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87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包括:钻杆,其底端同轴连接钻板,其上开设供泥浆通过的开口;腰带,其环设于所述钻杆外部,且位于所述钻板上方;若干翼板,其对称环状分布;所述翼板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钻杆底端;若干斜撑板,其对称环状分布;所述斜撑板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钻杆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桩基钻头结构简单,内部空间大,可以有效避免糊钻,而且通过设置配重体,有效保证钻孔精度及深度要求。

Pile Drill for Clay L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
本技术涉及钻头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
技术介绍
桩基钻头对钻孔质量很大影响,普通的桩基钻头内部结构设置的较为复杂,内部空间较小,遇到粘度较大的土壤时会容易造成糊钻,尤其碰到黏土层位置,出渣很少,泥团较大,钻渣黏附、堆积在钻头上,造成糊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其可以解决现有钻头遇到黏土层容易糊钻的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包括:钻杆,其底端同轴连接钻板,其上开设供泥浆通过的开口;腰带,其环设于所述钻杆外部,且位于所述钻板上方;若干翼板,其对称环状分布;所述翼板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钻杆底端;若干斜撑板,其对称环状分布;所述斜撑板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钻杆上端。优选的是,所述的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还包括:配重体,其固定于所述钻杆上,且位于所述腰带上方;所述斜撑板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配重体上端。优选的是,所述的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所述钻板的开口面积不小于所述钻板面积的1/2。优选的是,所述的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所述翼板的外侧、所述钻板的尖端分别向外间隔连接若干锯齿。优选的是,所述的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所述腰带同轴向下连接钻筒,所述钻筒与所述腰带同直径;所述钻筒同轴向下可拆卸连接多个钻刀,所述钻刀呈弧状,且所有钻刀呈同方向弯曲;所述钻筒表面开孔若干,以排泄钻孔时产生的泥浆。优选的是,所述的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所述钻板外部、腰带外部分别沿其高度方向缠绕一层铰刀,且钻板上的铰刀不与钻板上的锯齿不干扰,二者不发生接触。优选的是,所述的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所述翼板、斜撑板均为3个。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桩基钻头结构简单,内部空间大,可以有效避免糊钻,而且通过设置配重体,有效保证钻孔精度及深度要求;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桩基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桩基钻头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2中桩基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包括:钻杆1,其底端同轴连接钻板2,其上开设供泥浆通过的开口210;所述钻板2的开口面积不小于所述钻板面积的1/2,确保进水口由足够的过(泥)浆断面。腰带3,其环设于所述钻杆1外部,且位于所述钻板2上方;3个翼板4,其对称环状分布;所述翼板4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3,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钻杆1底端;3个斜撑板5,其对称环状分布;所述斜撑板5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3,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钻杆1上端。还包括:配重体6,其固定于所述钻杆1上,且位于所述腰带3上方;所述斜撑板5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3,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配重体6上端。所述翼板4的外侧、所述钻板2的尖端分别向外间隔连接若锯齿7。本桩基钻头中,钻头采用配重方式来保证钻孔精度及深度要求,而且钻头内部结构简单,内部空间大,可以足够容纳允许土渣穿过,不至于糊钻,从而避免有效技术钻头的糊钻问题。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包括:钻杆1,其底端同轴连接钻板2,其上开设供泥浆通过的开口210;所述钻板的开口面积不小于所述钻板面积的1/2,确保进水口由足够的过(泥)浆断面。腰带3,其环设于所述钻杆1外部,且位于所述钻板2上方;3个翼板4,其对称环状分布;所述翼板4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3,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钻杆1底端;3个斜撑板5,其对称环状分布;所述斜撑板5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3,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钻杆1上端。配重体6,其固定于所述钻杆1上,且位于所述腰带3上方;所述斜撑板5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3,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配重体6上端。所述翼板4的外侧、所述钻板2的尖端分别向外间隔连接若干锯齿7。本桩基钻头中,钻头采用配重方式来保证钻孔精度及深度要求,而且钻头内部结构简单,内部空间大,可以足够容纳允许土渣穿过,不至于糊钻,从而避免有效技术钻头的糊钻问题。还包括,所述腰带3同轴向下连接钻筒8,所述钻筒8与所述腰带3同直径;所述钻筒8同轴向下可拆卸连接多个钻刀9,所述钻刀9呈弧状,且所有钻刀9呈同方向弯曲;进一步增加钻头的钻孔能力。所述钻筒8表面开孔若干,以排泄钻孔时产生的泥浆,降低钻头钻孔过程中的阻力。所述钻板2外部、腰带3外部分别沿其高度方向缠绕一层铰刀10,且钻板2上的铰刀不与钻板上的锯齿不干扰,二者不发生接触,进一步增加钻头的钻孔能力。本技术的钻机钻头采用钨钢合金YJ11,含CO元素,为硬度最大合金钢。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其底端同轴连接钻板,其上开设供泥浆通过的开口;腰带,其环设于所述钻杆外部,且位于所述钻板上方;若干翼板,其对称环状分布;所述翼板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钻杆底端;若干斜撑板,其对称环状分布;所述斜撑板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钻杆上端;所述腰带同轴向下连接钻筒,所述钻筒与所述腰带同直径;所述钻筒同轴向下可拆卸连接多个钻刀,所述钻刀呈弧状,且所有钻刀呈同方向弯曲;所述钻筒表面开孔若干,以排泄钻孔时产生的泥浆;所述钻板的开口面积不小于所述钻板面积的1/2;所述翼板、斜撑板均为3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黏土层的桩基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其底端同轴连接钻板,其上开设供泥浆通过的开口;腰带,其环设于所述钻杆外部,且位于所述钻板上方;若干翼板,其对称环状分布;所述翼板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钻杆底端;若干斜撑板,其对称环状分布;所述斜撑板一端固定于所述腰带,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钻杆上端;所述腰带同轴向下连接钻筒,所述钻筒与所述腰带同直径;所述钻筒同轴向下可拆卸连接多个钻刀,所述钻刀呈弧状,且所有钻刀呈同方向弯曲;所述钻筒表面开孔若干,以排泄钻孔时产生的泥浆;所述钻板的开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定军贺业兴何运罗红张高虎陈时波李密龙尚吴为龙徐放谭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