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显枢专利>正文

建筑物平移新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5290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建筑物平移新技术,经过断基、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拖动、就位等施工工序,采取在建筑物原圈梁下开洞,洞内上下方分设组合梁和底座,用千斤顶支撑进行断基,在断基切口内安装轨道及拖车,采用慢速绞车和绕过滑轮组的钢绳进行牵引,就位后回收全部施工设备。优点是改进和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将施工设备全部回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建筑物平移技术。在城镇基本建设中,为了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时常要拆除某些布局不合理或影响规划的建筑物,但是在这些建筑物中,有的使用年限不长,拆除重建要造成很大浪费,为此人们研制出建筑物平移的技术,能将整座建筑物平移,节约了大量资财,沈阳特种建筑工程公司近几年利用建筑物平移技术成功地为几家单位平移了楼房,施工质量也很好,但是从施工中的各工序来看,还比较繁琐,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时间较长,相当一部分施工设备和材料不能回收,造成浪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平移新技术,改进和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缩短施工时间,能将施工设备及材料全部回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断基、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拖动、就位四道施工工序,其特征是a、断基工序在原建筑物圈梁下开洞,洞内安设千斤顶,千斤顶上方架设组合梁,下方筑底座,断基时相邻墙要间隔进行,断基切口高度宽度要满足安装轨道和轨道拖车的要求;b、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工序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与基断分段紧密配合交叉进行,断基后要及时构筑下道床,安装轨道和轨道拖车,并砌筑新圈梁,拖车的拖车架与新圈梁预留的上托板相连接,拖车架与上托板之间加垫条;c、拖动工序拖动钢绳绕过固定在成排墩桩上的滑轮组和新圈梁上的滑轮组,采用慢速绞车拖动;d、就位工序建筑物就位后,将轨道和拖车用模极封闭,然后浇筑砼接墙基,要预留回收拖车和轨道的孔洞,当凝固达到强度后,用火焊切割拖车上方的垫条,将拖车与轨道回收,最后将所有空间充填严实。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根据建筑物结构和载荷情况,合理确定开孔洞的数量和位置以及合理布局千斤顶,部分或整体托起建筑物,改进和简化了施工工艺,断基在高度为0.6米、宽度无限的大空间进行,用风镐作业,轻而易举,提高工作效率数倍。2、通过拖车将载荷直接传递到基础上,不产生剪切作用,确保施工质量。3、采用拖车的钢柱滚动和重轨移动建筑物,摩擦系数小,牵引力减小一半,移动平稳,减少其被破坏可能性。4、采用慢速绞车、滑轮组及特殊钢绳缠绕方式能实现建筑物的均衡拉动,不产生扭矩,移楼速度可提高10倍,改进了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5、拖车、轨道、组合梁和千斤顶能全部回收,降低施工成本20%左右,提高经济效益。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说明图1、2是在原建筑物圈梁下开洞、在洞内安设千斤顶,在千斤顶上方架设组合梁和下方筑底座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拖车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拖车架与上托板之间加垫条示意图。图7是滑轮布局与钢绳缠绕示意图。图8是加固新梁圈示意图。图9是回收拖车和轨道前安装隔离模极和浇灌砼示意图。实施例如下平移一栋两单元五层住宅楼,要进行四道工序(1)、首先从承重墙开始断基,见图1、2、3,在原墙基圈梁1下0-600mm处开孔洞2,每墙承重墙(长10米)开四个孔洞,每个孔洞1内安设四个千斤顶5,千斤顶5上方架设组合梁4,下方筑底座3,组合梁4由工字钢和钢板组成,确认千斤顶荷载已达到设计要求时,断基工作方可开始,断基时相邻的墙不许同时断开,要间隔进行,断基用风镐进行,断基的切口高度要满足安装轨道和拖车的要求。(2)、见图4、5、6、8,加固新圈梁15及安装轨道9工作要与断基分段紧密交叉进行。断基后及时构筑下道床20,安装重轨道9及拖车,并砌筑新圈梁15(见图8),浇筑砼前用模板将千斤顶5和组合梁4隔离,以作好回收准备工作。见图4、5、6,拖车由拖车架7和钢柱8组成,拖车架7的下方组装可装入和滚出的钢柱8,拖车架7与建筑物新圈梁15预留的上托极6螺栓连接,拖车架7与上托板6之间加垫条10。下道床20砼厚为150mm,宽40mm,要控制水平度,误差不允许超过2mm,安装轨道9用水平仪检查轨道9标高与方向,高处用砂轮磨平,低处用薄铁片将轨道9垫平,轨道9水平误差控制在±1mm以内,用水泥钉定位,安装完一段轨道和拖车之后,48小时开始砌筑新图梁15。待新圈梁达到设计强度时,撤出千斤顶5和组合梁4。(3)、见图7,拖动前建造好拖动固定墩桩14,数个墩桩14成一列,每个墩桩14上固定两个滑轮13,在新圈梁15上沿拖车滑道17固定主滑轮19,并根据力矩平衡要求在新圈梁15上固定副滑轮18(牵引新圈梁)。拖动动力采用慢速绞车,牵引力最大20t,绳速0.8米/分钟,钢绳16的缠绕方法从固定在新圈梁15上的第一滑轮组的主滑轮19绕过,再绕过第一个墩桩14上的第一个滑轮13,接下绕过固定在新圈梁15上的第二滑轮组的主滑轮19,依次绕至最后一个墩桩14上的滑轮13,然后返回绕过固定在新圈梁15上倒数第一个滑轮组的副滑轮18,接下绕过固定在倒数第二个墩桩上的第二滑轮13,按同样缠绕办法依次绕至固定在新圈梁15上的第一滑轮组的副滑轮18,最后将钢绳16绳头固定在绞车墩桩12上,绳头与墩桩12之间连接压力表。这种缠绕法通过钢绳往返初步平衡因滑轮摩擦而减少的牵引力,再通过副滑轮18在新圈梁15位置上的不同,调整力臂,最后使力矩平衡,达到建筑物均衡拉动,不产生扭矩。在拖车运行中钢柱8不断从车体后端滚出,需设专人将滚出的钢柱移到拖车前方进入车体内,钢柱吞吐时间约为4-5分钟一个(每个钢柱承载能力为18t)。在建筑物前移时,在建筑物的横向两端设好监视尺,以毫米为单位,不同步的长度达到建筑物横宽的1/2000时,采取校正措施,措施有二一是用链式起重机在滞后端的前方施加拖动;二是在建筑物的滞后端后方用千斤顶施加推力,使建筑物实现两侧同步前进。(4)、最后是就位工序,见图7,建筑物移到新基础11位置后立即浇筑砼,见图9,浇筑前拖车和轨道用模板21包好,为回收创造条件,拖车与轨道从预留的孔洞取出,见图6,回收拖车的方法是用火焊切垫条10,卸下拖车,然后撤出轨道9。拖车再用时只需恢复垫条10即可。拖车和轨道回收完后起模极,用砼喷射机将所有空间充填严实,整理现场,平移工作即结束。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物平移新技术,包括断基、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拖动、就位四道施工工序,其特征是a、断基工序在原建筑物圈梁下开洞,洞内安设千斤顶,千斤顶上方架设组合梁,下方筑底座,断基时相邻墙要间隔进行,断基切口高度宽度要满足安装轨道和轨道拖车的要求;b、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工序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与基断分段紧密配合交叉进行,断基后要及时构筑下道床,安装轨道和轨道拖车,并砌筑新圈梁,拖车的拖车架与新圈梁预留的上托极相连接,拖车架与上托板之间加垫条;c、拖动工序拖动钢绳绕过固定在成排墩桩上的滑轮组和新圈梁上的滑轮组,采用慢速绞车拖动;d、就位工序建筑物就位后,将轨道和拖车用模极封闭,然后浇筑砼接墙基,要预留回收拖车和轨道的孔洞,当凝固达到强度后,用火焊切割拖车上方的垫条,将拖车与轨道回收,最后将所有空间充填严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技术,其特征是拖动工序中,每个墩桩固定两个滑轮,在新圈梁上沿拖车滑道固定主滑轮,并根据力矩平衡要求在新圈梁上固定副滑轮;钢绳从固定在新圈梁上第一滑轮组的主滑轮绕过,再绕过第一个墩桩上的第一个滑轮,接下绕过固定在新圈梁上第二滑轮组的主滑轮,依次绕至最后一个墩桩上的滑轮,然后返回绕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物平移新技术,包括断基、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拖动、就位四道施工工序,其特征是:a、断基工序:在原建筑物圈梁下开洞,洞内安设千斤顶,千斤顶上方架设组合梁,下方筑底座,断基时相邻墙要间隔进行,断基切口高度宽度要满足安装轨道和轨 道拖车的要求;b、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工序: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与基断分段紧密配合交叉进行,断基后要及时构筑下道床,安装轨道和轨道拖车,并砌筑新圈梁,拖车的拖车架与新圈梁预留的上托板相连接,拖车架与上托板之间加垫条;c、拖动 工序:拖动钢绳绕过固定在成排墩桩上的滑轮组和新圈梁上的滑轮组,采用慢速绞车拖动;d、就位工序:建筑物就位后,将轨道和拖车用模板封闭,然后浇筑砼接墙基,要预留回收拖车和轨道的孔洞,当凝固达到强度后,用火焊切割拖车上方的垫条,将拖车与轨道回 收,最后将所有空间充填严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显枢
申请(专利权)人:董显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