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57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包括壳体、风机、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以及控制所示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进行工作的自动控制系统,由于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可以使新风与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之间的距离变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离加热管较远距离的新风无法进行加热的问题,并且壳体内呈S行,使得不同位置处的新风都能够被充分加热、均匀加热,例如说在第一次加热的过程中,离第一加热管较近的新风在相对于第二加热管的位置就会较远,相同的离第一加热管较远的新风在相对于第二加热管的位置就会较近,进而保证新风都能够被有效的加热,不仅提高新风的加热效率还能够对新风进行均匀加热。

Electric Heater for Urban Rail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厢、电加热
,特别涉及一种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用于对环境温度进行加热,采用流体热力学原理均匀地带走电加热元件工作中所产生的巨大热量,当时现有的车厢电加热器的加热效率较低,并且不能够对不同位置的新风加热、均匀加热,导致乘客的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包括壳体、风机、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所述壳体整体呈长方体状且内部中空设置,在其空腔内设置有与空腔下部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一凸起、与空腔上部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加热管与壳体的上部固定连接并与第一凸起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加热管与壳体的下部固定连接并与第二凸起相对设置,所述的风机位于所述第二凸起的一侧,所述壳体靠近第一凸起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壳体靠近第二凸起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温度并输出采样电压;基准单元,提供基准电压;比较单元,分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基准单元耦接,用于比较采样电压和基准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输出驱动信号;延时单元,与所述比较单元耦接,可延时输出一段时间的驱动信号;驱动单元,与所述延时单元耦接,受控于所述的驱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单元,受控于所述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的长度为壳体空腔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凸起的长度为壳体空腔高度的二分之一。进一步的,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厢内温度并输出采样电压;基准单元,提供基准电压;比较单元,分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基准单元耦接,用于比较采样电压和基准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输出驱动信号;延时单元,与所述比较单元耦接,可延时输出一段时间的驱动信号;驱动单元,与所述延时单元耦接,受控于所述的驱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单元,受控于所述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准单元包括第一基准电阻R11、第二基准电阻R12和第三基准电阻R13,所述第一基准电阻R11、第二基准电阻R12和第三基准电阻R13串联接地,所述第一基准电阻R11和第二基准电阻R12的节点耦接电压比较器反向输入端。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基准电阻R13为可变电阻。进一步的,所述的延时单元包括非门G1、二输入与门G2、第一电阻R17和第一电容C,所述的延时单元输入点连接非门G1的输入端,所述非门G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R17与二输入与门G2的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7与所述二输入与门G2的节点连接第一电容C后接地,所述二输入与门G2的另一输入端连接输入点,二输入与门G2的输出端构成所述延时单元的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容C为可调第一电容C。进一步的,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电阻R14、第二驱动电阻R15和驱动三极管Q1,第一驱动电阻R14和第二驱动电阻R15的节点耦接驱动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驱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控制单元耦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线圈KA和继电器常开触点KA,所述的继电器线圈KA与所述控制单元耦接,所述的继电器常闭触点KA与所述的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耦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离加热管较远距离的新风无法进行加热的问题,并且壳体内呈S行,使得不同位置处的新风都能够被充分加热、均匀加热。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自动控制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1、壳体;2、风机;3、第一加热管;4、第二加热管;5、第一凸起;6、第二凸起;7、进风口;8、出风口;110、基准单元;120、温度传感器;130、比较单元;140、延时单元;150、驱动单元;160、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如图1所示其结构示意图,包括壳体1、风机2、第一加热管3、第二加热管4以及控制所示第一加热管3和第二加热管4进行工作的自动控制系统;壳体1整体呈长方体状且内部中空设置,在其空腔内设置有与空腔下部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一凸起5、与空腔上部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二凸起6,所述第一加热管3与壳体1的上部固定连接并与第一凸起5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加热管4与壳体1的下部固定连接并与第二凸起6相对设置,所述的风机2位于所述第二凸起6的一侧,所述壳体1靠近第一凸起5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7,所述壳体1靠近第二凸起6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上述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风机2转动,使壳体1内产生负压,新风由进风口7进入,然后至第一凸起5处,第一凸起5将新风挤压到与第一加热管3的中间处,对新风进行加热,然后新风至至第二凸起6处,第二凸起6处将新风挤压到与第二加热管4的中间处,对新风进行加热,最好带风机2的带动下通过出风口8流至车厢内。上述方案的工作效果如下:由于设置第一凸起5和第二凸起6,可以使新风与第一加热管3和第二加热管4之间的距离变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离加热管较远距离的新风无法进行加热的问题,并且壳体1内呈S行,使得不同位置处的新风都能够被充分加热、均匀加热,例如说在第一次加热的过程中,离第一加热管3较近的新风在相对于第二加热管4的位置就会较远,相同的离第一加热管3较远的新风在相对于第二加热管4的位置就会较近,进而保证新风都能够被有效的加热,不仅提高新风的加热效率还能够对新风进行均匀加热。自动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其结构示意图,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120,用于检测车厢内温度并输出采样电压;基准单元,提供基准电压;比较单元,分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和基准单元耦接,用于比较采样电压和基准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输出驱动信号;延时单元,与所述比较单元耦接,可延时输出一段时间的驱动信号;驱动单元,与所述延时单元耦接,受控于所述的驱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单元,受控于所述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加热管3和第二加热管4工作。上述方案的原理是:通过基准单元提供基准电压,然后温度传感器120检测车厢内温度并输出采样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证明此时车厢内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然后控制第一加热管3、第二加热管4以及风机2进行加热工作。上述方案的效果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第一加热管3、第二加热管4以及风机2进行工作,即当车厢内的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第一加热管3、第二加热管4以及风机2进行加热,若车厢内的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不控制第一加热管3、第二加热管4以及风机2进行加热,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风机(2)、第一加热管(3)、第二加热管(4);所述壳体(1)整体呈长方体状且内部中空设置,在其空腔内设置有与空腔下部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一凸起(5)、与空腔上部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二凸起(6),所述第一加热管(3)与壳体(1)的上部固定连接并与第一凸起(5)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加热管(4)与壳体(1)的下部固定连接并与第二凸起(6)相对设置,所述的风机(2)位于所述第二凸起(6)的一侧,所述壳体(1)靠近第一凸起(5)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7),所述壳体(1)靠近第二凸起(6)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风机(2)、第一加热管(3)、第二加热管(4);所述壳体(1)整体呈长方体状且内部中空设置,在其空腔内设置有与空腔下部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一凸起(5)、与空腔上部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二凸起(6),所述第一加热管(3)与壳体(1)的上部固定连接并与第一凸起(5)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加热管(4)与壳体(1)的下部固定连接并与第二凸起(6)相对设置,所述的风机(2)位于所述第二凸起(6)的一侧,所述壳体(1)靠近第一凸起(5)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7),所述壳体(1)靠近第二凸起(6)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凸起(5)的长度为壳体(1)空腔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凸起(6)的长度为壳体(1)空腔高度的二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其特征是,城市轨道车厢电加热器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120),用于检测车厢内温度并输出采样电压;基准单元(110),提供基准电压;比较单元(130),分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20)和基准单元(110)耦接,用于比较采样电压和基准电压,当采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后输出驱动信号;延时单元(140),与所述比较单元(130)耦接,可延时输出一段时间的驱动信号;驱动单元(150),与所述延时单元(140)耦接,受控于所述的驱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单元(160),受控于所述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加热管(3)和第二加热管(4)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轨道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葛文光陈玉林王俊蒋洲朱振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