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247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干燥装置,属于干燥装置领域,包括干燥装置、进气装置和底盘,干燥装置包括第一干燥室和第二干燥室,第一干燥室和第二干燥室相互连通,第一加热板的右侧贯穿连接有进气口,第一干燥室和第二干燥室内部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输送带,干燥装置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该种全自动干燥装置,第一干燥室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板,第二干燥室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加热板,第一加热板对第一干燥室的内壁呈“半包围的结构”,使得煤炭在进入到干燥装置内,通过第一加热板的封闭式干燥和第二加热板的高温干燥,以达到对煤炭的完全干燥,避免了煤炭干燥不完全内部阀水分含量过高,影响后期的使用。

A fully automatic dry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干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干燥装置是一种通过高温对物体进行吸水烘干的装置,包括加热器和防护外壳,需要加工的物体进入到防护外壳内,通过防护外壳内部的加热器对物体进行密封加热,以达到对物体进行干燥的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装置对煤炭的干燥不够完全,导致煤炭所含水分过多,影响煤炭燃烧所能产生热值的大小,同时,对煤炭干燥后的收集需要人工辅助进行。授权公告号为CN20645005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煤炭全自动干燥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干燥电热网,驱动装置上的驱动块会带动螺旋盘进行旋转,从而使得煤炭能够自动进行动态干燥,而工作人员只需进行加料步骤,有效的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进行了保护,但现有的煤炭全自动干燥装置,装置对煤炭的干燥不够完全,导致煤炭所含水分过多,影响煤炭燃烧所能产生热值的大小,同时,对煤炭干燥后的收集需要人工辅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干燥装置,解决了装置对煤炭的干燥不够完全,导致煤炭所含水分过多,影响煤炭燃烧所能产生热值的大小,同时,对煤炭干燥后的收集需要人工辅助进行。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装置、进气装置和底盘,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第一干燥室和第二干燥室,所述第一干燥室和第二干燥室相互连通,还包括第一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的右侧贯穿连接有进气口,所述第一干燥室和第二干燥室内部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输送带,所述干燥装置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二干燥室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排气口,所述干燥装置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外框,所述进气装置包括气流交换器和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块,所述气流交换器的右侧贯穿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气流交换器的左侧贯穿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左侧连通有出气孔,所述底盘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左右两侧的外壁贯穿连接有转轴,所述底盘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轮轴,轮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集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干燥室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板,所述第一加热板设置有三块,所述第一加热板沿着第一干燥室的长度划分有多组加热孔,且第一加热板与第一干燥室的内壁呈“半包围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干燥室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加热板,第二加热板对称设置在第二干燥室内,所述第二加热板的厚度等于第一加热板的两倍。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块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气量调节阀,所述气量调节阀的长度等于四个进气管的间距之和,所述操作按键与气量调节阀通过驱动块活动连接,且气量调节阀与进气管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干燥室远离第二加热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为对称结构,且固定卡槽呈“矩形”。进一步的,所述干燥装置左右两侧的外壁贯穿连接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网与排气口连通,所述散热网的表面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呈“正六边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支架前后两端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等于活动支架数量的两倍,所述万向轮处于活动支架的中部的轴线上,且万向轮与活动支架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外框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红外线扫描器,所述红外线扫描器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红外线扫描器之间等间距分布。进一步的,所述轮轴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与输送带呈倾斜设置,所述收集槽上端的表面设置有多块隔板,所述隔板对收集槽均匀进行分割。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全自动干燥装置,第一干燥室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板,第二干燥室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加热板,第一加热板对第一干燥室的内壁呈“半包围的结构”,使得煤炭在进入到干燥装置内,通过第一加热板的封闭式干燥和第二加热板的高温干燥,以达到对煤炭的完全干燥,避免了煤炭干燥不完全内部水分含量过高,影响后期的使用。2、该种全自动干燥装置,进气装置包括气流交换器和操作按键,操作按键与气量调节阀通过驱动块活动连接,煤炭进入到第二干燥室进行干燥后,工作人员打开操作按键,使得驱动块上的气量调节阀解除对进气管的封闭,使得进气管将空气输入到进气装置内,空气会带动高温热气进行流动,使得热气能够通过煤炭的碳孔,达到对煤炭的各个角落进行干燥。3、该种全自动干燥装置,活动支架前后两端的外壁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活动支架左右两侧的外壁贯穿连接有转轴,在煤炭进行干燥的时候,若周围的空气因为温度较高而产生上升时,可以通过转轴调节活动支架,使得活动支架与底盘垂直进行设置,万向轮也会进行站立,使得装置整体的高度上升,便于进气装置对空气进行吸收,干燥室内的热气能够处于持续流动的状态,便于对煤炭完全进行干燥。4、该种全自动干燥装置,轮轴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收集槽,第二干燥室远离第二加热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槽,收集槽上端的表面设置有多块隔板,隔板的高度与固定卡槽的深度相等,在对煤炭进行干燥的过程中,收集槽会通过轮轴进行上升,而固定卡槽能够与隔板完全进行卡合实现了对干燥装置的闭合,提高了对煤炭的干燥效率,干燥结束后,收集槽下降,与输送带呈倾斜设置,煤炭通过输送带输送到收集槽处,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平稳的进行下滑,实现了对煤炭的自动收集。5、该种全自动干燥装置,干燥装置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红外线扫描器与信号发射器信号连接,在煤炭进入干燥装置进行干燥时,处于外框的红外线扫描器会对煤炭进行扫描,并将信息通过信号发射器进行远程发射,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远程对装置进行操控与监测,在一定数量的煤炭干燥完成后,能够对收集槽下方的收集设备及时进行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干燥装置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进气装置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装置本体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中,1、干燥装置;101、散热网;102、信号发射器;103、第一干燥室;1031、第一加热板;1032、进气口;104、输送带;105、第二干燥室;1051、第二加热板;1052、排气口;1053、固定卡槽;2、进气装置;201、进气管;202、气量调节阀;203、驱动块;204、气流交换器;205、出气管;206、出气孔;207、操作按键;3、底盘;301、活动支架;302、转轴;303、万向轮;4、外框;401、红外线扫描器;5、收集槽;501、轮轴;502、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装置1、进气装置2和底盘3,干燥装置1包括第一干燥室103和第二干燥室105,第一干燥室103和第二干燥室105相互连通,还包括第一加热板1031,煤炭在通过第一干燥室103后能够立即进入到第二干燥室105内,实现了对煤炭的连续加工,保证了煤炭的加工效率,第一加热板1031的右侧贯穿连接有进气口1032,第一干燥室103和第二干燥室105内部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输送带104,输送带104分为三条,三条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装置(1)、进气装置(2)和底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1)包括第一干燥室(103)和第二干燥室(105),所述第一干燥室(103)和第二干燥室(105)相互连通,还包括第一加热板(1031),所述第一加热板(1031)的右侧贯穿连接有进气口(1032),所述第一干燥室(103)和第二干燥室(105)内部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输送带(104),所述干燥装置(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102),所述第二干燥室(10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排气口(1052),所述干燥装置(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外框(4),所述进气装置(2)包括气流交换器(204)和操作按键(207),所述操作按键(20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块(203),所述气流交换器(204)的右侧贯穿连接有进气管(201),所述气流交换器(204)的左侧贯穿连接有出气管(205),所述出气管(205)的左侧连通有出气孔(206),所述底盘(3)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架(301),所述活动支架(301)左右两侧的外壁贯穿连接有转轴(302),所述底盘(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轮轴(501),所述轮轴(5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集槽(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干燥装置,包括干燥装置(1)、进气装置(2)和底盘(3),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1)包括第一干燥室(103)和第二干燥室(105),所述第一干燥室(103)和第二干燥室(105)相互连通,还包括第一加热板(1031),所述第一加热板(1031)的右侧贯穿连接有进气口(1032),所述第一干燥室(103)和第二干燥室(105)内部的中部活动连接有输送带(104),所述干燥装置(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信号发射器(102),所述第二干燥室(10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排气口(1052),所述干燥装置(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外框(4),所述进气装置(2)包括气流交换器(204)和操作按键(207),所述操作按键(20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块(203),所述气流交换器(204)的右侧贯穿连接有进气管(201),所述气流交换器(204)的左侧贯穿连接有出气管(205),所述出气管(205)的左侧连通有出气孔(206),所述底盘(3)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架(301),所述活动支架(301)左右两侧的外壁贯穿连接有转轴(302),所述底盘(3)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轮轴(501),所述轮轴(5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收集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燥室(10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板(1031),所述第一加热板(1031)设置有三块,所述第一加热板(1031)沿着第一干燥室(103)的长度划分有多组加热孔,且第一加热板(1031)与第一干燥室(103)的内壁呈“半包围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干燥室(10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加热板(1051),第二加热板(1051)对称设置在第二干燥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红燕吴建荣杨进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广祥钣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