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器真空压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92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器真空压塞机,涉及采血器技术领域。该采血器真空压塞机,包括机体、置物板、底座和移动机构,机体的侧面与置物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机体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移动机构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内腔中,移动机构包括螺纹杆、第一齿轮盘、第二齿轮盘、旋转电机、螺纹套、移动板、移动杆和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第二齿轮盘转动使第一齿轮盘带动螺纹杆转动,使螺纹套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使移动杆带动滚轮下降当滚轮穿过导通孔与地面接触时,推动机体便可在滚轮的带动下对机体进行移动,相对于使用万向轮来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可隐藏式滚轮可一次带动四个滚轮上升,无需对四个万向轮进行分别制动。

Vacuum stopper for blood samp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血器真空压塞机
本技术涉及采血器
,具体为一种采血器真空压塞机。
技术介绍
真空压塞机是将预先将采血器的试管防止在压塞机的内部对其抽致真空或版真空状态,然后通过液压杆带动试管上升对试管与密封塞进行挤压卡接,方便了对采血器的制作和密封,且试管内部的气压也决定了抽取血液的多少,虽然现有的真空压塞机在压塞的过程中已经很成熟,但是其底部并未安装滚轮,即使安装有万向轮因万向轮只是四个轮子支撑会导致真空压塞机的稳定性变差,且在对四个万向轮进行制动时往往需要绕着真空压塞机一周对万向轮进行分别制动,且万向轮在支撑的过程中极易损坏,影响真空压塞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血器真空压塞机,该采血器真空压塞机,方便对机体进行移动并在无移动时对机体进行稳定放置,防止机体在移动时需要人工搬运费时费力。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采血器真空压塞机,包括机体、置物板、底座和移动机构,所述机体的侧面与置物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机体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机构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内腔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螺纹杆、第一齿轮盘、第二齿轮盘、旋转电机、螺纹套、移动板、移动杆和滚轮。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轴承与底座内腔的顶部和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盘固定连接在螺纹杆外表面的底部,所述第一齿轮盘的侧面与第二齿轮盘的侧面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盘的底部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在螺纹杆外表面的顶部,所述螺纹杆贯穿移动板的中部并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内壁上,所述移动板底部的侧面与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移动杆的底部与滚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通孔开设在底座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顶部,所述固定座的底部与底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盘的上方,且位于移动板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导通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导通孔的直径大于移动杆的直径。优选的,所述滑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形状为长方形。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且防滑垫与导通孔的连接处开设有孔洞,空洞的直径与导通孔的直径相同。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血器真空压塞机。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采血器真空压塞机,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第二齿轮盘转动使第一齿轮盘带动螺纹杆转动,使螺纹套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使移动杆带动滚轮下降当滚轮穿过导通孔与地面接触时,推动机体便可在滚轮的带动下对机体进行移动,相对于使用万向轮来说,本技术设置可隐藏式滚轮可一次带动四个滚轮上升,无需对四个万向轮进行分别制动,增加了对机体制动的速度。(2)、该采血器真空压塞机,因为底座的底部均与地面接触,所以相对于现有的采用四个万向轮来进行支撑来说,稳定性更高,耐损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无需经常对其进行更换维修,且采用防滑垫增加了在无需移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机体工作中因振动而发生位置偏移。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底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置物板、3底座、4移动机构、401螺纹杆、402第一齿轮盘、403第二齿轮盘、404旋转电机、405固定座、406限位板、407螺纹套、408移动板、409滑轨、410限位块、411移动杆、412滚轮、413导通孔、5防滑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采血器真空压塞机,包括机体1、置物板2、底座3和移动机构4,机体1的侧面与置物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机体1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移动机构4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内腔中,移动机构4包括螺纹杆401、第一齿轮盘402、第二齿轮盘403、旋转电机404、螺纹套407、移动板408、移动杆411和滚轮412。螺纹杆4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轴承与底座3内腔的顶部和底部活动连接,第一齿轮盘402固定连接在螺纹杆401外表面的底部,第一齿轮盘402的侧面与第二齿轮盘403的侧面啮合,第二齿轮盘403的底部与旋转电机40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旋转电机40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座405的顶部,固定座405的底部与底座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套407螺纹连接在螺纹杆401外表面的顶部,螺纹杆4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06,限位板406固定连接在第一齿轮盘402的上方,且位于移动板408的下方,对移动板408移动的范围进行限定,螺纹杆401贯穿移动板408的中部并与移动板408固定连接,移动板408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滑轨409,滑轨409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内壁上,滑轨40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10,限位块410的形状为长方形,移动板408底部的侧面与移动杆411的顶部固定连接,移动杆411的形状为圆柱形,移动杆411的底部与滚轮412的顶部固定连接,导通孔413开设在底座3的底部,导通孔413的数量为四个,导通孔413的直径大于移动杆411的直径。通过旋转电机404带动第二齿轮盘403转动使第一齿轮盘402带动螺纹杆401转动,使螺纹套407带动移动板408向下移动,使移动杆411带动滚轮412下降当滚轮412穿过导通孔413与地面接触时,推动机体1便可在滚轮412的带动下对机体1进行移动,相对于使用万向轮来说,本技术设置可隐藏式滚轮412可一次带动四个滚轮412上升,无需对四个万向轮进行分别制动,增加了对机体1制动的速度。底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5,防滑垫5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且防滑垫5与导通孔413的连接处开设有孔洞,空洞的直径与导通孔413的直径相同,因为底座3的底部均与地面接触,所以相对于现有的采用四个万向轮来进行支撑来说,稳定性更高,耐损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无需经常对其进行更换维修,且采用防滑垫5增加了在无需移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机体1工作中因振动而发生位置偏移。在使用时,当需要移动时,通过旋转电机404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盘403转动使第一齿轮盘402带动螺纹杆401转动,因移动板408被滑轨409限位防止旋转,使螺纹套407带动移动板408向下移动,使移动杆411带动滚轮412下降当滚轮412穿过导通孔413与地面接触时,对机体1进行支撑,推动机体1便可在滚轮412的带动下对机体1进行移动。当无需移动时,通过旋转电机404逆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盘403转动使第一齿轮盘402带动螺纹杆401转动,使螺纹套407带动移动板408向上移动,使移动杆411带动滚轮412上升降当滚轮412穿过导通孔413使底座3与地面接触时,对机体1进行支撑增加机体1的稳定性。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采血器真空压塞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技术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器真空压塞机,包括机体(1)、置物板(2)、底座(3)和移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侧面与置物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机体(1)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机构(4)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内腔中,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螺纹杆(401)、第一齿轮盘(402)、第二齿轮盘(403)、旋转电机(404)、螺纹套(407)、移动板(408)、移动杆(411)和滚轮(412);所述螺纹杆(4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轴承与底座(3)内腔的顶部和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盘(402)固定连接在螺纹杆(401)外表面的底部,所述第一齿轮盘(402)的侧面与第二齿轮盘(403)的侧面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盘(403)的底部与旋转电机(40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407)螺纹连接在螺纹杆(401)外表面的顶部,所述螺纹杆(401)贯穿移动板(408)的中部并与移动板(408)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408)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滑轨(409),所述滑轨(409)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内壁上,所述移动板(408)底部的侧面与移动杆(4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411)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移动杆(411)的底部与滚轮(412)的顶部固定连接,导通孔(413)开设在底座(3)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器真空压塞机,包括机体(1)、置物板(2)、底座(3)和移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侧面与置物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机体(1)的底部与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机构(4)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内腔中,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螺纹杆(401)、第一齿轮盘(402)、第二齿轮盘(403)、旋转电机(404)、螺纹套(407)、移动板(408)、移动杆(411)和滚轮(412);所述螺纹杆(4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轴承与底座(3)内腔的顶部和底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盘(402)固定连接在螺纹杆(401)外表面的底部,所述第一齿轮盘(402)的侧面与第二齿轮盘(403)的侧面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盘(403)的底部与旋转电机(40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407)螺纹连接在螺纹杆(401)外表面的顶部,所述螺纹杆(401)贯穿移动板(408)的中部并与移动板(408)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408)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滑轨(409),所述滑轨(409)固定连接在底座(3)的内壁上,所述移动板(408)底部的侧面与移动杆(4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翔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