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及其纠偏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339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31 18:21
一种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及其纠偏方法,包括轨道梁、托盘梁、顶推顶升装置、限位梁、滑动装置、纠偏千斤顶、位移传感器、液压控制系统和反力组件;限位梁设在托盘梁底部,沿着待平移建筑物迁移的方向设置;滑动装置滑动连接在限位梁两侧;反力组件设置在限位梁两侧;反力组件包括反力架和水平托板;反力架固定在托盘梁底部;水平托板连接在反力架内侧;纠偏千斤顶连接在滑动装置与反力架之间;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水平托板上;液压控制系统与位移传感器、纠偏千斤顶之间分别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纠偏方法中建筑物平移出现横向偏位时风险较大,不利于建筑物连续顶推施工以及不能解决建筑物旋转和沿连续曲线移位的复杂移位的技术问题。

A Deviation Correction System for Building Transl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ts Corre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及其纠偏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平移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及其纠偏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移位工程技术日益成熟,移位形式日趋多样化,同时建筑物移位过程中出现跑偏的问题也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在平移过程中,横向偏位是监测与控制的重点。横向偏位过大会引起建筑物偏离顶推路线,存在建筑物下部的滑移设备滑出轨道的风险,出现建筑物局部受力过大的问题,从而造成顶推困难和顶推停滞。传统的横向偏位控制措施为当人为监测发现建筑物平移出现横向偏位时,需停止顶推施工,再采用横向千斤顶对建筑物进行纠偏作业,缺乏灵活性、实时性、自动性,是一种被动纠偏的方法,风险较大,不利于建筑物连续顶推施工,更不能解决建筑物旋转和沿连续曲线移位这类对移位精度定量控制更为严格的复杂移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及其纠偏方法,要解决传统的纠偏方法中建筑物平移出现横向偏位时风险较大,不利于建筑物连续顶推施工以及不能解决建筑物旋转和沿连续曲线移位的复杂移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包括有轨道梁、托接在待平移建筑物底部的托盘梁和安装在轨道梁上用以顶推托盘梁向前和向上移动的顶推顶升装置;还包括有限位梁、滑动装置、纠偏千斤顶、位移传感器、液压控制系统和反力组件;所述限位梁有一组,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在托盘梁的底部;其中,每根限位梁沿着待平移建筑物迁移的方向设置;所述滑动装置对应滑动连接在限位梁的两侧、靠近顶部位置处,并且滑动装置沿着平行于限位梁的长轴方向前移;所述反力组件设置在限位梁的两侧,且与限位梁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反力组件包括有反力架和水平托板;所述反力架固定连接在托盘梁的底部;所述水平托板水平连接在反力架的内侧;所述纠偏千斤顶水平连接在滑动装置与反力架之间,用以调节托盘梁的横向位移;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水平托板上,用以实时采集托盘梁的横向偏位数据;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与位移传感器、纠偏千斤顶之间分别连接,用于接收位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对纠偏千斤顶进行控制。优选的,所述顶推顶升装置包括有竖向千斤顶和纵向千斤顶;所述竖向千斤顶的底部安装在轨道梁上,竖向千斤顶的顶部托接在托盘梁的底部;所述纵向千斤顶的前端抵在托盘梁的侧面上,纵向千斤顶的末端抵在固定物上。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为坦克车,包括有坦克车主体;其中,坦克车主体的顶部为平面,并且在平面上设有钢板连接件;坦克车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坦克车主体上的滚轮紧贴在限位梁的侧壁向前滚动,坦克车主体顶部的钢板连接件与纠偏千斤顶的端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主控计算机、液压控制系统总站和液压控制系统泵站;所述位移传感器采用第一信号线与液压控制系统泵站连接;所述纠偏千斤顶采用油管与液压控制系统泵站连接;所述油管上还依次连接有分配器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二信号线与液压控制系统泵站连接;所述主控计算机为液压控制系统总站提供指令,采用位移控制,并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泵站为纠偏千斤顶提供相适应的油压,促使纠偏千斤顶自动伸长或者收缩。优选的,所述反力架包括有水平板和竖向挡板;所述水平板贴设在托盘梁的底部,且与托盘梁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挡板连接在水平板的底部一侧,并且与限位梁的侧面平行;所述纠偏千斤顶连接在竖向挡板与滑动装置之间;所述水平托板托接在纠偏千斤顶的底部;所述水平板和竖向挡板的外侧面之间设有加劲板。一种纠偏系统的纠偏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施工限位梁:所述限位梁有一组,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其中,每条限位梁与轨道梁平行。步骤二,在限位梁的两侧安装反力架,并且在反力架的内侧、靠近底部位置处安装水平托板。步骤三,在水平托板上安装纠偏千斤顶,使纠偏千斤顶的端部与反力架连接。步骤四,在纠偏千斤顶与限位梁之间安装滑动装置,使得滑动装置的滚轮紧贴限位梁对应一侧的侧面。步骤五,在水平托板上安装位移传感器。步骤六,将纠偏千斤顶与液压控制系统相连,并且将位移传感器与液压控制系统相连。步骤七,平移前在限位梁上设定一条平移路径线,并将该平移路径线与反力架上竖向挡板的距离预先设定为a,位移传感器读取数据a。步骤八,待平移建筑物的纠偏:开启液压控制系统为纠偏千斤顶提供相适应的油压,待平移建筑物平移时,位移传感器实时读取的平移路径线与反力架上竖向挡板的距离a’。步骤九,当a’大于或小于a时,主控计算机根据偏差的位移量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总站给纠偏千斤顶下指令提供相应的油压,促使纠偏千斤顶自动伸长或者收缩,实时将发生偏移的待平移建筑物顶回既定轨道上。步骤十,待平移建筑物的就位:待平移建筑物顶推至既定位置,关闭液压控制系统,施工结束。优选的,步骤三中在安装纠偏千斤顶后调节纠偏千斤顶,使纠偏千斤顶与限位梁之间的间距与滑动装置的高度相适应。优选的,在步骤六操作之前,对液压控制系统进行组装,使主控计算机、液压控制系统总站和液压控制系统泵站依次连接;再将纠偏千斤顶采用油管与液压控制系统泵站连接;在油管上依次连接分配器及压力传感器;再将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二信号线与液压控制系统泵站连接;将位移传感器采用第一信号线与液压控制系统泵站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纠偏系统和纠偏方法,在待平移建筑物的顶升顶推过程中将传统的被动纠偏变为主动纠偏,实现待平移建筑物平移顶推过程的智能、实时和自动纠偏,保证待平移建筑物精确就位,提高顶推施工效率,降低顶推施工过程中横向纠偏的难度和风险。2、本专利技术的纠偏方法,利用限位梁、托盘梁、纠偏千斤顶、位移传感器、液压控制系统等设备及构件对待平移建筑物进行实时、自动的横向纠偏;其中位移传感器能实时采集待平移建筑物的偏位数据,液压控制系统用于根据位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对纠偏装置采用位移的方式控制,进行实时纠偏;在纠偏千斤顶的两侧分别设置滑动装置和反力架,当待平移建筑物平移过程出现偏位时,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纠偏千斤顶自动伸长或者收缩,千斤顶作用于限位梁及与反力构件连接的托盘梁上,促使建筑物及时复位,本专利技术实现待平移建筑物平移顶推过程的智能、实时和自动纠偏,保证待平移建筑物精确就位,提高顶推施工效率,降低顶推施工过程中横向纠偏的难度和风险,降低了对限位梁侧面平整度的要求,简化工序,减少人员设备投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纠偏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滑动装置、纠偏千斤顶以及位移传感器设置在限位梁两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滑动装置、纠偏千斤顶以及位移传感器设置在限位梁一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滑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轨道梁、2-待平移建筑物、3-托盘梁、4-限位梁、5-滑动装置、5.1-坦克车主体、5.2-钢板连接件、5.3-滚轮、6-纠偏千斤顶、7-位移传感器、8-反力架、8.1-水平板、8.2-竖向挡板、8.3-加劲板、9-水平托板、10-竖向千斤顶、11-纵向千斤顶、12-连接板、13-主控计算机、14-液压控制系统总站、15-液压控制系统泵站、16-第一信号线、17-油管、18-分配器、19-压力传感器、20-第二信号线、X-平移路径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包括有轨道梁(1)、托接在待平移建筑物(2)底部的托盘梁(3)和安装在轨道梁(1)上用以顶推托盘梁(3)向前和向上移动的顶推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梁(4)、滑动装置(5)、纠偏千斤顶(6)、位移传感器(7)、液压控制系统和反力组件;所述限位梁(4)有一组,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在托盘梁(3)的底部;其中,每根限位梁(4)沿着待平移建筑物(2)迁移的方向设置;所述滑动装置(5)对应滑动连接在限位梁(4)的两侧、靠近顶部位置处,并且滑动装置(5)沿着平行于限位梁(4)的长轴方向前移;所述反力组件设置在限位梁(4)的两侧,且与限位梁(4)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反力组件包括有反力架(8)和水平托板(9);所述反力架(8)固定连接在托盘梁(3)的底部;所述水平托板(9)水平连接在反力架(8)的内侧;所述纠偏千斤顶(6)水平连接在滑动装置(5)与反力架(8)之间,用以调节托盘梁(3)的横向位移;所述位移传感器(7)安装在水平托板(9)上,用以实时采集托盘梁(3)的横向偏位数据;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与位移传感器(7)、纠偏千斤顶(6)之间分别连接,用于接收位移传感器(7)采集的数据,并对纠偏千斤顶(6)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包括有轨道梁(1)、托接在待平移建筑物(2)底部的托盘梁(3)和安装在轨道梁(1)上用以顶推托盘梁(3)向前和向上移动的顶推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限位梁(4)、滑动装置(5)、纠偏千斤顶(6)、位移传感器(7)、液压控制系统和反力组件;所述限位梁(4)有一组,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在托盘梁(3)的底部;其中,每根限位梁(4)沿着待平移建筑物(2)迁移的方向设置;所述滑动装置(5)对应滑动连接在限位梁(4)的两侧、靠近顶部位置处,并且滑动装置(5)沿着平行于限位梁(4)的长轴方向前移;所述反力组件设置在限位梁(4)的两侧,且与限位梁(4)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反力组件包括有反力架(8)和水平托板(9);所述反力架(8)固定连接在托盘梁(3)的底部;所述水平托板(9)水平连接在反力架(8)的内侧;所述纠偏千斤顶(6)水平连接在滑动装置(5)与反力架(8)之间,用以调节托盘梁(3)的横向位移;所述位移传感器(7)安装在水平托板(9)上,用以实时采集托盘梁(3)的横向偏位数据;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与位移传感器(7)、纠偏千斤顶(6)之间分别连接,用于接收位移传感器(7)采集的数据,并对纠偏千斤顶(6)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顶升装置包括有竖向千斤顶(10)和纵向千斤顶(11);所述竖向千斤顶(10)的底部安装在轨道梁(1)上,竖向千斤顶(10)的顶部托接在托盘梁(3)的底部;所述纵向千斤顶(11)的前端抵在托盘梁(3)的侧面上,纵向千斤顶(11)的末端抵在固定物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5)为坦克车,包括有坦克车主体(5.1);其中,坦克车主体(5.1)的顶部为平面,并且在平面上设有钢板连接件(5.2);坦克车主体(5.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5.3);所述坦克车主体(5.1)上的滚轮(5.3)紧贴在限位梁(4)的侧壁向前滚动,坦克车主体(5.1)顶部的钢板连接件(5.2)与纠偏千斤顶(6)的端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平移施工的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主控计算机(13)、液压控制系统总站(14)和液压控制系统泵站(15);所述位移传感器(7)采用第一信号线(16)与液压控制系统泵站(15)连接;所述纠偏千斤顶(6)采用油管(17)与液压控制系统泵站(15)连接;所述油管(17)上还依次连接有分配器(18)及压力传感器(19);所述压力传感器(19)通过第二信号线(20)与液压控制系统泵站(15)连接;所述主控计算机(13)为液压控制系统总站(14)提供指令,采用位移控制,并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泵站(15)为纠偏千斤顶(6)提供相适应的油压,促使纠偏千斤顶(6)自动伸长或者收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蕃鸿许锦林于三力叶梅赖文鹍卢皓星黄超郭健曾招森蒋洪波王依列陈泽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