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钽、铌退火炉密封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75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钽、铌退火炉密封门结构,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下侧设置有进水处,所述炉体的上侧设置有出水处,火炉门的一侧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隔热块,所述第一隔热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隔热块,所述第二隔热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三隔热块,所述炉体内侧的下端设置有电子束;炉体的上侧设置有高度逐渐递增的第一隔热块、第二隔热块、第三隔热块,火炉门的一侧设置有高度逐渐递减的第三隔热块、第二隔热块、第一隔热块,当关闭火炉门时,火炉门与炉体之间形成密封的第二空腔,便于降低炉体内侧的高温向外侧的辐射,炉体下侧设置有减震板,炉体与减震板之间设置有减震柱,通过减震柱的形变可以降低在使用时的振动力。

A Sealed Door Structure for Tantalum and Niobium Anneal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钽、铌退火炉密封门结构
本技术属于退火炉
,具体涉及一种钽、铌退火炉密封门结构。
技术介绍
退火炉是由专门为加热半导体晶片而设计的设备完成的。退火炉是节能型周期式作业炉,超节能结构,退火炉骨架由各种型钢焊接而成,传动采用电动机、减速机通过链条带动前端一组主动轮传动,钽、铌的熔点较高,一般使用的退火炉为电子束退火炉,电子束熔炼:利用电子束枪发射电子束,在真空中轰击钽或者铌,使其升高到几千度的高温,从而对其进行提纯,现有的退火炉的密封门不能很好的对火炉进行密封,火炉内侧的高温易向外侧传递,导致使用的不便,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另外由于火炉传动机构为电机、减速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振动力过大易导致地面损坏及周边设备损坏,提高了维护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钽、铌退火炉密封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钽、铌退火炉密封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退火炉的密封门不能很好的对火炉进行密封,火炉内侧的高温易向外侧传递,导致使用的不便,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另外由于火炉传动机构为电机、减速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振动力过大易导致地面损坏及周边设备损坏,提高了维护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钽、铌退火炉密封门结构,包括炉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7)的下侧设置有进水处(11),所述炉体(7)的上侧设置有出水处(5),火炉门(1)的一侧设置有输水管(6),所述输水管(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隔热块(14),所述第一隔热块(1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隔热块(15),所述第二隔热块(15)的外侧设置有第三隔热块(16),所述炉体(7)内侧的下端设置有电子束(13),所述炉体(7)的下侧设置有支腿(12),所述支腿(12)的上侧设置有减震板(9),所述炉体(7)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8),所述炉体(7)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一侧设置有火炉门(1),所述火炉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钽、铌退火炉密封门结构,包括炉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7)的下侧设置有进水处(11),所述炉体(7)的上侧设置有出水处(5),火炉门(1)的一侧设置有输水管(6),所述输水管(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隔热块(14),所述第一隔热块(1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隔热块(15),所述第二隔热块(15)的外侧设置有第三隔热块(16),所述炉体(7)内侧的下端设置有电子束(13),所述炉体(7)的下侧设置有支腿(12),所述支腿(12)的上侧设置有减震板(9),所述炉体(7)的一侧设置有观察窗(8),所述炉体(7)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一侧设置有火炉门(1),所述火炉门(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2),所述火炉门(1)与安装座(3)通过转动杆(2)进行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钽、铌退火炉密封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6)垂直于炉体(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维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