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83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所述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包括内墙板主体,内墙板主体前后两侧对称设有隔音层,隔音层外侧与砖墙饰面紧密贴合,内墙板主体左右侧端面分别开设有若干组相配合的凸柱与凹槽,凸柱包括凸柱主体与若干个齿状凸起,凹槽内设有与齿状凸起配合使用的紧固板。为了解决内墙板安装时容易滑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凸柱与凹槽,相邻的内墙板通过凸柱与凹槽对接,通过齿状凸起与紧固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将相邻的内墙板在通过凸柱与凹槽对接时进行咬合,有效防止滑脱,安装快捷方便,无需采用现场砌筑,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An Energy-saving and Heat-insulating Interior Wallboard for Composite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建筑材料的需要也在增加。墙体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建筑的承重、围护、分隔空间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内墙作为建筑墙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有良好的保温和装饰功能,其质量的好坏对于提高建筑节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传统的内墙施工是采用现场砌筑的做法,通常采用粘土砖或其他砌块材料与水泥砂浆现场砌筑,施工复杂且工期长,降低了施工效率。为此,中国专利CN202509677U公开了一种内墙板,通过在内墙板的侧面上开设半圆形凹槽及在棱角处开设矩形缺口,保证了安装定位的准确性,便于拆卸,但其由于是通过半圆形凹槽进行安装,安装时容易出现内墙板之间的滑脱,增加了安全风险。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安装时不易滑脱的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通过凸柱与凹槽的配合使用,相邻的内墙板通过凸柱与凹槽对接,通过齿状凸起与紧固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将相邻的内墙板在通过凸柱与凹槽对接时进行咬合,有效防止滑脱,安装快捷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包括内墙板主体,内墙板主体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用于隔音的隔音层,隔音层外侧与砖墙饰面紧密贴合,内墙板主体左右侧端面分别开设有若干组相配合的凸柱与凹槽,凸柱包括凸柱主体与设置在凸柱主体外端面的若干个齿状凸起,凹槽内设有与齿状凸起配合使用的紧固板,隔音层包括内吸音板和外吸音板,内吸音板和外吸音板之间形成隔音空腔;通过凸柱与凹槽的配合使用,相邻的内墙板通过凸柱与凹槽对接,通过齿状凸起与紧固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将相邻的内墙板在通过凸柱与凹槽对接时进行咬合,有效防止滑脱,安装快捷方便,无需采用现场砌筑,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通过隔音层进行吸音,具体的,通过内吸音板、外吸音板和隔音空腔进行多层吸音,提高了隔音效果,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居住环境。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状凸起和紧固板的材料均为磁铁;在相互磁性吸引下有利于凸柱与凹槽的对接,安装快捷方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固板与凹槽构成齿状的内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墙板主体包括内墙板主体层和保温层,且保温层紧密贴合在内墙板主体层两侧;通过保温层有效提高了内墙板的保温效果。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墙板主体层的材料为聚合物砂浆或玻纤水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无机发泡砂浆或岩棉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吸音板的材料为泡沫玻璃板;所述外吸音板的材料为可发性聚苯乙烯。一种包含上述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的建筑墙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凸柱与凹槽,相邻的内墙板通过凸柱与凹槽对接,通过齿状凸起与紧固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将相邻的内墙板在通过凸柱与凹槽对接时进行咬合,有效防止滑脱,解决了内墙板安装时容易滑脱的问题,安装快捷方便,无需采用现场砌筑,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中凸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中内墙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中隔音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墙板主体、2-砖墙饰面、3-凹槽、4-凸柱、5-紧固板、6-内槽、7-凸柱主体、8-齿状凸起、9-内墙板主体层、10-保温层、11-隔音层、12-内吸音板、13-外吸音板、14-隔音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包括内墙板主体1,所述内墙板主体1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用于隔音的隔音层11,所述隔音层11外侧与砖墙饰面2紧密贴合,通过砖墙饰面2有效提高了内墙板的装饰效果,有利于提高建筑内墙的美观度;为了解决内墙板安装时容易滑脱的问题,所述内墙板主体1左右侧端面分别开设有若干组相配合的凸柱4与凹槽3,通过凸柱4与凹槽3的配合使用,相邻的内墙板通过凸柱4与凹槽3对接,所述凸柱4包括凸柱主体7与设置在凸柱主体7外端面的若干个齿状凸起8,所述齿状凸起8的材料为磁铁,所述凹槽3内设有与齿状凸起8配合使用的紧固板5,所述紧固板5的材料为磁铁,所述紧固板5与凹槽3构成齿状的内槽6,通过齿状凸起8与紧固板5的配合使用,可以将相邻的内墙板在通过凸柱4与凹槽3对接时进行咬合,有效防止滑脱,同时,由于齿状凸起8与紧固板5的材料均为磁铁,在相互磁性吸引下有利于凸柱4与凹槽3的对接,安装快捷方便,无需采用现场砌筑,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内墙板的保温效果,所述内墙板主体1包括内墙板主体层9和保温层10,且保温层10紧密贴合在内墙板主体层9两侧,所述内墙板主体层9的材料为聚合物砂浆,所述保温层10的材料为无机发泡砂浆,通过保温层10有效提高了内墙板的保温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隔音层11包括内吸音板12和外吸音板13,所述内吸音板12的材料为泡沫玻璃板,所述外吸音板13的材料为可发性聚苯乙烯,所述内吸音板12和外吸音板13之间形成隔音空腔14,通过隔音层11进行吸音,具体的,通过内吸音板12、外吸音板13和隔音空腔14进行多层吸音,提高了隔音效果,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居住环境;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施中,一种包含上述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的建筑墙体。实施例2请一并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包括内墙板主体1,所述内墙板主体1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用于隔音的隔音层11,所述隔音层11外侧与砖墙饰面2紧密贴合,通过砖墙饰面2有效提高了内墙板的装饰效果,有利于提高建筑内墙的美观度;为了解决内墙板安装时容易滑脱的问题,所述内墙板主体1左右侧端面分别开设有若干组相配合的凸柱4与凹槽3,通过凸柱4与凹槽3的配合使用,相邻的内墙板通过凸柱4与凹槽3对接,所述凸柱4包括凸柱主体7与设置在凸柱主体7外端面的若干个齿状凸起8,所述齿状凸起8的材料为磁铁,所述凹槽3内设有与齿状凸起8配合使用的紧固板5,所述紧固板5的材料为磁铁,所述紧固板5与凹槽3构成齿状的内槽6,通过齿状凸起8与紧固板5的配合使用,可以将相邻的内墙板在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包括内墙板主体(1),内墙板主体(1)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用于隔音的隔音层(11),隔音层(11)外侧与砖墙饰面(2)紧密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主体(1)左右侧端面分别开设有若干组相配合的凸柱(4)与凹槽(3);所述凸柱(4)包括凸柱主体(7)与设置在凸柱主体(7)外端面的若干个齿状凸起(8),凹槽(3)内设有与齿状凸起(8)配合使用的紧固板(5);所述隔音层(11)包括内吸音板(12)和外吸音板(13),内吸音板(12)和外吸音板(13)之间形成隔音空腔(14);所述齿状凸起(8)和紧固板(5)的材料均为磁铁;所述紧固板(5)与凹槽(3)构成齿状的内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内墙板,包括内墙板主体(1),内墙板主体(1)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用于隔音的隔音层(11),隔音层(11)外侧与砖墙饰面(2)紧密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主体(1)左右侧端面分别开设有若干组相配合的凸柱(4)与凹槽(3);所述凸柱(4)包括凸柱主体(7)与设置在凸柱主体(7)外端面的若干个齿状凸起(8),凹槽(3)内设有与齿状凸起(8)配合使用的紧固板(5);所述隔音层(11)包括内吸音板(12)和外吸音板(13),内吸音板(12)和外吸音板(13)之间形成隔音空腔(14);所述齿状凸起(8)和紧固板(5)的材料均为磁铁;所述紧固板(5)与凹槽(3)构成齿状的内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建筑节能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丰先陈刚王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航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