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卷材铺设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84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工具,防水卷材的表面覆有表面膜,所述防水卷材具有相对的卷绕端及自由端,所述铺设工具包括卷绕组件、压实组件、拉杆、连接架体及回收组件,所述卷绕组件用于将所述防水卷材卷起或展开,所述压实组件用于将所述展开的所述防水卷材压实到地面上,所述拉杆连接所述卷绕组件与所述压实组件,所述连接架体连接所述卷绕组件与所述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用于防水卷材铺设过程中将所述防水卷材表面的表面膜撕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水卷材铺设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取材便利,每铺设一段防水卷材,压实滚筒均可以均匀地将其压实,避免了防水卷材的空鼓及人工踩踏铺设,同时便于将防水卷材表面的表面膜进行撕除回收。

Waterproof Roll Laying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卷材铺设工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具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工具。
技术介绍
就建筑工程项目而言,防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HCS-1000交叉膜防水卷材而言,传统人工铺贴容易造成空鼓、褶皱、铺贴不顺直及人员踩踏压实防水卷材,造成防水卷材质量问题,起不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同时交叉膜表面的表面膜一般采用人工撕拽进行撕除,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取材便利的防水卷材铺设工具,解决现有的人工铺设防水卷材容易造成防水卷材空鼓、褶皱、铺贴不顺直等影响防水卷材防水效果及人工撕拽表面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工具,所述防水卷材的表面覆有表面膜,所述防水卷材具有相对的卷绕端及自由端,所述铺设工具包括:卷绕组件,包括卷材套管及第一转轴,所述防水卷材通过所述卷绕端层层缠绕于所述卷材套管上,所述卷材套管能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部;压实组件,包括压实滚筒、第二转轴及拉杆,所述压实滚筒能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部,所述压实滚筒与所述卷材套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通过二所述拉杆固定;所述压实滚筒压设于所述防水卷材的自由端上;连接架体,包括相对的二第一连接杆及一拉结杆,所述二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固定,所述拉结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二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卷绕组件上方;回收组件,包括固定轴及回收套管,所述回收套管能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外部,所述固定轴的两端悬挂固定于所述拉结杆下方,所述固定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令所述卷材套管沿所述防水卷材卷绕的反向滚动,所述防水卷材展开,所述压实滚筒随所述防水卷材展开方向移动并压实所述防水卷材,所述回收套管相对所述固定轴转动以缠绕所述表面膜。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夹角为钝角。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架体还包括二第二连接杆,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斜向拉结所述连接架体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铺设工具还包括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包括扶杆及连接件,所述扶杆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扶杆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架体顶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扶手组件还包括二斜拉杆,各所述斜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轴及所述扶杆固定。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防水卷材铺设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取材便利,每铺设一段防水卷材,压实滚筒均可以均匀地将其压实,避免了防水卷材的空鼓及人工踩踏铺设,通过转动回收套管将防水卷材表面的表面膜进行撕除回收,保护现场施工环境,同时解决人工撕拽使得表面膜与防水卷材分离不方便、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水卷材铺设工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防水卷材铺设工具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防水卷材1;表面膜11;卷绕组件2;卷材套管21;第一转轴22;压实组件3;压实滚筒31;第二转轴32;拉杆33;连接架体4;第一连接杆41;拉结杆42;第二连接杆43;回收组件5;固定轴51;回收套管52;扶手组件6;扶杆61;连接件62;斜拉杆63。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工具,防水卷材1的表面覆有表面膜11,所述防水卷材1具有相对的卷绕端及自由端12,所述铺设工具包括卷绕组件2、压实组件3、拉杆33、连接架体4及回收组件5,所述卷绕组件2用于将所述防水卷材1卷起或展开,所述压实组件3用于将所述展开的所述防水卷材1压实到地面上,所述拉杆33连接所述卷绕组件2与所述压实组件3,所述连接架体4连接所述卷绕组件2与所述回收组件5,所述回收组件5用于防水卷材1铺设过程中将所述防水卷材1表面的表面膜11撕除。所述卷绕组件2包括卷材套管21及第一转轴22,所述防水卷材1通过所述卷绕端层层缠绕于所述卷材套管21上,所述第一转轴22穿设于所述卷材套管21内,所述卷材套管21可相对所述第一转轴22转动以实现所述防水卷材1的输出。所述压实组件3包括压实滚筒31、第二转轴32及拉杆33,所述压实滚筒31能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32外部,所述压实滚筒31与所述卷材套管2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轴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32的两端通过二所述拉杆33固定;所述压实滚筒31压设于所述防水卷材1的自由端12上,令所述卷材套管31沿所述防水卷材1卷绕的反向滚动,所述防水卷材1展开,所述压实滚筒31随所述防水卷材1展开方向移动并压实所述防水卷材1。所述连接架体4包括相对的二第一连接杆41及一拉结杆42,所述二第一连接杆4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22的两端固定,所述拉结杆4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二第一连接杆41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卷绕组件21上方;所述连接架体4还包括二第二连接杆43,各所述第二连接杆43的两端分别斜向拉结所述连接架体4与所述第二转轴32的一端。较优地,所述拉杆33与所述第一连接杆41的夹角为钝角以方便施工人员沿着所述防水卷材1的展开方向行走且不会踩踏防水卷材1。所述回收组件5包括固定轴51及回收套管52,所述固定轴51穿设于所述回收套管52内,所述固定轴51的两端悬挂固定于所述连接架体4的拉结杆42下方,所述固定轴51与所述第一转轴22平行,所述回收套管52相对所述固定轴51转动以卷绕回收所述表面膜11。所述铺设工具还包括扶手组件6,所述扶手组件6包括扶杆61及连接件62,所述扶杆61与所述第一转轴22平行,所述连接件62固定连接所述扶杆61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架体4顶端。具体地,所述连接件62是固定于所述扶杆61两端的二连接杆,所述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架体4的拉结杆42固定;或所述连接件62是固定于所述扶杆61中部的一连接杆,所述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拉结杆42固定;较优地,所述扶手组件还包括二斜拉杆63,各所述斜拉杆6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轴51及所述扶杆61固定。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工具,所述防水卷材的表面覆有表面膜,所述防水卷材具有相对的卷绕端及自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工具包括:卷绕组件,包括卷材套管及第一转轴,所述防水卷材通过所述卷绕端层层缠绕于所述卷材套管上,所述卷材套管能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部;压实组件,包括压实滚筒、第二转轴及拉杆,所述压实滚筒能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部,所述压实滚筒与所述卷材套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通过二所述拉杆固定;所述压实滚筒压设于所述防水卷材的自由端上;连接架体,包括相对的二第一连接杆及一拉结杆,所述二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固定,所述拉结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二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卷绕组件上方;回收组件,包括固定轴及回收套管,所述回收套管能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外部,所述固定轴的两端悬挂固定于所述拉结杆下方,所述固定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令所述卷材套管沿所述防水卷材卷绕的反向滚动,所述防水卷材展开,所述压实滚筒随所述防水卷材展开方向移动并压实所述防水卷材,所述回收套管相对所述固定轴转动以缠绕所述表面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卷材铺设工具,所述防水卷材的表面覆有表面膜,所述防水卷材具有相对的卷绕端及自由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工具包括:卷绕组件,包括卷材套管及第一转轴,所述防水卷材通过所述卷绕端层层缠绕于所述卷材套管上,所述卷材套管能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外部;压实组件,包括压实滚筒、第二转轴及拉杆,所述压实滚筒能转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部,所述压实滚筒与所述卷材套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通过二所述拉杆固定;所述压实滚筒压设于所述防水卷材的自由端上;连接架体,包括相对的二第一连接杆及一拉结杆,所述二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固定,所述拉结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二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卷绕组件上方;回收组件,包括固定轴及回收套管,所述回收套管能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外部,所述固定轴的两端悬挂固定于所述拉结杆下方,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广阳赵尚龙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