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441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8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包括除湿单元和热回收单元,除湿单元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顶壁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第一壳体中设有气水换热器,气水换热器的两端口对应与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连接;热回收单元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底壁设有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第二壳体的顶壁设有回风口、送风口、新风口和排风口,第二壳体中设有左右分布的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且使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倾斜设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便利、性能可靠、节能显著的优点,通过在不同阶段对回风能量的回收利用,有效提高了机组的整体能效比。

A Household Water Source Double Plate Heat Recovery Fresh Ai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水源的户式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推动了建筑节能和空调设备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新风机组。传统的新风机组主要采用热泵方式,夏季,制冷工质一方面在冷凝器处释放热量,并通过水冷或风冷把热量排放出去,另一方面在蒸发器处吸收热量,使新风温度降低以实现制冷除湿目的,并通过设置在蒸发器后侧的再热器对新风进行再加热,以防新风温度过低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冬季,则通过四通换向阀转换制冷工质的流向使热交换过程与夏季相反,从而实现制热目的。传统的新风机组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不能对回风能量进行有效利用,致使机组能耗较高,整体能效比较低;功能单一,环境适应性差,影响了机组的利用率。为解决传统新风机组存在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了带有热回收功能的一体式新风机组,如公开号为CN106839354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内循环热回收新风机组,其通过在机组中设置两个并排的板式换热器来进行回风热量的回收利用。这种一体式新风机组虽可实现一定的热回收功能,但其结构较为复杂,体积较大,增大了制备工艺难度;尤其是其风道受空间限制设计难度较大,往往存在较多的大角度转向,导致了风阻增大且影响了新风和回风的均衡性,其热回收效率和节能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现有的新风机组其除湿系统采用的均为铜管翅片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耐腐蚀性较差,很容易被腐蚀,且一旦损坏就只能全部拆除更换,造成了很大浪费;这种换热器的翅片间距也比较小,容易出现脏堵现象并阻碍空气流动,不但影响了换热效率,增大了机组能耗,而且因滋生细菌、霉斑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具有结构简单、拆装便利、性能可靠、节能显著的优点,通过在不同阶段对回风能量的回收利用,有效提高了机组的整体能效比。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包括除湿单元和热回收单元,所述除湿单元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顶壁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对应设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第一壳体中设有气水换热器,气水换热器的两端口对应与设置在第一壳体侧壁上的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连接;所述热回收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一壳体上侧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底壁设有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对应的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第二壳体的顶壁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回风口、送风口、新风口和排风口,第二壳体中设有左右分布的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倾斜设置;连通新风口、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第四风口、第二风口、第一壳体的内腔、第一风口、第三风口、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和送风口的通路设有新风风道,连通回风口、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和排风口的通路设有排风风道。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中,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的倾斜角度为30~60度,且使两者呈左右对称分布。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中,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的倾斜角度为45度。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中,所述气水换热器为塑料换热器。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中,所述气水换热器由多个塑料材质的换热模块构成,所述换热模块包括间隔分布且呈竖向设置的左主管和右主管,左主管和右主管之间通过多条换热管连通,左主管和右主管的上下端均设有第一接口,左主管和右主管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接口;相邻换热模块通过其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相互热熔连接,一换热模块的其中一个第二接口通过热熔连接有第一接头,另一换热模块的其中一个第二接口通过热熔连接有第二接头,所有换热模块空余的第一接口分别通过热熔连接有第一封堵板,所有换热模块空余的第二接口分别通过热熔连接有第二封堵板。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中,所述左主管和右主管采用方管结构;所述换热管沿前后方向设有多层,每一层均包括沿上下方向均匀分布的多条换热管,相邻层的换热管在上下方向上呈错落分布。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中,所述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均采用上大下小的台阶孔结构,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在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的外围分别设有对应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配合的环台,环台上套设有密封套,密封套的底部处于环台和第一壳体的顶壁之间,密封套的上端处于第二壳体底壁在环台外围设置的环槽中。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中,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下侧分别与第二壳体的底壁密封连接,第一板式换热器与第二壳体的左侧壁之间设有第一隔板,第二板式换热器与第二壳体的右侧壁之间设有第二隔板,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与第二壳体的顶壁之间对应设有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第一板式换热器与第二板式换热器之间设有第五隔板,第五隔板与第二壳体的顶壁之间设有第六隔板。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中,所述新风口设有第一电动风阀,所述排风口设有第二电动风阀,所述第二隔板设有第三电动风阀。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中,所述第四隔板和第六隔板之间由上至下设有新风过滤器和新风引风机;所述第三隔板与第二壳体的左侧壁之间由上至下设有回风过滤器和回风引风机;所述第一壳体中设有送风机、除雾器和集水槽,送风机处于第一风口下侧,除雾器处于气水换热器和送风机之间,集水槽处于气水换热器的下侧。本技术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除湿单元和热回收单元,让除湿单元设置第一壳体,在第一壳体顶壁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对应设置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在第一壳体中设置气水换热器,并使气水换热器的两端口对应与设置在第一壳体侧壁上的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连接;让热回收单元设置固定在第一壳体上侧的第二壳体,在第二壳体的底壁上设置与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对应的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在第二壳体的顶壁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回风口、送风口、新风口和排风口,并在第二壳体中设置左右分布的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且使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式换热器倾斜设置;同时,在连通新风口、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第四风口、第二风口、第一壳体的内腔、第一风口、第三风口、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一次侧和送风口的通路上设置新风风道,在连通回风口、第一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第二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和排风口的通路上设置排风风道。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便利、性能可靠、节能显著的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在实际应用中,让气水换热器通过第一截止阀和第二截止阀与冷/热水源连接并构成循环即可对新风进行处理。本技术通过让除湿单元和热回收单元采用分体设计、组合使用的结构形式,一方面简化了结构和制造工艺,降低了各部分的装配以及整体的安装难度,有利于后期维护,另一方面通过让第一壳体的内腔作为新风风道的组成部分,因其具有较好的平整性,可减小风阻、降低能耗。同时,本技术通过在第二壳体中设置左右分布的第一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包括除湿单元和热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单元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顶壁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对应设有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第一壳体(1)中设有气水换热器(13),气水换热器(13)的两端口对应与设置在第一壳体(1)侧壁上的第一截止阀(14)和第二截止阀(15)连接;所述热回收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一壳体(1)上侧的第二壳体(2),第二壳体(2)的底壁设有与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对应的第三风口(21)和第四风口(22),第二壳体(2)的顶壁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回风口(23)、送风口(24)、新风口(25)和排风口(26),第二壳体(2)中设有左右分布的第一板式换热器(27)和第二板式换热器(28),第一板式换热器(27)和第二板式换热器(28)倾斜设置;连通新风口(25)、第二板式换热器(28)的一次侧、第四风口(22)、第二风口(12)、第一壳体(1)的内腔、第一风口(11)、第三风口(21)、第一板式换热器(27)的一次侧和送风口(24)的通路设有新风风道,连通回风口(23)、第一板式换热器(27)的二次侧、第二板式换热器(28)的二次侧和排风口(26)的通路设有排风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包括除湿单元和热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单元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顶壁的左半部和右半部对应设有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第一壳体(1)中设有气水换热器(13),气水换热器(13)的两端口对应与设置在第一壳体(1)侧壁上的第一截止阀(14)和第二截止阀(15)连接;所述热回收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一壳体(1)上侧的第二壳体(2),第二壳体(2)的底壁设有与第一风口(11)和第二风口(12)对应的第三风口(21)和第四风口(22),第二壳体(2)的顶壁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回风口(23)、送风口(24)、新风口(25)和排风口(26),第二壳体(2)中设有左右分布的第一板式换热器(27)和第二板式换热器(28),第一板式换热器(27)和第二板式换热器(28)倾斜设置;连通新风口(25)、第二板式换热器(28)的一次侧、第四风口(22)、第二风口(12)、第一壳体(1)的内腔、第一风口(11)、第三风口(21)、第一板式换热器(27)的一次侧和送风口(24)的通路设有新风风道,连通回风口(23)、第一板式换热器(27)的二次侧、第二板式换热器(28)的二次侧和排风口(26)的通路设有排风风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27)和第二板式换热器(28)的倾斜角度为30~60度,且使两者呈左右对称分布。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式换热器(27)和第二板式换热器(28)的倾斜角度为45度。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换热器(13)为塑料换热器。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户式水源双板热回收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换热器(13)由多个塑料材质的换热模块构成,所述换热模块包括间隔分布且呈竖向设置的左主管(131)和右主管(132),左主管(131)和右主管(132)之间通过多条换热管(133)连通,左主管(131)和右主管(132)的上下端均设有第一接口(134),左主管(131)和右主管(132)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接口(135);相邻换热模块通过其第一接口(134)或第二接口(135)相互热熔连接,一换热模块的其中一个第二接口(135)通过热熔连接有第一接头(136),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旭日
申请(专利权)人:际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