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2195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它包括压型钢板以及设置在压型钢板波谷之间的下层钢筋和设置在压型钢板上方的上层钢筋,所述压型钢板上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纵向波槽,纵向波槽为向上凸起的波峰槽,其特征在于,在压型钢板的每一个纵向波槽一侧、纵向波槽的长度方向上均间隔设有多个支撑钢筋,所述支撑钢筋呈倒V字形,由一根钢筋折弯而成,其上端与上层钢筋固定连接,下端左右两个支脚分别与纵向波槽左右两侧中的下层钢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到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稳定性高、且易于板内线管穿插。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profiled steel composite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楼板,具体涉及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在过去工业建筑应用的基础上,组合楼板技术近年来迅速向民用建筑应用发展,并将成为今后重点发展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目前,组合楼板主要有混凝土叠合楼板和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一般来说,混凝土叠合楼板包括预制的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和安装在预应力混凝土底板上的支撑系统,施工时,先放置预应力混凝土底板,再绑扎钢筋,最后浇注40~110mm的混凝土叠合层。这种叠合板由于预应力底板间无侧向联系钢筋,拼接处楼板容易出现纵向裂缝,楼板整体刚度差,因此实际工程中较少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采用压型钢板做底模,然后在上面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形成组合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具有施工高效安全,钢材料使用量少的优点,广泛应用在楼板成型技术中。现有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在设置钢筋时,通常在压型钢板的波谷之间设置下层钢筋,并在压型钢板的波峰上设置上层钢筋,上层钢筋直接搭接在压型钢板的各个波峰上。采用上述结构时,由于上下层钢筋分别设置,且是直接搭设在波峰或波谷处,稳定性不够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容易产生移位。同时,上下层钢筋之间的间隙小,只有将管线安装在上层钢筋上,从而在浇筑混凝土前,管线裸露在外,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且易于板内线管穿插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它包括压型钢板以及设置在压型钢板波谷之间的下层钢筋和设置在压型钢板上方的上层钢筋,所述压型钢板上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纵向波槽,纵向波槽为向上凸起的波峰槽,其特征在于,在压型钢板的每一个纵向波槽一侧、纵向波槽的长度方向上均间隔设有多个支撑钢筋,所述支撑钢筋呈倒V字形,由一根钢筋折弯而成,其上端与上层钢筋固定连接,下端左右两个支脚分别与纵向波槽左右两侧中的下层钢筋固定连接。这样,通过在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增设支撑钢筋,从而通过支撑钢筋将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下层钢筋设置在相邻的波峰槽之间,是相对固定的,进而加固上层钢筋与下层钢筋连接后可提高整体钢筋的稳定性,使得后期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出现移位。同时,所设置的支撑钢筋上端远离纵向波槽的波峰,增大了上层钢筋与下层钢筋之间的间隙,进而为管线的设置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管线不会直接裸露在外,提高了管线的安全性能。另外,将支撑钢筋由一根钢筋弯折呈V形,安装时,只需在每一个纵向波槽的两侧安装一个支撑钢筋即可起到连接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工人的安装时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钢筋呈倒U字形,支撑钢筋的上端与上层钢筋通过焊接固定,支撑钢筋的下端分别与纵向波槽左右两侧的下层钢筋通过焊接固定。这样,每一个支撑钢筋均有四个支撑点,能够有效地提高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的强度,同时,这样设置后,能够减少支撑钢筋的用量。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钢筋呈燕尾形,支撑钢筋的上端与上层钢筋通过焊接固定,支撑钢筋的下端分别与纵向波槽左右两侧的下层钢筋通过焊接固定。这样,每一个支撑钢筋均有四个支撑点,能够有效地提高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的强度,同时,这样设置后,能够减少支撑钢筋的用量。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钢筋的上端与上层钢筋中的横向钢筋通过焊接固定,且位于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交叉处。这样,将支撑钢筋的上端设置在上层钢筋的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交叉处,能够有效的提高上层钢筋的强度。进一步的,在压型钢板的每一个纵向波槽一侧、纵向波槽的长度方向上均间隔设有多个混凝土垫块,所述混凝土垫块置于下层钢筋下。这样,设置混凝土垫块后,可为下层钢筋提供更多的支撑点,提高下层钢筋的稳固性。同时,混凝土垫块可与后期浇筑的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钢筋的纵向高度高于纵向波槽波峰不小于3cm,同时不大于波峰到楼层板顶面距离减去上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后的高度,每个纵向波槽的相邻支撑钢筋之间的间距为500mm~1000mm。这样,可确保上层钢筋与纵向波槽的波峰之间的间隙足够安装管线,同时,支撑钢筋设置越多,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的稳定性越好,强度也越高。进一步的,在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纵向波槽上设有用于穿设电线或抽吸自来水的管线。这样,将管线设置在纵向波槽上,纵向波槽能够对管线起支撑作用,上层钢筋能够避免管线裸露在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得到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在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之间增设支撑钢筋,从而通过支撑钢筋将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连接成一个整体,进而提高整体钢筋的稳定性,使得后期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出现移位。2、支撑钢筋上端远离纵向波槽的波峰,增大了上层钢筋与下层钢筋之间的间隙,进而为管线的设置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管线不会直接裸露在外,提高了管线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压型钢板1、纵向波槽11、下层钢筋2、支撑钢筋3、上层钢筋4、混凝土垫块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它包括压型钢板1以及设置在压型钢板1波谷之间的下层钢筋2和设置在压型钢板1上方的上层钢筋4,所述压型钢板1上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纵向波槽11,纵向波槽11为向上凸起的波峰槽,在压型钢板1的每一个纵向波槽11一侧、纵向波槽11的长度方向上均间隔设有多个支撑钢筋3,所述支撑钢筋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层钢筋4和下层钢筋2固定连接,且支撑钢筋3的上端高于纵向波槽11的波峰。如图1所示,在压型钢板1的每一个纵向波槽11一侧、纵向波槽11的长度方向上均间隔设有多个混凝土垫块5,所述混凝土垫块5置于下层钢筋2下。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钢筋3呈倒V字形,支撑钢筋3的上端与上层钢筋4中的横向钢筋通过焊接固定,下端左右两个支脚分别与纵向波槽11左右两侧中的下层钢筋2通过焊接固定;支撑钢筋3的上端位于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交叉处。所述支撑钢筋3的纵向高度高于纵向波槽11波峰不小于3cm,同时不大于波峰到楼层板顶面距离减去上部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后的高度,同一纵向波槽11的相邻支撑钢筋3之间的间距为需根据设计图纸的板钢筋直径按500mm~1000mm布置,钢筋直径越大,间距越大。进一步的,为了安装管线,提高管线的安全性,在上层钢筋4和下层钢筋2之间、纵向波槽11上设有用于穿设电线或抽吸自来水的管线。本实施例中组合楼板的具体施工工艺如下:在安装好压型钢板1后,钢筋施工前,根据横纵钢筋间距及所设定的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高度,预制一定数量的“∧”形马凳(即支撑钢筋3),马凳钢筋采用C8或C10为宜。然后在已施工完成的压型钢板(以闭口型板为例)上,根据图纸在压型钢板1波谷按纵向布置下层钢筋2,并在下层钢筋2底部垫好混凝土垫块5,再将“∧”形马凳两角焊接至下层钢筋2上,马凳纵向间距与板顶横向钢筋相同。随后布置压型钢筋顶部的上层钢筋4的横向钢筋上,并将其与马凳顶点点焊连接,最后设置上层钢筋4的纵向钢筋,并将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交叉点全部扎牢。当然,所需设置管线,则因在管线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它包括压型钢板(1)以及设置在压型钢板(1)波谷之间的下层钢筋(2)和设置在压型钢板(1)上方的上层钢筋(4),所述压型钢板(1)上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纵向波槽(11),纵向波槽(11)为向上凸起的波峰槽,其特征在于,在压型钢板(1)的每一个纵向波槽(11)一侧、纵向波槽(11)的长度方向上均间隔设有多个支撑钢筋(3),所述支撑钢筋(3)呈倒V字形,由一根钢筋折弯而成,其上端与上层钢筋(4)固定连接,下端左右两个支脚分别与纵向波槽(11)左右两侧中的下层钢筋(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它包括压型钢板(1)以及设置在压型钢板(1)波谷之间的下层钢筋(2)和设置在压型钢板(1)上方的上层钢筋(4),所述压型钢板(1)上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纵向波槽(11),纵向波槽(11)为向上凸起的波峰槽,其特征在于,在压型钢板(1)的每一个纵向波槽(11)一侧、纵向波槽(11)的长度方向上均间隔设有多个支撑钢筋(3),所述支撑钢筋(3)呈倒V字形,由一根钢筋折弯而成,其上端与上层钢筋(4)固定连接,下端左右两个支脚分别与纵向波槽(11)左右两侧中的下层钢筋(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筋(3)还可以呈倒U字形,支撑钢筋(3)的上端与上层钢筋通过焊接固定,支撑钢筋(3)的下端分别与纵向波槽(11)左右两侧的下层钢筋(2)通过焊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筋(3)还可以呈燕尾形,支撑钢筋(3)的上端与上层钢筋(4)通过焊接固定,支撑钢筋(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放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