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253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扶正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支撑杆、滚珠、轨道槽、连接圈和固定圈。所述扶正器本体内部设置通孔,所述扶正器本体两端固定安装连接圈,所述连接圈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圈,所述扶正器本体外侧由上到下设置两层支撑杆,且每一层等间距设置四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置凹槽,所述滚珠安装于凹槽内,所述支撑杆外侧设置供滚珠滚动的圆环形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与扶正器本体同轴设置,所述滚珠紧密接触于轨道槽内侧壁,总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有效减轻钻井作业过程中扶正器与井壁之间的偏摩现象。

A centra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扶正器
本技术涉及油气井固井
,具体为一种扶正器。
技术介绍
在对油气井进行固井作业时,为了防止套管倾斜和减小套管与油气井井壁之间的摩擦力,通常会在套管上安装扶正器。扶正器固定在套管上,从而与套管一同进入油气井中,它是一种能保证钻井固井质量的装置。现有的扶正器在固定套管上由于固定的不稳导致扶正器在套管上会出现上下乱窜的现象,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进程。在进行固井作业过程中,现有的扶正器与油气井的井壁之间为纯滑动摩擦,由于扶正器与井壁的摩擦导致套管的下落不顺畅,在遇到较大的阻力时扶正器甚至会卡住在油气井中,不仅会严重影响扶正器的使用效果,而且还严重影响油气井的固井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市场现有扶正器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扶正器,该扶正器制造安装简便,有效减小固井作业过程中扶正器与井壁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固井质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支撑杆、滚珠、轨道槽、连接圈、固定圈和固定管,所述扶正器本体内部设置通孔,所述扶正器本体两端固定安装连接圈,所述连接圈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上固定套装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上活动套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延伸至固定管的内部,所述固定管上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螺纹杆两侧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片,所述夹片侧面的中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与螺纹杆延伸至固定管内部的一端相抵接,所述扶正器本体外侧由上到下设置两层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设置凹槽,所述滚珠安装于凹槽内;所述支撑杆外侧设置供滚珠滚动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与扶正器本体同轴设置,所述滚珠紧密接触于轨道槽内侧壁。其中,所述扶正器本体外侧由上到下设置两层支撑杆,所述扶正器本体外侧每一层等间距设置有四个支撑杆,且上、下两层之间的间距为5厘米。其中,所述轨道槽与扶正器本体同轴设置,所述轨道槽外端为半圆形,所述轨道槽与井壁之间为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扶正器与井壁之间的摩擦力。其中,所述扶正器本体内部的通孔大于套管的直径,所述扶正器本体通过螺纹杆、夹片、弹簧和固定管相互之间的配合对套管起到夹紧固定作用。本技术具有的积极效果:本技术可以适用于不同管径的套管,具有较大的使用范围,在支撑架的外侧设置了滚珠,将滚珠设置在轨道槽内,轨道槽与井壁接触,这样的设置避免了滚珠与井壁的直接接触,可以降低滚珠在滚动时的阻力,防止滚珠转动对井壁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轨道槽的示意图。图中:1.扶正器本体,2.支撑杆,3.滚珠,4.轨道槽,5.连接圈,6.固定圈,7.固定管,8.螺纹杆,9.夹片,10.弹簧,11.圆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1,支撑杆2,滚珠3,轨道槽4,连接圈5,固定圈6,固定管7,螺纹杆8,夹片9,弹簧10,圆槽11。扶正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供套管通过的通孔,扶正器本体1两端固定安装连接圈5,连接圈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圈6,所述扶正器本体1外侧由上到下设置两层支撑杆2,且每一层等间距设置四个支撑杆2,支撑杆2的端部设置凹槽,每一个凹槽中安装有一个滚珠3,围绕支撑杆2外部设置一圈轨道槽4,所述轨道槽4与扶正器本体1同轴设置,滚珠3紧密接触于轨道槽3内侧壁,并且滚珠3能够在轨道槽3的轨道中自由滚动,固定圈6上固定套装有固定管7,固定管7上活动套装有螺纹杆8,螺纹杆8一端延伸至固定管7的内部,固定管7上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螺纹杆8两侧的弹簧10,弹簧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片9,夹片9侧面的中部开设有圆槽11,圆槽11与螺纹杆2延伸至固定管7内部的一端相抵接,通过转动螺纹杆8与弹簧10的配合,在竖直方向上对夹片9起到一定的固定支撑作用。工作时,首先将扶正器套到套管上后,转动螺纹杆8,螺纹杆8带动夹片9移动,夹片9的移动会拉伸弹簧10,通过螺纹杆8、夹片9、弹簧10和固定管7的配合,对套管起到夹紧固定作用。在将扶正器固定安装在套管上后,扶正器会跟随套管一同进入油气井中,通过滚珠3和轨道槽4的配合,可以减小扶正器在工作过程中与井壁之间的摩擦阻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扶正器,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1)、支撑杆(2)、滚珠(3)、轨道槽(4)、连接圈(5)、固定圈(6)和固定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器本体(1)内部设置通孔;所述扶正器本体(1)两端固定安装连接圈(5);所述连接圈(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圈(6);所述固定圈(6)上固定套装有固定管(7);所述固定管(7)上活动套装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一端延伸至固定管(7)的内部;所述固定管(7)上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螺纹杆(8)两侧的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片(9);所述夹片(9)侧面的中部开设有圆槽(11);所述圆槽(11)与螺纹杆(8)延伸至固定管(7)内部的一端相抵接;所述扶正器本体(1)外侧由上到下设置两层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端部设置凹槽;所述滚珠(3)安装于凹槽内;所述支撑杆(2)外侧设置供滚珠(3)滚动的轨道槽(4);所述轨道槽(4)与扶正器本体(1)同轴设置;所述滚珠(3)紧密接触于轨道槽(4)内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扶正器,扶正器包括扶正器本体(1)、支撑杆(2)、滚珠(3)、轨道槽(4)、连接圈(5)、固定圈(6)和固定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器本体(1)内部设置通孔;所述扶正器本体(1)两端固定安装连接圈(5);所述连接圈(5)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圈(6);所述固定圈(6)上固定套装有固定管(7);所述固定管(7)上活动套装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一端延伸至固定管(7)的内部;所述固定管(7)上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螺纹杆(8)两侧的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片(9);所述夹片(9)侧面的中部开设有圆槽(11);所述圆槽(11)与螺纹杆(8)延伸至固定管(7)内部的一端相抵接;所述扶正器本体(1)外侧由上到下设置两层支撑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稳付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