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426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1 0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滤芯和罩设于滤芯外的机壳,本方案提供的空气滤清器还包括吹扫装置和单向透气阀。经过吹扫装置吹出的灰尘会进入滤芯与机壳之间的空间,用于吹扫的压缩空气也会进入滤芯与机壳之间的空间,压缩空气推动单向透气阀打开,将灰尘携带出滤芯与机壳之间的空间,进而实现对滤芯的清理。本方案提供的空气滤清器通过吹扫装置和单向透气阀实现了对空气滤清器的自动清理,不仅不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进行清洗并且不用人工清洗,另外,空气滤清器清理所用的气体由车身具备的储气罐提供,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从而有效提高了空气滤清器清理的便利性。

An Air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滤清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
技术介绍
空气滤清器是用于清除空气中的微粒杂质的装置。空气滤清器主要应用在气动机械和内燃机械等领域,作用是为这些机械设备提供清洁的空气,以防这些机械设备在工作中吸入带有杂质颗粒的空气而增加磨蚀和损坏的机率。空气滤清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滤芯和机壳,其中,滤芯承担着气体的过滤工作,机壳为滤芯提供必要的外部保护。空气滤清器的工作要求是能够承担高效率的空气滤清工作,不为空气流动增加过多阻力,并能长时间连续工作。现有技术中空气滤清器的清理一般是人工手动清理,即将滤芯取出,吹除滤芯上的灰尘即可。人工清理空气滤清器一般是专业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空气滤清器清理的便利性。因此,如何提高空气滤清器清理的便利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而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以提高空气滤清器清理的便利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滤芯和罩设于所述滤芯外的机壳,还包括:与所述机壳的空滤盖连接的吹扫装置,所述吹扫装置位于所述滤芯的空腔,所述吹扫装置具有用于吹扫所述滤芯的灰尘的吹扫通道,所述吹扫通道与用于提供压缩空气的供气装置连通;设置于所述机壳用于将所述滤芯与所述机壳之间的灰尘导出的单向透气阀。优选的,在上述空气滤清器中,还包括: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旋转端与所述吹扫装置连通,所述旋转接头的固定端与所述供气装置连通。优选的,在上述空气滤清器中,所述吹扫装置包括:供气通道,所述供气通道与所述供气装置连通,所述供气通道的长度与所述滤芯的长度相等;与所述供气通道连接的多个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上开设有与所述供气通道连通的所述吹扫通道,所述旋转叶片包括直线段和弧形段,且所述旋转叶片的末端为弧形段,所述弧形段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直线段呈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30°-60°,所述旋转叶片的长度与所述供气通道的长度相等,所述吹扫通道与所述旋转叶片形状匹配。优选的,在上述空气滤清器中,所述供气通道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旋转接头的旋转端连通的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与所述旋转接头螺纹连接。优选的,在上述空气滤清器中,所述第一螺纹段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吹扫装置沿所述滤芯的轴线运动的第一紧固装置。优选的,在上述空气滤清器中,所述第一紧固装置包括与所述机壳的第一端配合的第一轴承和与所述第一轴承相抵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紧固于所述第一螺纹段。优选的,在上述空气滤清器中,所述供气通道的第二端第二紧固装置。优选的,在上述空气滤清器中,所述供气通道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二紧固装置包括与所述机壳的第二端配合的第二轴承和与所述第二轴承相抵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紧固于所述第二螺纹段。优选的,在上述空气滤清器中,所述供气通道为棱柱形供气通道,所述旋转叶片的数量与所述供气通道的侧面数量相等,所述供气通道的气体通道为圆柱形气体通道。优选的,在上述空气滤清器中,所述单向透气阀沿所述机壳的外周均匀设置,所述单向透气阀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空气滤清器,包括滤芯和罩设于滤芯外的机壳,本方案提供的空气滤清器还包括吹扫装置和单向透气阀。经过吹扫装置吹出的灰尘会进入滤芯与机壳之间的空间,用于吹扫的压缩空气也会进入滤芯与机壳之间的空间,压缩空气推动单向透气阀打开,将灰尘携带出滤芯与机壳之间的空间,进而实现对滤芯的清理。本方案提供的空气滤清器通过吹扫装置和单向透气阀实现了对空气滤清器的自动清理,不仅不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进行清洗并且不用人工清洗,另外,空气滤清器清理所用的气体由车身具备的储气罐提供,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从而有效提高了空气滤清器清理的便利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滤清器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吹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吹扫装置的左视图。1、滤芯,2、机壳,3、单向透气阀,4、旋转接头,5、吹扫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以提高空气滤清器清理的便利性。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气滤清器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吹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吹扫装置的左视图。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滤芯1和罩设于滤芯1外的机壳2,本方案提供的空气滤清器还包括吹扫装置5和单向透气阀3。其中,吹扫装置5与机壳2的空滤盖连接,吹扫装置5位于滤芯1的空腔内,且吹扫装置5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滤芯1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吹扫通道与用于提供压缩空气的供气装置连通,吹扫装置5具有向滤芯1吹气进而吹扫滤芯1上附着的灰尘的吹扫通道;单向透气阀3设置于机壳2用于将滤芯1与机壳2之间的灰尘导出空气滤清器。具体的,供气装置为车体自身携带的储气罐,为了避免储气罐吹出的压力较大的气体损伤滤芯1,需要增加减压阀。储气罐内的气体通过减压阀后供入吹扫装置5,吹扫装置5吹出的气体为具有一定的压力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对滤芯1上附着的灰尘进行吹扫。经过吹扫装置5吹出的灰尘会进入滤芯1与机壳2之间的空间,用于吹扫的压缩空气也会进入滤芯1与机壳2之间的空间,压缩空气推动单向透气阀3打开,将灰尘携带出滤芯1与机壳2之间的空间,进而实现对滤芯1的清理。当压缩空气经吹扫装置5吹出后,压缩空气与灰尘能通过单向透气阀3排出,当发动机运行时,气流的方向为从空气滤清器外部流到内部,此时单向透气阀3关闭,避免扬灰和尘土的进入。本方案提供的空气滤清器通过吹扫装置5和单向透气阀3实现了对空气滤清器的自动清理,不仅不需要通过专业人员进行清洗并且不用人工清洗,另外,空气滤清器清理所用的气体由车身具备的储气罐提供,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从而有效提高了空气滤清器清理的便利性。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方案提供的空气滤清器还包括旋转接头4。旋转接头4用于实现空滤盖与吹扫装置5的连接。旋转接头4的一端为旋转端,另一端为固定端,其中旋转端与吹扫装置5连通,固定端与空滤盖连接且与供气装置连通。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接头4内开设有气体流通通道,储气罐的气体通过旋转接头4供入吹扫装置5的吹扫通道。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吹扫装置5包括供气通道、旋转叶片和弧形导流通道。供气通道与供气装置连通,优选的,供气通道的长度与滤芯1的长度相等,供气通道内设置有用于供压缩气体流通的通道,且供气通道的供压缩气体流通的通道与旋转接头4内的气体流通通道连通。旋转叶片的个数为多个,旋转叶片与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滤芯(1)和罩设于所述滤芯(1)外的机壳(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机壳(2)的空滤盖连接的吹扫装置(5),所述吹扫装置(5)位于所述滤芯(1)的空腔,所述吹扫装置(5)具有用于吹扫所述滤芯(1)的灰尘的吹扫通道,所述吹扫通道与用于提供压缩空气的供气装置连通;设置于所述机壳(2)用于将所述滤芯(1)与所述机壳(2)之间的灰尘导出的单向透气阀(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滤芯(1)和罩设于所述滤芯(1)外的机壳(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机壳(2)的空滤盖连接的吹扫装置(5),所述吹扫装置(5)位于所述滤芯(1)的空腔,所述吹扫装置(5)具有用于吹扫所述滤芯(1)的灰尘的吹扫通道,所述吹扫通道与用于提供压缩空气的供气装置连通;设置于所述机壳(2)用于将所述滤芯(1)与所述机壳(2)之间的灰尘导出的单向透气阀(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接头(4),所述旋转接头(4)的旋转端与所述吹扫装置(5)连通,所述旋转接头(4)的固定端与所述供气装置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装置(5)包括:供气通道,所述供气通道与所述供气装置连通,所述供气通道的长度与所述滤芯(1)的长度相等;与所述供气通道连接的多个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上开设有与所述供气通道连通的所述吹扫通道,所述旋转叶片包括直线段和弧形段,且所述旋转叶片的末端为弧形段,所述弧形段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直线段呈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30°-60°,所述旋转叶片的长度与所述供气通道的长度相等,所述吹扫通道与所述旋转叶片形状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萌萌朱江苏王继磊刘守航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