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电缆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173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凑型电缆及其加工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若干导体、分别将导体包覆的保护套和同时将若干导体包覆的外护套,所述导体包括内层和依次同轴套接的若干外层,所述内层包括相互螺旋缠绕的若干芯线,所述外层也包括若干芯线,直径最小的所述外层的芯线螺旋缠绕于内层外侧,所述外层的芯线的缠绕旋向与内层的芯线的缠绕旋向相同,与所述内层抵接的外层芯线可嵌于内层芯线之间的间隙内,且位于外侧的所述外层的芯线可嵌与位于内侧的外层的芯线之间的间隙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合理,使内层的芯线缠绕旋向与外侧的芯线缠绕方向相同,从而使位于外侧的芯线嵌与内侧的相邻芯线的间隙内,从而减小了导体的直径,降低了电缆线的外径。

A Compact Cable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电缆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线电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紧凑型电缆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提速,交通、运输显现的越来越重要,其中也带来了隧道事业快速。在挖掘隧道的过程中通常利用盾构机进行隧道的挖掘,盾构机在挖掘中通常使用电缆为其供电。但是,在隧道挖掘期间,狭小的隧道内被各类石块、土壤以及挖掘隧道所需的物质占用着,这其中也包括给盾构机供应电能的电缆,而隧道内堆放的物质较多会不利于隧道挖掘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电缆,在满足盾构机日常用电需求的同时,能够减少电缆在隧道内占用的空间,减少对隧道挖掘产生的不利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紧凑型电缆,包括若干导体、分别将导体包覆的保护套和同时将若干导体包覆的外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包括内层和依次同轴套接的若干外层,所述内层包括相互螺旋缠绕的若干芯线,所述外层也包括若干芯线,直径最小的所述外层的芯线螺旋缠绕于内层外侧,所述外层的芯线的缠绕旋向与内层的芯线的缠绕旋向相同,与所述内层抵接的外层芯线可嵌于内层芯线之间的间隙内,且位于外侧的所述外层的芯线可嵌与位于内侧的外层的芯线之间的间隙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层同向缠绕于内层上,将外层的芯线置于位于内侧的内层芯线间的间隙内或者外层芯线间的间隙内,减少了导体的外径的,从而降低了电缆整体的外径,减少了电缆在使用时所需要占用的空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线包括若干导线,若干所述导线相互螺旋缠绕,且所述导线的缠绕旋向与内层芯线的缠绕旋向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导线和芯线的缠绕旋向相同,进一步降低了成型之后的导体的外径,降低了最终生产的电缆的外径,降低了电缆在使用中所占用的体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导体相互螺旋缠绕,所述导体的缠绕旋向与外层芯线的缠绕旋向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体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使导体之间不易发生分离,同时在弯折过程中三根导体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相对移动,从而使电缆线的弯曲过程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保护套包括将导体包覆的橡皮绝缘层和设置于橡皮绝缘层内侧壁与外侧壁的半导电橡皮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保护套将导线包覆,使相邻导线之间不会产生接触,从而使相邻导体不会因为导通而产生短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半导电橡皮层外侧同轴包覆有半导电层,相邻导体连接的半导电层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半导电层形成一定的电磁屏蔽层,使电流从导体内穿过产生的电磁不易泄漏至电缆外,减少电缆在通电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对盾构机内精密仪器的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导体之间设置有软铜线,所述软铜线同时与相邻的半导电层抵接且导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软铜线将三个半导电层导通,使三根导体形成等势体,使导体外围绕的电场强度保持相等,从而减少导体受到的相邻电场施加的力,使导体不易发生变形,增加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电缆发生短路时,使半导电层和软铜线同时充当地线,承载电缆的短路电流,使供电系统不易发生损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电缆加工方法,用于加工出一种紧凑型的电缆,在满足盾构机日常用电需求的同时,能够减少电缆在隧道内占用的空间,减少对隧道挖掘产生的不利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紧凑型电缆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束丝,将若干导线互相螺旋卷绕,之后将卷绕而成的芯线收卷;S2:分层绞合,将若干芯线绞合成内层,芯线的绞合旋向与导线的绞合旋向相同,之后在内层外继续螺旋缠绕芯线,使芯线分成多层缠绕于内层外侧,位于外侧的芯线嵌于位于内侧的相邻芯线间的间隙内,且芯线的缠绕旋向均保持一致,在将芯线绞合于内层上时,每经过一次绞合就将经过绞合的导体从圆形模具内穿过;S3:固定,在导体外壁螺旋缠绕第一半导电保护带,且第一半导电保护带的缠绕旋向与芯线的缠绕旋向相反;S4:挤橡,利用挤橡机螺旋缠绕的第一半导电保护带外侧挤包半导电橡皮层和橡皮绝缘层;S5:缠绕,在位于外侧的半导电橡皮层外侧螺旋缠绕第二半导电保护带;S6:电磁屏蔽:在第二半导电保护带外侧螺旋缠绕半导电层;S7:成型,将若干导体和一根软铜线进行螺旋缠绕,之后从圆形模具内穿过,若干导体缠绕的旋向与芯线的缠绕旋向相同,且导体围绕软铜线的轴线设置;S8:填充,在相邻导体的间隙内填入填充体,使导体与填充体的截面呈圆形;S8:成缆,利用挤橡机在S8中的导体和填充体外侧挤包外护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镀锡铜丝加工成电缆,在加工过程中利用圆形模具将镀锡铜丝之间的间隙减小,从而使加工的电缆的直径更小,但仍能满足盾构机的日常供电所需。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S1和S2中的圆形模具包括与绞线机固定连接的模具体,所述模具体端面贯穿有导向孔,所述卷绕的芯线或者卷绕的导体可从导向孔内穿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孔对从其内部穿过的芯线或者导线施加压力,使芯线内的镀锡铜线之间的间隙更小,使缠绕于内层的的芯线间的间隙更小,从而减小了导体的直径,进而减小成缆之后电缆的整体外径,降低了电缆在使用时所占用的空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孔内设置有防磨机构,所述防磨机构包括与模具体转动连接的转动环和转动于转动环内壁的若干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侧壁可与芯线抵接,所述导向轮的轴线与芯线的缠绕方向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轮使芯线或者导体与模具体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芯线或者导体受到的阻碍其运动的摩擦力,从而减少了芯线外侧的镀锡层和导体外的半导电层的磨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轮侧壁同轴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芯线可置于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可与芯线侧壁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槽使芯线或者导体不会与导向轮脱离连接,从而利用芯线或者导体带动转动环转动,从而不再需要人工驱动转动环,使防磨机构的使用过程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芯线内的导线的缠绕旋向、内层的芯线的缠绕旋向和外层的芯线的缠绕旋向均保持一致,从而使位于外侧的芯线可嵌与位于内侧的芯线之间的间隙内,从而在不影响供电的情况下可降低电缆的直径,从而减小对于隧道挖掘的影响;2、在将导线绞合成芯线、将芯线绞合成导体的过程中利用圆形模具减小导线之间的间距和芯线之间的间距,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成型的电缆的直径;3、通过将软铜线置于相邻导体之间,从而将相邻导体导通,使导体之间形成等势体,减小导体受到的力,使导体不易变形从而增加电缆的寿命,在电缆发生短路时,利用软铜线充当地线从而承载电缆的短路电流,使供电系统不易发生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导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芯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圆形模具的示意图。附图说明:1、导体;11、内层;12、外层;13、芯线;14、导线;15、第一半导电保护带;2、保护套;21、橡皮绝缘层;22、半导电橡皮层;3、外护套;4、半导电层;5、第二半导电保护带;6、软铜线;7、填充体;8、模具体;81、导向孔;9、防磨机构;91、转动环;92、导向轮;921、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电缆,包括若干导体(1)、分别将导体(1)包覆的保护套(2)和同时将若干导体(1)包覆的外护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包括内层(11)和依次同轴套接的若干外层(12),所述内层(11)包括相互螺旋缠绕的若干芯线(13),所述外层(12)也包括若干芯线(13),直径最小的所述外层(12)的芯线(13)螺旋缠绕于内层(11)外侧,所述外层(12)的芯线(13)的缠绕旋向与内层(11)的芯线(13)的缠绕旋向相同,与所述内层(11)抵接的外层(12)芯线(13)可嵌于内层(11)芯线(13)之间的间隙内,且位于外侧的所述外层(12)的芯线(13)可嵌与位于内侧的外层(12)的芯线(13)之间的间隙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电缆,包括若干导体(1)、分别将导体(1)包覆的保护套(2)和同时将若干导体(1)包覆的外护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包括内层(11)和依次同轴套接的若干外层(12),所述内层(11)包括相互螺旋缠绕的若干芯线(13),所述外层(12)也包括若干芯线(13),直径最小的所述外层(12)的芯线(13)螺旋缠绕于内层(11)外侧,所述外层(12)的芯线(13)的缠绕旋向与内层(11)的芯线(13)的缠绕旋向相同,与所述内层(11)抵接的外层(12)芯线(13)可嵌于内层(11)芯线(13)之间的间隙内,且位于外侧的所述外层(12)的芯线(13)可嵌与位于内侧的外层(12)的芯线(13)之间的间隙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13)包括若干导线(14),若干所述导线(14)相互螺旋缠绕,且所述导线(14)的缠绕旋向与内层(11)芯线(13)的缠绕旋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电缆,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导体(1)相互螺旋缠绕,所述导体(1)的缠绕旋向与外层(12)芯线(13)的缠绕旋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电缆,其特征在于:保护套(2)包括将导体(1)包覆的橡皮绝缘层(21)和设置于橡皮绝缘层(21)内侧壁与外侧壁的半导电橡皮层(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电缆,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半导电橡皮层(22)外侧同轴包覆有半导电层(4),相邻导体(1)连接的半导电层(4)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电缆,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导体(1)之间设置有软铜线(6),所述软铜线(6)同时与相邻的半导电层(4)抵接且导通。7.一种紧凑型电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束丝,将若干导线互相螺旋卷绕,之后将卷绕而成的芯线(13)收卷;S2:分层绞合,将若干芯线(13)绞合成内层(11),芯线(13)的绞合旋向与导线的绞合旋向相同,之后在内层(11)外继续螺旋缠绕芯线(13),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超彭雄张学文潘松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