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221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右端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型钢支座,所述型钢支座右上端焊接下节拉杆,所述下节拉杆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套筒,所述套筒内上部通过螺纹连接上节拉杆,所述上节拉杆上端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在墙体上,所述型钢支座架体上端安装脚手板,所述脚手板上端右部安装踢脚板,所述脚手板上端通过螺栓固定钢管,所述钢管设置在套筒后侧,所述钢管上端通过连墙件与墙体右上端连接,所述钢管右侧捆绑安全网,该设计节约材料,制作、安装及拆卸方便,安全可靠,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High Strength Bolted Cable-Stayed Fixed Cantilever Scaff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
本技术是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属于建筑施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采用悬挑脚手架时,如何加快悬挑层的施工速度、减少渗漏隐患,成为现阶段的一个施工难点。现有技术中,使用传统的型钢悬挑脚手架,悬挑层型钢铺设时间较长,且必须保证型钢锚固端长度不小于1.25倍悬挑端长度的规范要求,导致悬挑层在作业面内存在较多的型钢和穿墙洞,不利于后期二次结构施工穿插,且作业时,脚手板缝隙容易落下灰尘,影响下层的人员作业,甚至进入眼部,所以急需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节约材料,制作、安装及拆卸方便,安全可靠,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右端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型钢支座,所述型钢支座右上端焊接下节拉杆,所述下节拉杆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套筒,所述套筒内上部通过螺纹连接上节拉杆,所述上节拉杆上端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在墙体上,所述型钢支座上端安装脚手板,所述脚手板上端右部安装踢脚板,所述脚手板上端通过螺栓固定钢管,所述钢管设置在套筒后侧,所述钢管上端通过连墙件与墙体右上端连接,所述钢管右侧捆绑安全网,所述脚手板下端固定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吸盘一、固定条、防尘布、转动杆、盘簧、固定块以及吸盘二,所述吸盘一固定在脚手板下端左部,所述固定条通过连接绳与吸盘一相连接,所述防尘布左端与固定条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通过盘簧安装在固定块内,所述防尘布右端缠绕在转动杆环形侧面上,所述固定块通过连接绳固定在吸盘二下端,所述吸盘二固定在脚手板下端右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右端开设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通过螺纹连接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左端与转动杆相接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墙体右端开设预留孔,所述预留孔内固定预留管,所述穿墙螺栓穿过预留管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穿墙螺栓两侧设置钢垫片,且通过双螺帽进行固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节拉杆环形侧面下部加工螺纹,所述套筒内加工螺纹,所述下节拉杆环形侧面上部加工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因添加了墙体、型钢支座、上节拉杆、下节拉杆、套筒、穿墙螺栓、钢管、脚手板、踢脚板、安全网以及连墙件,该设计节约材料,制作、安装及拆卸方便,安全可靠,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解决了使用传统的型钢悬挑脚手架,悬挑层型钢铺设时间较长,且必须保证型钢锚固端长度不小于1.25倍悬挑端长度的规范要求,导致悬挑层在作业面内存在较多的型钢和穿墙洞,不利于后期二次结构施工穿插的问题。因添加了吸盘一、固定条、防尘布、转动杆、盘簧、固定块以及吸盘二,该设计便于通过防尘布进行防尘,避免灰尘之间落在人员身体上,且便于拆装和存放,解决了脚手板缝隙容易落下灰尘,影响下层的人员作业,甚至进入眼部的问题,本技术节约材料,制作、安装及拆卸方便,安全可靠,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中型钢支座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中上节拉杆、套筒以及下节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中防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2-型钢支座、3-上节拉杆、4-下节拉杆、5-套筒、6-穿墙螺栓、7-钢管、8-脚手板、9-踢脚板、10-安全网、11-连墙件、12-吸盘一、13-固定条、14-防尘布、15-转动杆、16-盘簧、17-紧固螺栓、18-固定块、19-吸盘二。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包括墙体1,墙体1右端通过穿墙螺栓6固定型钢支座2,型钢支座2右上端焊接下节拉杆4,下节拉杆4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套筒5,套筒5内上部通过螺纹连接上节拉杆3,上节拉杆3上端通过穿墙螺栓6固定在墙体1上,型钢支座2上端安装脚手板8,脚手板8上端右部焊接安装踢脚板9,脚手板8上端通过螺栓固定钢管7,钢管7设置在套筒5后侧,钢管7上端通过连墙件11与墙体1右上端连接,钢管7右侧捆绑安全网10,脚手板8下端固定防尘机构,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6#工字钢,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为1.0~3.00米,悬挑钢梁的最大间距不超过1.5米,脚手架立杆不在悬挑钢梁上面时联梁采用12.6#槽钢,槽口水平与工字钢焊接在根据悬挑架布置图将加工好的预埋件提前预埋在结构中。对工字钢进行加工,一端焊接10mm厚、长200mm宽180mm的连接钢板(并在钢板上开孔,一侧孔径22mm的圆孔,另一侧为椭圆形孔洞,在立杆放置的位置上焊接相应根数的150mm长、Φ25的短钢筋以放置立杆,梁和剪力墙的结构强度报告达到设计的75%以上方可安装悬挑梁,将加工好的工字钢与预埋在结构中的预埋件对齐,再用M20的两个高强螺栓穿过垫片和连接钢板后插入预埋件中的钢管7内两端用螺母固定牢固,工字钢下侧用脚手架托起,以保证结构稳定和安全,待结构强度完全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下侧起托起作用的脚手架,当悬挑端工字钢长度小于1.5m时,设置一道斜拉,当长度大于等于1.5m时设置两道斜拉以保证结构稳定,在搭设立杆后,按步距搭设水平杆和小横杆,水平杆与立杆相连,大横杆距工字钢面200mm开始搭设,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错开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立杆和大横杆必须用十字扣件扣紧,小横杆贴近立杆设置,搭于大横杆上,在立杆之间可根据需要加设小横杆,在立杆、水平杆及小横杆搭设后,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每6根立杆开始加设,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外架相连外,在其中间应增设2~4个扣结点,脚手架高度应超出操作层上皮1.5米,外排架在1.2米的位置增加拦腰杆的设置,每层设连墙杆,连墙件11采用刚性连接,脚手板8与小横杆用铁丝绑扎压板条固定脚手板8,所有脚手架立面均密闭密目网。结构墙体1距外架300mm缝隙使用水平安全网10封闭,每两层设置一道,作业面300mm缝隙必须密闭,底层须满铺脚手板8密闭整个底部,拆除时应遵守由上而下的原则,先搭后拆的原则,缩短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尤其是主体与二次结构施工进度,降低外墙渗漏风险,节约施工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包括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右端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型钢支座,所述型钢支座右上端焊接下节拉杆,所述下节拉杆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套筒,所述套筒内上部通过螺纹连接上节拉杆,所述上节拉杆上端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在墙体上,所述型钢支座上端安装脚手板,所述脚手板上端右部焊接安装踢脚板,所述脚手板上端通过螺栓固定钢管,所述钢管设置在套筒后侧,所述钢管上端通过连墙件与墙体右上端连接,所述钢管右侧捆绑安全网,所述脚手板下端固定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吸盘一、固定条、防尘布、转动杆、盘簧、固定块以及吸盘二,所述吸盘一固定在脚手板下端左部,所述固定条通过连接绳与吸盘一相连接,所述防尘布左端与固定条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通过盘簧安装在固定块内,所述防尘布右端缠绕在转动杆环形侧面上,所述固定块通过连接绳固定在吸盘二下端,所述吸盘二固定在脚手板下端右部。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螺栓斜拉固定式悬挑脚手架,包括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右端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型钢支座,所述型钢支座右上端焊接下节拉杆,所述下节拉杆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套筒,所述套筒内上部通过螺纹连接上节拉杆,所述上节拉杆上端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在墙体上,所述型钢支座上端安装脚手板,所述脚手板上端右部焊接安装踢脚板,所述脚手板上端通过螺栓固定钢管,所述钢管设置在套筒后侧,所述钢管上端通过连墙件与墙体右上端连接,所述钢管右侧捆绑安全网,所述脚手板下端固定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吸盘一、固定条、防尘布、转动杆、盘簧、固定块以及吸盘二,所述吸盘一固定在脚手板下端左部,所述固定条通过连接绳与吸盘一相连接,所述防尘布左端与固定条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通过盘簧安装在固定块内,所述防尘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李雨豪鄢瑞文刘金波邵利永高阳谭海燕黄冶郭建军张秀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