED灯珠发光时产生的热量对电源驱动盒的影响,提升电源驱动盒的寿命。采用透镜替换聚光罩,可有效提升所述高散热LED投光灯的投光效果。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边形筒状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边形筒状前罩,分别与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连接的散热后壳、透镜安装板、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散热后壳与多边形筒状前罩之间的PCB板,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LED灯珠,固定在所述透镜安装板上的透镜,与所述散热后壳连接的电源驱动盒;所述LED灯珠朝向所述透镜,所述电源驱动盒与所述LED灯珠电性连接,所述PCB板、电源驱动盒分别设置在散热后壳的两端;所述散热后壳包括:多边形筒体、与所述多边形筒体连接的圆筒、设置在所述圆筒侧面上的散热翅片,所述多边形筒体插入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边形筒状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边形筒状前罩,分别与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连接的散热后壳、透镜安装板、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散热后壳与多边形筒状前罩之间的PCB板,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LED灯珠,固定在所述透镜安装板上的透镜,与所述散热后壳连接的电源驱动盒;所述LED灯珠朝向所述透镜,所述电源驱动盒与所述LED灯珠电性连接,所述PCB板、电源驱动盒分别设置在散热后壳的两端;所述散热后壳包括:多边形筒体、与所述多边形筒体连接的圆筒、设置在所述圆筒侧面上的散热翅片,所述多边形筒体插入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边形筒状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筒状前罩内侧设置有承台,所述PCB板放置在所述承台上,所述PCB板设置在承台与多边形筒体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边形筒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红李光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铭优光源照明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