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笋磨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317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竹笋磨粉机,包括上盖,碎料机构,下料筒,机壳,上磨盘,下磨盘,碾粉电机,电机安装壳,电热管,出粉口,电源开关和导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碎料筒和过滤筒的设置,在对竹笋进行碎料时,碎料电机带动碎料风叶对竹笋进行破碎,过滤筒的筛网孔径为300目,能有效的对破碎后的竹笋进行过滤,只允许小颗粒通过过滤筒,以防大颗粒造成下料筒的堵塞,以保证研磨时的精度和效率;电热管和导料板的设置,能有效的对设备本体进行预加热,防止设备内部空气潮湿造成研磨后的粉末聚团,有效的保证研磨粉末的干爽性,通过电热管对导料板的加热,有利于保证研磨后粉末的流动性,方便对粉末的排出和收集。

A Bamboo Shoot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笋磨粉机
本技术属于竹笋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竹笋磨粉机。
技术介绍
竹笋,在我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在营养上,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650283U,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竹笋磨粉机,包括机体,机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机体的内部设有上主轴和下主轴,上主轴包括上轴杆和下轴杆,上主轴的内部设有空心通道,机体的左侧上端设有与上主轴连接的第一电机,下轴杆的下端设有上刀盘,上刀盘的上侧两端设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上端与上轴杆固定连接,机体的右侧下部设有与下主轴连接的第二电机,下主轴的上端设有下刀盘,机体的下端设有底座,底座的上侧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内嵌有减震垫,减震垫的上侧也开设有凹槽,减震垫的凹槽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设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的外侧设有弹簧,机体的下端安装在支撑柱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震效果好,可以调节研磨的精度。但是现有的竹笋磨粉机还存在着在竹笋破碎不完全的情况下直接进入研磨阶段,研磨效率低,研磨精度低,容易造成研磨料口的堵塞,不能对设备进行预加热,不能保证研磨后粉末的干爽性,容易因潮湿造成粉末成团状,不易将粉末排出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竹笋磨粉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竹笋磨粉机,以解决现有的竹笋磨粉机还存在着在竹笋破碎不完全的情况下直接进入研磨阶段,研磨效率低,研磨精度低,容易造成研磨料口的堵塞,不能对设备进行预加热,不能保证研磨后粉末的干爽性,容易因潮湿造成粉末成团状,不易将粉末排出的问题。一种竹笋磨粉机,包括上盖,碎料机构,下料筒,机壳,上磨盘,下磨盘,碾粉电机,电机安装壳,电热管,出粉口,电源开关和导料板,所述上盖通过铰链与碎料机构的顶部翻转连接;所述下料筒焊接在碎料机构与机壳之间;所述上磨盘固定在机壳内部的上端,其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下磨盘设置在上磨盘的下方,并摩擦连接;所述碾粉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电机安装壳内部;其输出轴与下磨盘传动连接,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壳焊接在导料板中间位置;所述电热管采用多个,依次嵌装在导料板的底部,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连接;所述出粉口焊接在机壳左下方,并贯通至机壳内部;所述电源开关通过螺钉安装在机壳的一侧,并通过导线与外界市电连接;所述导料板设置为45°倾斜状,焊接在机壳内部。所述碎料机构包括碎料筒,过滤筒,碎料风叶和碎料电机,所述碎料筒和过滤筒均设置为圆台状;所述碎料风叶设置在过滤筒的底部,并通过联轴器与碎料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碎料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连接。所述过滤筒设置在碎料筒的内部,中间留有3-5mm的间隙;所述过滤筒的筛网孔径为300目,能有效的对破碎后的竹笋进行过滤,只允许小颗粒通过过滤筒,以保证研磨时的精度。所述碾粉电机和碎料电机均采用MA860H型步进电机,结构稳定,底座大,电机轴长,直接带动磨盘,有效的减少了机器震动和电机转速带来的噪音,动力更强劲,磨粉更细。所述电热管具体采用W型干烧翅片,能有效的对设备本体进行预加热,防止设备内部空气潮湿造成研磨后的粉末聚团,有效的保证研磨粉末的干爽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碎料筒和过滤筒的设置,在对竹笋进行碎料时,碎料电机带动碎料风叶对竹笋进行破碎,过滤筒的筛网孔径为300目,能有效的对破碎后的竹笋进行过滤,只允许小颗粒通过过滤筒,以防大颗粒造成下料筒的堵塞,以保证研磨时的精度和效率。2.本技术的电热管和导料板的设置,能有效的对设备本体进行预加热,防止设备内部空气潮湿造成研磨后的粉末聚团,有效的保证研磨粉末的干爽性,通过电热管对导料板的加热,有利于保证研磨后粉末的流动性,方便对粉末的排出和收集。3.本技术的上盖和碎料机构的设置,在对竹笋进行破碎时,上盖可以防止因风叶的高速旋转使竹笋颗粒飞出,破碎机构能对不通过的竹笋颗粒进行反复破碎,提高了整体研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碎料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2-碎料机构,21-碎料筒,22-过滤筒,23-碎料风叶,24-碎料电机,3-下料筒,4-机壳,5-上磨盘,6-下磨盘,7-碾粉电机,8-电机安装壳,9-电热管,10-出粉口,11-电源开关,12-导料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竹笋磨粉机,包括上盖1,碎料机构2,下料筒3,机壳4,上磨盘5,下磨盘6,碾粉电机7,电机安装壳8,电热管9,出粉口10,电源开关11和导料板12,所述上盖1通过铰链与碎料机构2的顶部翻转连接;所述下料筒3焊接在碎料机构2与机壳4之间;所述上磨盘5固定在机壳4内部的上端,其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下磨盘6设置在上磨盘5的下方,并摩擦连接;所述碾粉电机7通过螺栓安装在电机安装壳8内部;其输出轴与下磨盘6传动连接,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11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壳8焊接在导料板12中间位置;所述电热管9采用多个,依次嵌装在导料板12的底部,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11连接;所述出粉口10焊接在机壳4左下方,并贯通至机壳4内部;所述电源开关11通过螺钉安装在机壳4的一侧,并通过导线与外界市电连接;所述导料板12设置为45°倾斜状,焊接在机壳4内部。所述碎料机构2包括碎料筒21,过滤筒22,碎料风叶23和碎料电机24,所述碎料筒21和过滤筒22均设置为圆台状;所述碎料风叶23设置在过滤筒22的底部,并通过联轴器与碎料电机2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碎料电机24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11连接。所述过滤筒22设置在碎料筒21的内部,中间留有3-5mm的间隙;所述过滤筒22的筛网孔径为300目,能有效的对破碎后的竹笋进行过滤,只允许小颗粒通过过滤筒22,以保证研磨时的精度。所述碾粉电机7和碎料电机24均采用MA860H型步进电机,结构稳定,底座大,电机轴长,直接带动磨盘,有效的减少了机器震动和电机转速带来的噪音,动力更强劲,磨粉更细。所述电热管9具体采用W型干烧翅片,能有效的对设备本体进行预加热,防止设备内部空气潮湿造成研磨后的粉末聚团,有效的保证研磨粉末的干爽性。工作原理本技术中,使用时,首先打开电源开关11,使各机构运转,并通过电热管9对设备内部进行预加热,防止设备内部空气潮湿造成研磨后的粉末聚团,有效的保证研磨粉末的干爽性,将烘干后的竹笋放入碎料机构2中,碎料电机24带动碎料风叶23对竹笋进行破碎,在对竹笋进行破碎时,上盖1可以防止因碎料风叶23的高速旋转使竹笋颗粒飞出,过滤筒22的筛网孔径为300目,能有效的对破碎后的竹笋进行过滤,只允许小颗粒通过过滤筒22,破碎机构2能对不通过的竹笋颗粒进行反复破碎,以防大颗粒造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笋磨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碎料机构(2),下料筒(3),机壳(4),上磨盘(5),下磨盘(6),碾粉电机(7),电机安装壳(8),电热管(9),出粉口(10),电源开关(11)和导料板(12),所述上盖(1)通过铰链与碎料机构(2)的顶部翻转连接;所述下料筒(3)焊接在碎料机构(2)与机壳(4)之间;所述上磨盘(5)固定在机壳(4)内部的上端,其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下磨盘(6)设置在上磨盘(5)的下方,并摩擦连接;所述碾粉电机(7)通过螺栓安装在电机安装壳(8)内部;其输出轴与下磨盘(6)传动连接,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11)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壳(8)焊接在导料板(12)中间位置;所述电热管(9)采用多个,依次嵌装在导料板(12)的底部,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11)连接;所述出粉口(10)焊接在机壳(4)左下方,并贯通至机壳(4)内部;所述电源开关(11)通过螺钉安装在机壳(4)的一侧,并通过导线与外界市电连接;所述导料板(12)设置为45°倾斜状,焊接在机壳(4)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笋磨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碎料机构(2),下料筒(3),机壳(4),上磨盘(5),下磨盘(6),碾粉电机(7),电机安装壳(8),电热管(9),出粉口(10),电源开关(11)和导料板(12),所述上盖(1)通过铰链与碎料机构(2)的顶部翻转连接;所述下料筒(3)焊接在碎料机构(2)与机壳(4)之间;所述上磨盘(5)固定在机壳(4)内部的上端,其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下磨盘(6)设置在上磨盘(5)的下方,并摩擦连接;所述碾粉电机(7)通过螺栓安装在电机安装壳(8)内部;其输出轴与下磨盘(6)传动连接,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11)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壳(8)焊接在导料板(12)中间位置;所述电热管(9)采用多个,依次嵌装在导料板(12)的底部,并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11)连接;所述出粉口(10)焊接在机壳(4)左下方,并贯通至机壳(4)内部;所述电源开关(11)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龙清
申请(专利权)人:松阳县伟建竹笋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