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处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75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氧化处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竖梁、竖杆和横梁,所述竖梁竖直设置,其两端部为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插孔,供所述横梁的端部插接;两个所述竖梁左右平行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横梁上下平行相对设置,且所述竖梁、横梁对应首尾相连成一个矩形框,构成所述支撑架;所述横梁上设有若干个所述竖杆,所述竖杆平行于所述竖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传统氧化架结构无法改变空间大小的问题,以适应不同大小的铝型材放置,提高生产效率。

An oxidation treatment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处理架
本技术涉及铝型材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氧化处理架。
技术介绍
铝型材长期暴露咋空气中容易被腐蚀,为了使铝型材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通常会对铝型材及其制品进行阳极氧化。目前,铝型材阳极氧化多采用挂具或绑接将多根铝型材固定、连接,然后再电泳处理。所用挂具等处理架的结构均为固定的,无法改变其空间大小,有时会出现铝型材过大没法放置进去的现象,给生产工作造成阻碍,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氧化处理架,以解决传统氧化架结构无法改变空间大小的问题,以适应不同大小的铝型材放置,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氧化处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竖梁、竖杆和横梁,所述竖梁竖直设置,其两端部为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插孔,供所述横梁的端部插接;两个所述竖梁左右平行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横梁上下平行相对设置,且所述竖梁、横梁对应首尾相连成一个矩形框,构成所述支撑架;所述横梁上设有若干个所述竖杆,所述竖杆平行于所述竖梁。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横梁的通槽,并且在所述横梁的上表面沿宽度方向设有向下凹陷的多个凹槽。进一步的,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所述横梁中的上部的所述横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横梁的通槽,下部的所述横梁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非贯穿所述横梁的滑槽,并且在上、下部的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均沿宽度方向设有向下凹陷的多个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凹槽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非等距分布。又进一步的,所述竖杆首尾两端分别横贯固设有中心轴。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的两端设有挡块。进一步的,所述竖杆的杆体穿插在所述通槽内,所述中心轴被承放在所述横梁上,并平行于所述横梁的宽度方向。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轴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梁的宽度,所述挡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凹槽的开口宽度。进一步的,所述竖杆底端转动地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位于所述滑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竖梁和竖杆均为可伸缩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氧化处理架,通过设置可移动的支撑架,改变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长度的铝型材放置,支撑架上的竖杆可以滑动,从而改变竖杆之间的距离来适应不同厚度的铝型材放置,同时竖杆和竖梁都是可伸缩结构,可以改变支撑架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同宽度的铝型材放置。所述氧化处理架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易操作,经济效益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氧化处理架的支撑架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氧化处理架的竖梁和横梁组成的骨架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氧化处理架的整体及在放置铝型材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氧化处理架的竖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竖梁;2-竖杆;3-横梁;4-连接块;5-凹槽;6-挡块;7-滚珠;8-中心轴;9-通槽;10-滑槽;11-铝型材。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其中,附图及说明书文字部分的“上”“下”仅用于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氧化处理架的结构,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氧化处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竖梁1、竖杆2和横梁3,所述竖梁1竖直设置,其两端部为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插孔,供所述横梁3的端部插接;两个所述竖梁1左右平行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横梁3上下平行相对设置,且所述竖梁1、横梁3对应首尾相连成一个矩形框,构成所述支撑架,即所述竖梁1对竖梁1、横梁3对横梁3,两两平行依次连接,形成一个矩形框。所述横梁3上设有若干个所述竖杆2,所述竖杆2平行于所述竖梁1。所述竖梁1和横梁3形成的矩形框组成了所述支撑架的骨架,起到稳固作用。两个支撑架相对设置,则每个支撑架所形成的矩形面相互平行,其上的所述竖杆2相互平行,并且一一对应,即两个支撑架上的同一个位置的所述竖杆2所形成的竖直面垂直于所述横梁3,这样所述竖直面就能够放靠一块铝型材11,即所述铝型材11横跨在两个支撑架之间,靠放在两个支撑架对应的所述竖杆2上,然后进行氧化处理。所述支撑架的上部设有吊具,即在上下设置的所述横梁3的上部的横梁上表面设置或所述竖梁1的上端部上表面设置。所述吊具的作用是:将所述铝型材11放置好在所述支撑架上后,用起吊机勾住所述吊具,然后将装有所述铝型材11的两个支撑架放进氧化池中进行氧化。铝型材11所述横梁3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横梁3的通槽9,并且在所述横梁3的上表面沿宽度方向设有向下凹陷的多个凹槽5。所述凹槽5的数量与所述竖杆2的数量等同。所述通槽9供所述竖杆2沿所述横梁3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凹槽5是对所述竖杆2沿所述横梁3长度方向移动时起到限位作用。所述凹槽5沿所述横梁3的长度方向非等距分布,这样的设计可以限定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竖杆2相互之间的距离不一样,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铝型材1111放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5沿所述横梁3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竖杆2的数量少于所述凹槽5的数量,也就是所述竖杆2能间隔不同数量的所述凹槽5放置,从而形成不同宽度的放置空间,适应不同厚度的铝型材1111放置。所述竖杆2首尾两端分别横贯固设有中心轴8,所述中心轴8的两端设有挡块6。所述竖杆2的杆体穿插在所述通槽9内,所述中心轴8被承放在所述横梁3上的凹槽5内,并平行于所述横梁3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挡块6则将所述横梁3夹置卡扣在中间。因为所述竖杆2的杆体要穿插在所述通槽9内,所以在组装所述支撑架时,先将所述竖杆2套装在所述横梁3的通槽9内,使所述中心轴8放置在所述横梁3的上表面,再将所述横梁3的两端部插接在所述竖梁1上。所述中心轴8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梁3的宽度,所述挡块6的长度大于所述凹槽5的开口宽度。所述挡块6的设置是为了将所述竖杆2限位在所述凹槽5时,不会发生沿所述横梁3宽度方向前后移动的情况,这样也能保证后面非限位时的水平移动,所述竖杆2维持在所述通槽9内,沿直线移动。一般情况下,所述竖杆2处于某一个特定的所述凹槽5内,当要改变所述竖杆2的位置时,先手动提升所述竖杆2,使所述中心轴8的底面高于所述横梁3的上表面,然后将所述竖杆2沿需要的位置方向移动,等所述中心轴8到达另一个合适位置的所述凹槽5时,停止移动所述竖杆2,并放下所述竖杆2,使所述中心轴8停放在另一个所述凹槽5内,所述挡块6卡在所述凹槽5两端,使所述竖杆2的移动得到限制,不能左右移动,由此调节支撑架上放置对应的铝型材的空间大小。在一个实施例中,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所述横梁3中的上部的所述横梁3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横梁3的通槽9,下部的所述横梁3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非贯穿所述横梁3的滑槽10,并且在上、下部的所述横梁3的上表面均沿宽度方向设有向下凹陷的多个凹槽5。所述滑槽10的底面高低跟随下部所述横梁3上表面的起伏变化,即所述滑槽10的底面对应地在非凹槽5的地方为平的,在凹槽5的地方向下凹陷。所述竖杆2底端转动地设有滚珠7,所述滚珠7位于所述滑槽10内。所述滑槽10就是所述滚珠的滑动轨道。当所述竖杆2位于所述横梁3上非凹槽5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化处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竖梁(1)、竖杆(2)和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1)竖直设置,其两端部为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插孔,供所述横梁(3)的端部插接;两个所述竖梁(1)左右平行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横梁(3)上下平行相对设置,且所述竖梁(1)、横梁(3)对应首尾相连成一个矩形框,构成所述支撑架;所述横梁(3)上设有若干个所述竖杆(2),所述竖杆(2)平行于所述竖梁(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处理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竖梁(1)、竖杆(2)和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1)竖直设置,其两端部为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插孔,供所述横梁(3)的端部插接;两个所述竖梁(1)左右平行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横梁(3)上下平行相对设置,且所述竖梁(1)、横梁(3)对应首尾相连成一个矩形框,构成所述支撑架;所述横梁(3)上设有若干个所述竖杆(2),所述竖杆(2)平行于所述竖梁(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处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横梁(3)的通槽(9),并且在所述横梁(3)的上表面沿宽度方向设有向下凹陷的多个凹槽(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化处理架,其特征在于,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所述横梁(3)中的上部的所述横梁(3)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横梁(3)的通槽(9),下部的所述横梁(3)的上表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非贯穿所述横梁(3)的滑槽(10),并且在上、下部的所述横梁(3)的上表面均沿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糜璨粲
申请(专利权)人:上饶市鸿基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