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426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集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装置。所述车间粉尘处理装置,包括排风管、罩壳和水箱,所述排风管一端与罩壳相连,另一端与水箱相连,水箱上设有若干孔;罩壳内水平设有底板,底板上固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向下的滑杆,底板上与滑杆对应位置处设有通孔,通孔位置处安装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上端覆盖有盖板,所述滑杆穿过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且除尘效果好,可广泛用于生产车间。

A workshop dust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集尘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粉尘,这种工业粉尘的散发会破坏车间空气环境,进而危害操作员工的身体健康以及损坏车间机器设备,若任意排放还会污染大气环境造成社会公害,因此对工业粉尘恰当的处理,有利于改善车间操作空气环境和防止大气污染。随着环保的日益重视,企业在环保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环保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913467U公开了一种用于车间的粉尘处理装置。该技术包括处理箱、进气管和出气管,处理箱内设置有处理腔,处理箱顶部设置有操作口,并在处理箱左侧壁下半区域和右侧壁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操作口、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处理腔相通,操作口处设置有箱盖,进气管输出端和出气管输入端分别安装在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并在进气管上设置有气泵。本技术可以通过将进气管与集气箱连通,通过气泵将夹带粉尘的空气导入集气箱内,并通过一组分流弯管导入处理箱内,降低空气进入吸收液的速度,并可以减少吸收液倒流回进气管中,可以使空气与吸收液充分接触,提高使用可靠性;并且可以通过水泵将吸收液通过传输管抽出,并通过过滤装置内的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颗粒对吸收液中吸附的杂质和粉尘进行阻隔和吸附,并将其阻隔在过滤装置内左下区域,并将其导入分流箱内,并通过一组喷头将吸收液喷出,对经过吸收液吸收后的空气进行再次吸收,可以提高吸收液对空气中夹带的粉尘的吸收效果,提高其使用效果。但是该装置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且不能同时处理多处工位的粉尘。因此,对于现有技术,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低成本的车间粉尘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粉尘,改善车间环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装置,包括排风管、罩壳和水箱,所述排风管一端与罩壳相连,另一端与水箱相连。罩壳内水平设有底板,底板上固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向下的滑杆,底板上与滑杆对应位置处设有通孔,通孔位置处安装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上端覆盖有盖板,所述滑杆穿过盖板。优选的,所述排风管一端与罩壳顶部相连,另一端与水箱顶部相连;排风管与罩壳相连的一端从下往上依次为收缩管段、喉管段、扩散管段;喉管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大空气流速,避免混合空气返流。优选的,所述水箱上端面设有若干用以排出空气的孔,水箱上端面设有两层金属网,两层金属网间设有过滤棉;通过水箱净化后的空气经由水箱上的孔、双层金属网间的过滤棉然后排出,避免水箱内压力过大,造成混合空气倒流。进一步优选的,两层金属网间还设有活性炭,可进一步吸附排出的空气,确保粉尘不会进入到大气中。优选的,所述排风通道伸出底板,且排风通道卡接在底板上;这样设计,可便于将排风通道直接连接在车间排尘设备上。优选的,所述滑杆穿过盖板的中心位置。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制作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车间除尘;2.排风管与罩壳相连的一端从下往上依次为收缩管段、喉管段、扩散管段,采用喉管的结构设计可避免空气倒流;3.盖板沿滑杆上下滑动设计,保证使用工位在排尘时,其余工位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各工位排尘时相互干扰,而使带有粉尘的混合空气在此排除机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图;图中:1、罩壳,2、排风通道,3、固定支架,4、滑杆,5、盖板,6、排风管,601、收缩管段,602、喉管段,603、扩散管段,7、底板,8、水箱,9、金属网,10、过滤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装置,包括排风管6、罩壳1和水箱8,所述排风管6一端与罩壳1顶部相连,另一端与水箱8顶部相连,水箱8上端面设有若干用以排出空气的孔。罩壳1内水平设有底板7,底板7上固设有固定支架3,固定支架3上设有两个沿竖直方向向下的滑杆4,底板7上与滑杆4对应位置处设有通孔,通孔位置处安装有排风通道2,排风通道2上端覆盖有盖板5,所述滑杆4穿过盖板5的中心位置。排风管6与罩壳1相连的一端从下往上依次为收缩管段601、喉管段602、扩散管段603。水箱8上端面设有两层金属网9,两层金属网9间设有过滤棉10和活性炭。所述排风通道2伸出底板7,且排风通道2卡接在底板7上。本实施例中,排风通道2(即排风工位)有两个,排风通道2上覆盖的盖板5采用薄的不锈钢板。罩壳1采用常规的排风罩结构,即罩壳1上部尺寸逐渐缩小,最终与排风管6的尺寸相适配。操作过程如下:当左侧排风通道2进行排尘时,带有粉尘的空气沿排风通道2向上运行,推动盖板5沿滑动杆4向上打开左侧通道,混合空气通过排风通道2进入罩壳1内,然后进入排风管6;与此同时,右侧的盖板5在重力作用下盖在右侧排风通道2上,关闭右侧通道,避免带有粉尘的混合空气通过右侧排风通道2排出。混合空气沿左侧排风通道2继续向上运行,通过喉管段602时,流速变快,气压降低,始终保证近气端压力高于喉管处压力,这样设计避免混合空气返流。混合空气经由排风管6进入水箱8,粉尘直冲进入水中由水吸附,净化后的空气经由双层金属网9间的过滤棉10然后排出,避免水箱8内压力过大,造成混合空气倒流。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排风通道2可直接连接在车间设备的出气口上,这样设备排出的空气可自动进入排风通道2进一步顶开盖板5,完成后续除尘工作;若设备排出的空气动力不足以进入本技术的除尘装置进行除尘,则可以在设备的出气口和排风通道间设置一个抽风机,增加进入本技术车间粉尘处理装置的气压。另外,本技术采用两个排风通道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管、罩壳和水箱,所述排风管一端与罩壳相连,另一端与水箱相连;罩壳内水平设有底板,底板上固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向下的滑杆,底板上与滑杆对应位置处设有通孔,通孔位置处安装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上端覆盖有盖板,所述滑杆穿过盖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间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管、罩壳和水箱,所述排风管一端与罩壳相连,另一端与水箱相连;罩壳内水平设有底板,底板上固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向下的滑杆,底板上与滑杆对应位置处设有通孔,通孔位置处安装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上端覆盖有盖板,所述滑杆穿过盖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间粉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一端与罩壳顶部相连,另一端与水箱顶部相连;排风管与罩壳相连的一端从下往上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鹏李军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原吉凯恩气缸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