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957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罐体、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进水管、旋流气液分离器、出水管、回流管、提升管和集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污水处理设备,进水进入到罐体后,在罐体底部与第二气液分离器之间形成的第一反应室内,大部分COD被降解为沼气,剩余的可生物降解的COD在第一气液分离器与第二气液分离器之间形成的第二反应室内被去除,COD去除率达85%以上,所得清水的溶解氧含量高。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sewagetreatment,wastewater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现有炼油、印染、造纸、电镀、皮革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工业废水,这类工业废水的COD(ChemicalOxygen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比较高,处理起来难度大。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一方面体积大、设备投资大,不利用降低工厂的投资成本,另一方面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不合理,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一般,不能达到应有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合理,能够高效去除工业废水中COD的污水处理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罐体,其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气液分离器,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气液分离器;该罐体的底部与进水管相连通;旋流气液分离器,其安装在所述罐体的顶部外侧;出水管,其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相连通;回流管,其一端深入到所述罐体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相连通;提升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相连通;集气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回流管置于所述罐体内,该回流管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后深入到所述罐体的底部,该回流管的另一端从所述罐体的顶部穿出后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提升管置于所述罐体内,该提升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后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相连通,该提升管的另一端从所述罐体的顶部穿出后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集气管置于所述罐体内,该集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相连通,该集气管的另一端从所述罐体的顶部穿出后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均为三相分离器。作为优选,所述罐体内靠近底部处装有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的布水器。本技术所提供的污水处理设备,进水进入到罐体后,在罐体底部与第二气液分离器之间形成的第一反应室内,大部分COD被降解为沼气,剩余的可生物降解的COD在第一气液分离器与第二气液分离器之间形成的第二反应室内被去除,COD去除率达85%以上,所得清水的溶解氧含量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处理设备的主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2、第一气液分离器;3、第二气液分离器;4、进水管;5、旋流气液分离器;6、出水管;7、回流管;8、提升管;9、集气管;10、布水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包括罐体1、第一气液分离器2、第二气液分离器3、进水管4、旋流气液分离器5、出水管6、回流管7、提升管8和集气管9。其中,所述罐体1呈柱状,其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气液分离器2,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气液分离器3;该罐体1的底部与进水管4相连通。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2和第二气液分离器3均优选为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多用于生物污水处理,用以分离消化气、消化液和污泥颗粒。该第一气液分离器2和第二气液分离器3可采用现有的分布式三相分离器,这种分布式三相分离器先完成气相的分离,接着完成固液相间的分离,各段分离目的较为明确。混合液利用含有气态物的密度差特点完成上升过程,并且较长的上升流程有利于气泡合并,气体在液面释放较完全,避免气泡附着进入沉降区,影响沉降效果。上升区和回流区由于密度差可自动形成循环,不仅仅利用出水形成上升流。分步式三相分离器中混合液进入与污泥回流不在同一通道,避免了污泥回流受到干扰。另外,分步式三相分离器具有更大的沉降区表面积,有利于污泥的沉降。如图1和图2所示,旋流气液分离器5安装在所述罐体1的顶部外侧,并且该旋流气液分离器5位于罐体1顶部外侧的中部。出水管6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2相连通。旋流气液分离器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分级设备,常用离心沉降原理。当待分离的两相混合液以一定压力从旋流器周边切向进入旋流器内后,产生强烈的三维椭圆型强旋转剪切湍流运动。由于粗颗粒与细颗粒之间存在粒度差,其受到离心力、向心浮力、流体曳力等大小不同,受离心沉降作用,大部分粗颗粒经旋流器底流口排出,而大部分细颗粒由溢流管排出,从而达到分离分级目的。回流管7的一端深入到所述罐体1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5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回流管7置于所述罐体1内,该回流管7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2、第二气液分离器3后深入到所述罐体1的底部。该回流管7的另一端从所述罐体1的顶部穿出后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5相连通。提升管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3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5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提升管8置于所述罐体1内,该提升管8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2后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3相连通。该提升管8的另一端从所述罐体1的顶部穿出后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5相连通。集气管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2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5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集气管9置于所述罐体1内,该集气管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2相连通,该集气管9的另一端从所述罐体1的顶部穿出后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5相连通。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罐体1内靠近底部处安装有布水器10,该布水器10与所述进水管4相连通。上述污水处理设备,罐体1底部与第二气液分离器3之间的空间构成了第一反应室内,第一气液分离器2与第二气液分离器3之间的空间构成了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其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气液分离器,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气液分离器;该罐体的底部与进水管相连通;旋流气液分离器,其安装在所述罐体的顶部外侧;出水管,其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相连通;回流管,其一端深入到所述罐体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相连通;提升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相连通;集气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其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气液分离器,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气液分离器;该罐体的底部与进水管相连通;旋流气液分离器,其安装在所述罐体的顶部外侧;出水管,其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相连通;回流管,其一端深入到所述罐体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相连通;提升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相连通;集气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旋流气液分离器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置于所述罐体内,该回流管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后深入到所述罐体的底部,该回流管的另一端从所述罐体的顶部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焕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化工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