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场所防护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24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场所防护墙结构,所述支撑框包括竖梁和底座,底座固定在地面,相邻的竖梁之间挂装所述墙体,在墙体内侧设置能够竖直限位移动设置的内防护板,该内防护板的下端部能嵌在相邻的两个底座之间且其下端面贴在地面或与地面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上述各结构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不便、底部缝隙大、重心较高以及固定不稳固的问题。

A Protective Wall Structure for Construction Si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场所防护墙结构
本技术涉及施工防护墙结构改进
,尤其是一种施工场所防护墙结构。
技术介绍
在施工现场需要做好防护墙,以避免行人、车辆不慎进入而出现受伤或损坏的问题。这些防护墙的结构是:包括墙体和支撑框,支撑框包括竖梁和底座,两个相邻的支撑框的竖梁之间设置墙体,竖梁下端部的底座设置在地面上,墙体可以采用塑料板、铁板或具有一定强度材料制成的板材。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很多的问题:1.墙体两侧通过螺栓安装在同侧的支撑框上,安装操作繁琐,效率低;2.底座具有一定的高度,墙体安装后,其下端与地面之间存在缝隙,不利于现场的防护;3.安装好后的整体重心偏高,不利于整体保持平衡;4.底座直接放置在地面,墙体易出现因为撞击等原因导致的脱落或整体移位。综上所述,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防护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通过插装配合进行组装、底部防护好、重心较低且固定稳固的一种施工场所防护墙结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场所防护墙结构,包括墙体和支撑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包括竖梁和底座,底座固定在地面,相邻的竖梁之间挂装所述墙体,在墙体内侧设置能够竖直限位移动设置的内防护板,该内防护板的下端部能嵌在相邻的两个底座之间且其下端面贴在地面或与地面间隔设置。再有,所述底座外缘下端设置有安装边,在安装边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螺栓或销钉。再有,所述墙体两端设置有支撑梁,在支撑梁上端部和下端部均嵌装一端盖,位于上端的端盖内的凹槽中嵌入旁侧竖梁套装的卡扣设置的定位销,位于下端的端盖内的凹槽中嵌入下方底座上端面设置的限位销。再有,所述墙体内侧表面间隔设置竖直的多个辅助梁,每个辅助梁下端间隔设置竖直的多个定位螺栓,该定位螺栓能穿入所述内防护板表面所制的长槽内并通过固定螺母将内防护板固定在辅助梁上。再有,所述墙体由塑钢或彩钢制成。再有,所述内防护板由塑钢或彩钢制成。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中,在竖梁上端套装有卡扣,卡扣底面设置有两组定位销,定位销可以插入横向设置或者垂直设置的两个墙体的同侧的支撑梁上端,支撑梁下端内嵌入底座对位设置的限位销,由此将墙体两端固定在竖梁和底座处,另外,在墙体内侧表面的辅助梁所设的定位螺栓上挂装内防护板,内防护板的下端可以遮住墙体和相邻两个底座之间的缝隙,再有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较硬的地面或通过销钉固定在较软的地面,通过上述各结构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不便、底部缝隙大、重心较高以及固定不稳固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墙体较矮的示意图;图5是横向墙体使用的卡扣的仰视图;图6是垂直墙体使用的卡扣的俯视图;图7是图4的I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施工场所防护墙结构,如图1~7所示,包括墙体1和支撑框,本技术的创新在于:支撑框包括竖梁3和底座6,底座固定在地面4,相邻的竖梁之间挂装墙体,在墙体内侧设置能够竖直限位移动设置的内防护板11,该内防护板的下端部7能嵌在相邻的两个底座之间且其下端面贴在地面或与地面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底座外缘下端设置有安装边5,在安装边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螺栓或销钉8。墙体两端设置有支撑梁10,在支撑梁上端部和下端部均嵌装一端盖19,位于上端的端盖内的凹槽20中嵌入旁侧竖梁套装的卡扣2设置的定位销18,位于下端的端盖内的凹槽中嵌入下方底座上端面设置的限位销21。墙体内侧表面间隔设置竖直的多个辅助梁9,每个辅助梁下端间隔设置竖直的多个定位螺栓13,该定位螺栓能穿入内防护板表面所制的长槽12内并通过固定螺母14将内防护板固定在辅助梁上。墙体由塑钢或彩钢制成。内防护板由塑钢或彩钢制成。本技术使用时:1.横向墙体设置的结构如图1~3、5所示相邻的竖梁之间设置墙体,墙体两侧支撑梁的上端内嵌入如图5所示的卡扣的定位销,支撑梁的下端内嵌入如图7所示的底座的限位销,由此将墙体与竖梁固定在一起。内防护板设置在墙体内侧表面下端,并通过定位螺栓和固定螺母固定,内防护板下端两侧具有凹陷15,使下端可以嵌入两个相邻的底座之间的缝隙处。由于墙体处于的地方有区别,所以内防护板下端所处的位置有不同,即内防护板下端所处的高度可以根据两个相邻底座之间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由于处于较硬的水泥地面,所以在安装边中穿入螺栓,并啮合如地面的钻孔内,使底座稳固的固定在地面。内防护板处于墙体内侧表面较低的位置,使整体的重心下移,保证了整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2.垂直墙体设置的结构如图6所示该处与第1项不同的是卡扣的形状,卡扣卡边17边缘的凸出部16相互垂直设置,二者底面的定位销嵌入垂直的两个墙体的支撑梁上端端盖的凹槽内。本技术中,在竖梁上端套装有卡扣,卡扣底面设置有两组定位销,定位销可以插入横向设置或者垂直设置的两个墙体的同侧的支撑梁上端,支撑梁下端内嵌入底座对位设置的限位销,由此将墙体两端固定在竖梁和底座处,另外,在墙体内侧表面的辅助梁所设的定位螺栓上挂装内防护板,内防护板的下端可以遮住墙体和相邻两个底座之间的缝隙,再有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较硬的地面或通过销钉固定在较软的地面,通过上述各结构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不便、底部缝隙大、重心较高以及固定不稳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场所防护墙结构,包括墙体和支撑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包括竖梁和底座,底座固定在地面,相邻的竖梁之间挂装所述墙体,在墙体内侧设置能够竖直限位移动设置的内防护板,该内防护板的下端部能嵌在相邻的两个底座之间且其下端面贴在地面或与地面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场所防护墙结构,包括墙体和支撑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包括竖梁和底座,底座固定在地面,相邻的竖梁之间挂装所述墙体,在墙体内侧设置能够竖直限位移动设置的内防护板,该内防护板的下端部能嵌在相邻的两个底座之间且其下端面贴在地面或与地面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场所防护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外缘下端设置有安装边,在安装边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的螺栓或销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场所防护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两端设置有支撑梁,在支撑梁上端部和下端部均嵌装一端盖,位于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中南山创新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