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体和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387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收体(16)具有基材片(12)和吸收性芯(14)。吸收性芯(14)包含吸水性树脂、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和多元醇。吸水性树脂的含量相对于吸收性芯为4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相对于吸水性树脂为0.1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多元醇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为300质量%以上且1500质量%以下。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优选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缩丁醛和糊精中的1种以上。多元醇也优选选自丙三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中的1种以上。

Absorbe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吸收体和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体。本专利技术的吸收体适用作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收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广泛使用纸浆等吸水性纤维的积纤体、或该吸水性纤维与高吸收性聚合物的颗粒的混合物的积纤体等。包含这些材料的吸收体体积相对较大,因此提出以薄型化、小型化为目标的吸收体。作为此种吸收体的例子,能够列举:使高吸收性聚合物与纤维状粘合剂分散在液体中,将分散液涂敷在片状基材而得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3)。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复合体组成物,其包含由纤维素得到的具有水合性的微纤维和水膨润性固状体颗粒,该水膨润性固状体颗粒彼此由该微纤维结合。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吸水性复合片,其包括:包含颗粒状SAP和纤维状结合剂的复合体与支承该复合体的片状基材。该复合体包含氧化铝、二氧化硅、沸石、膨润土和高岭土等无机物粉末。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如下的多功能片状吸收体,其包含:含有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收层;载持高吸水性树脂的无纺布状基材;和将高吸水性树脂彼此间以及所述高吸水性树脂与基材之间结合的结合剂成分。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由高吸水性高分子、纤维和环氧烷类高分子构成的多孔质的海绵状构造的吸收体。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有制成片状的液体吸收层包含高吸水性树脂、过滤助剂、纤维和环氧烷类高分子的液体吸收片。作为过滤助剂,使用硅藻土、活性碳、滑石和珍珠岩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1682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9-29939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0-201975公报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94/07599号册子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平8-8031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体,其具有基材片和位于该基材片上的吸收性芯。所述吸收性芯包含吸水性树脂、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和多元醇。所述吸水性树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收性芯为4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性树脂为0.1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所述多元醇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为110质量%以上且1500质量%以下。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体,其具有基材片和位于该基材片上的吸收性芯,所述吸收性芯包含(a)吸水性树脂、(b)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缩丁醛和糊精中的1种以上、以及(c)选自丙三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中的1种以上,该吸收体的纵向与横向的至少一者的弯曲刚度为30g/20mm以下。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体,其具有基材片和位于该基材片上的吸收性芯,所述吸收性芯包含吸水性树脂、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多元醇和多孔质颗粒,所述多孔质颗粒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性树脂100质量份为5质量份以上且35质量份以下,所述吸收体中所述吸水性树脂的载持率为70%以上,所述吸收体的1滴吸收速度为30秒以下。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体,其具有基材片和位于该基材片上的吸收性芯,所述吸收性芯包含吸水性树脂、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多元醇和多孔质颗粒,所述吸水性树脂在所述吸收性芯中的含量为4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性树脂为0.1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所述多元醇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为110质量%以上且1500质量%以下,所述多孔质颗粒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性树脂100质量份为5质量份以上且35质量份以下。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体,其具有基材片和位于该基材片上的吸收性芯,所述吸收性芯包含吸水性树脂、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和多元醇,所述吸水性树脂在所述吸收性芯中的含量为4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性树脂为0.1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所述多元醇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为110质量%以上且1500质量%以下,所述吸水性树脂的中值粒径为150μm以上且500μm以下。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所述吸收体。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体的制造方法作为所述吸收体的适合的制造方法,其制备使吸水性树脂、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和多元醇分散或溶解在溶剂中而成的涂料,将该涂料涂敷在基材片的一面而形成涂敷体,使该涂敷体干燥而将作为该涂敷体的干燥体的吸收性芯固定于该基材片。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能够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吸收体的制造的装置的立体图。图2(a)和(b)是分别表示能够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吸收体的制造的另外的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关于上述专利文献1至4所记载的吸收体,由于以纤维成分为必须要素,因此有因制造时或吸水时的发生翘曲而引起变形的顾虑。若吸收体发生翘曲,则在穿着吸收性物品时穿戴者的身体受到局部的压力,因此产生不适感,穿着感降低。尤其是关于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技术,必须以环氧烷类高分子作为高吸收性高分子与纤维的结合剂,为了显现其功能需要大量的环氧烷类高分子。实际上,在该文献的实施例中,对吸水性树脂添加有5倍质量的环氧烷类高分子。认为因此吸收体变硬,在尿布等吸收性物品中使用该吸收体时产生穿着时的不适感,且产生吸收性能的降低。此外,该文献所记载的吸收体记载为海绵状的构造,因此认为该吸收体体积大,且厚度变大。进而,认为该文献所记载的海绵状构造的吸收体中,细孔相对于高吸水性高分子的比率多,能够推测若在吸收体吸水后进行加压,则液体会回到表面,从而有可能给使用者带来不快感。关于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技术,由于作为过滤助剂含有的粉末的比率较高,因此吸收体变硬,而且回液量变多。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收体,更详细而言,提供薄型且不易发生翘曲的柔软性高的吸收体和其制造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型且非吸水时的对穿戴者的活动的追随性高,吸收体不易破坏,吸水速度高,且不易发生翘曲的柔软性高的吸收体。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型且回液量较少、柔软性高的吸收体。以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吸收体包括基材片和位于该基材片的至少一面上的吸收性芯。基材片为了保持吸收性芯而提高吸收体的保形性、且提高吸收体的操作性而使用。此外,基材片也能够用作通过下述方法制造吸收性芯时的涂敷基材。另一方面,吸收性芯是吸收体中的主要吸液部位,具有吸收液体并进行保持的功能。作为基材片,使用能够保持吸收性芯的材料。基材片可以为液体透过性,或者也可以为液体不透过性或液体难透过性。基材片例如能够由无纺布、纸、织布和膜等构成。也可以使用它们的2种以上的材料的层叠体作为基材片。就使液体在平面方向上扩散的观点而言,基材片优选包括液体透过性的纤维片。作为无纺布,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通过各种制造方法所获得的结构。作为无纺布的例子,能够列举:水刺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熔喷无纺布、针刺无纺布和树脂粘合无纺布等。这些无纺布能够分别单独地使用,或者也能够以2种以上的无纺布的层叠体的形式使用。作为织布,能够使用具有各种纤维组织的结构。作为纸,能够使用以能够抄纸的纤维为原料并通过湿式抄纸法或干式抄纸法而获得的结构。作为膜,例如能够使用通过T模法或吹胀法成形并进行单轴或双轴延伸所得的结构。构成基材片的所述各种材料例如能够使用各种热塑性树脂等合成高分子材料、或纸浆等纤维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收体,其具有基材片和位于该基材片上的吸收性芯,该吸收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芯包含吸水性树脂、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和多元醇,所述吸水性树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收性芯为4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性树脂为0.1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所述多元醇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为110质量%以上且1500质量%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0 JP 2016-247232;2017.11.07 JP 2017-215001.一种吸收体,其具有基材片和位于该基材片上的吸收性芯,该吸收体的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芯包含吸水性树脂、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和多元醇,所述吸水性树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收性芯为40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性树脂为0.1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所述多元醇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为110质量%以上且1500质量%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是选自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缩丁醛和糊精中的1种以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是选自丙三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中的1种以上。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芯的面积占所述吸收体的面积的比率为50%以上且100%以下。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芯不含纤维材料。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芯的厚度为0.3mm以上且5mm以下。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性树脂在所述吸收性芯中的含量为45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的含量相对于所述吸水性树脂为0.3质量%以上且4质量%以下。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为200质量%以上且1250质量%以下。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芯包括具有相同的组成或具有不同的组成的2层以上的层叠构造部分。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吸收体沿其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中央区域为多层的吸收性芯构造,位于其两侧的侧部区域为单层构造。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片的克重为10g/m2以上且70g/m2以下。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片为液体透过性的纤维片。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片由选自无纺布、纸、织布和膜中的1种以上构成。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芯配置在所述基材片的整面。16.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片为矩形形状,所述吸收性芯仅形成在该基材片的左右的两侧部区域之间的区域。17.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芯在所述基材片上以在一个方向上条状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多条,基材片的表面在相邻的吸收性芯之间的区域中露出。18.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芯在所述基材片上配置成棋盘格花纹状。19.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20.一种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使吸水性树脂、非纤维状的水溶性高分子和多元醇分散或溶解在溶剂中而成的涂料,将该涂料涂敷在基材片的一面而形成涂敷体,使该涂敷体干燥而将挥发成分去除,从而将作为该涂敷体的干燥体的吸收性芯固定于该基材片。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是不含水的非水溶剂。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溶剂为选自乙醇、甲醇、异丙醇、丙酮、甲乙酮和乙酸丁酯中的1种或2种以上。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溶剂占所述涂料中的比率为30质量%以上且70质量%以下。24.如权利要求20~2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不含纤维材料。25.如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输送方向观察时,在上游侧,在所述基材片的两侧部区域之间的区域涂敷涂料而形成第一涂敷体,在下游侧,在第一涂敷体上形成宽度比第一涂敷体窄的第二涂敷体。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收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阳一磯和树上野智志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