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机电设计与复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363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9:18
一种基于BIM的机电设计与复核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取BIM模型中的数据,搜索出相通的主管和支管。如果需要对风系统或水系统重新进行设计,则通过假定流速法重新设计计算;如果不进行重新设计,则对当前风系统或水系统自动进行水力计算,计算出流速、沿程阻力、局部阻力等参数,以及各分支的不平衡率,从而分析各分支的阻力损失。用户可以对管道数据进行手动校正,来获取更加优化的系统。计算完成后可以生成Excel格式的计算书,方便后期编辑、修改。也可以将计算结果赋回到模型,直接调整模型数据。利用该计算程序,可以解决在风系统或水系统水力计算过中建模繁琐,计算量大的问题。

A BIM-based electromechanical design and review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机电设计与复核方法
本专利技术设计机电系统的设计与复核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机电设计与复核方法。
技术介绍
水力计算可以使通风空调、热水采暖、给排水中流体输配管网设计时根据要求的流量分配,确定管网的各段的管径和阻力,求得管网特性曲线,为匹配管网动力设备准备好条件,进而确定动力设备的型号和动力消耗;或根据已定的动力设备,确定保证流量分配的管道尺寸。是流体输配管网设计的基本手段,是管网设计质量的基本保证。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机电设计与复核方法,结合BIM技术,在水系统或风系统设计过程中,确定管道断面尺寸,进而计算管道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简化水力计算过程,可以解决在风管水力计算过程中建模繁琐,计算量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BIM的机电设计与复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BIM机电模型中的数据,搜索相通的主管和支管;2)、如需要对风系统或水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则通过假定流速法重新设计计算;先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管内流速,再结合所需输送的流量,确定管道断面尺寸,进而计算管道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再按各分支间的压损差值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所述的假定流速法以风道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计算出风道的断面尺寸和压力损失,再按各分支间的压损差值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公式如下:管段压力损失=沿程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即:ΔP=ΔPm+ΔPj。沿程阻力损失=比摩阻×管道长度即:ΔPm=Δpm×L;摩擦阻力系数采用柯列勃洛克-怀特公式计算:;λ为沿程阻力系数,Re为雷诺数,K为管道内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de为管道直径。局部阻力损失=0.5×阻力系数×密度×速度^2即:ΔPj=0.5×ζ×ρ×v^2;管段长度按两管件中心线长度计算,计算数据包括管道的流速、比摩阻、阻力系数、沿程阻力、局部阻力,计算局部阻力时,局阻系数根据不同的管件类型计算得出;如果不进行重新设计,则对当前风系统或水系统自动进行水力计算;3)、编辑数据,包括流量、管径、长度和局阻系数,对管道数据进行手动调整、校正,来获取更加优化的系统;4)、对编辑过的系统重新进行水力计算;5)、计算完成后,生成Excel格式的计算书,包括计算依据、计算说明、各管道的详细计算结果、各分支的阻力、不平衡率以及每条管道详细的局阻信息,方便后期编辑、修改;6)、将结果赋回到模型,调整模型的数据,对管径进行修改。所述的步骤1)中用户从BIM模型中选择一个分支的开始点,然后系统从该管道开始,自动搜索所有连通的主管以、支管以及管件,将管道系统解析为一个树状结构。所述的步骤2)中系统设计和水力计算中用到的计算参数可以手动修改,参数包括风管的可选管径、空气的计算参数、设计流速、修正系数以及一些其他参数。所述的步骤6)中将结果赋回到模型,调整模型主要是对管径进行修改,管道长度不会修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可以利用解决在风系统或水系统水力计算过中建模繁琐,计算量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叙述。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BIM的机电设计与复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BIM机电模型中的数据,搜索相通的主管和支管;2)、如需要对风系统或水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则通过假定流速法重新设计计算;先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管内流速,再结合所需输送的流量,确定管道断面尺寸,进而计算管道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再按各分支间的压损差值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所述的假定流速法以风道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计算出风道的断面尺寸和压力损失,再按各分支间的压损差值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公式如下:管段压力损失=沿程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即:ΔP=ΔPm+ΔPj。沿程阻力损失=比摩阻×管道长度即:ΔPm=Δpm×L;摩擦阻力系数采用柯列勃洛克-怀特公式计算:;λ为沿程阻力系数,Re为雷诺数,K为管道内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de为管道直径。局部阻力损失=0.5×阻力系数×密度×速度^2即:ΔPj=0.5×ζ×ρ×v^2;管段长度按两管件中心线长度计算,计算数据包括管道的流速、比摩阻、阻力系数、沿程阻力、局部阻力,计算局部阻力时,局阻系数根据不同的管件类型计算得出;如果不进行重新设计,则对当前风系统或水系统自动进行水力计算;3)、编辑数据,包括流量、管径、长度和局阻系数,对管道数据进行手动调整、校正,来获取更加优化的系统;4)、对编辑过的系统重新进行水力计算;5)、计算完成后,生成Excel格式的计算书,包括计算依据、计算说明、各管道的详细计算结果、各分支的阻力、不平衡率以及每条管道详细的局阻信息,方便后期编辑、修改;6)、将结果赋回到模型,调整模型的数据,对管径进行修改。所述的步骤1)中用户从BIM模型中选择一个分支的开始点,然后系统从该管道开始,自动搜索所有连通的主管以、支管以及管件,将管道系统解析为一个树状结构。所述的步骤2)中系统设计和水力计算中用到的计算参数可以手动修改,参数包括风管的可选管径、空气的计算参数、设计流速、修正系数以及一些其他参数。所述的步骤6)中将结果赋回到模型,调整模型主要是对管径进行修改,管道长度不会修改。根据步骤得到水力计算表1及最不利分支表2,如表1、2所示,最不利分支为【1-2-3-4-5-6】,最不利阻力损失为:79.08Pa表1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机电设计与复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BIM机电模型中的数据,搜索相通的主管和支管;2)、如需要对风系统或水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则通过假定流速法重新设计计算;先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管内流速,再结合所需输送的流量,确定管道断面尺寸,进而计算管道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再按各分支间的压损差值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所述的假定流速法以风道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计算出风道的断面尺寸和压力损失,再按各分支间的压损差值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公式如下:管段压力损失 = 沿程阻力损失 + 局部阻力损失 即:ΔP = ΔPm + ΔPj;沿程阻力损失 = 比摩阻 × 管道长度 即:ΔPm = Δpm×L;摩擦阻力系数采用柯列勃洛克‑怀特公式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机电设计与复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BIM机电模型中的数据,搜索相通的主管和支管;2)、如需要对风系统或水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则通过假定流速法重新设计计算;先按技术经济要求选定管内流速,再结合所需输送的流量,确定管道断面尺寸,进而计算管道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再按各分支间的压损差值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所述的假定流速法以风道内空气流速作为控制指标,计算出风道的断面尺寸和压力损失,再按各分支间的压损差值进行调整,以达到平衡,公式如下:管段压力损失=沿程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即:ΔP=ΔPm+ΔPj;沿程阻力损失=比摩阻×管道长度即:ΔPm=Δpm×L;摩擦阻力系数采用柯列勃洛克-怀特公式计算:;λ为沿程阻力系数,Re为雷诺数,K为管道内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de为管道直径;局部阻力损失=0.5×阻力系数×密度×速度^2即:ΔPj=0.5×ζ×ρ×v^2;管段长度按两管件中心线长度计算,计算数据包括管道的流速、比摩阻、阻力系数、沿程阻力、局部阻力,计算局部阻力时,局阻系数根据不同的管件类型计算得出;如果不进行重新设计,则对当前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林白杨正王运杰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