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天然橡胶的新型干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71345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记载了一种用于生产天然橡胶的新型干搅系统,包括振动分布器、冷处理机以及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且振动分布器设置有振动器和胶料再分器,同时在冷处理机与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之间设置有缓冲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胶料分布器底板上焊接一个长度与分布器底板长度一样,且具有正三棱锥结构的胶料再分器,从而可以实现胶料的进一步分散,从而解决了胶料的分散问题,便于冷处理机的双装料斗均匀装料;同时通过在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的外侧设置缓冲装置,使得两个料斗中的胶块错开时间落在冷处理机的出料输送带上,达到避免胶块料粘结在一起的问题,并最终实现了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等目的。

A New Dry Stirring System for Natural Rubb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天然橡胶的新型干搅系统
本技术涉及天然橡胶
,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有效解决双装料斗进料不均匀,以及冷处理机出料易粘贴等问题的新型干搅系统。
技术介绍
橡胶(Rubber)是一种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且主要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其中,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而合成橡胶则是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目前,由于橡胶具备的特殊性质,使得橡胶制品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等各个方面。目前,中国的天然橡胶植胶区域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三大优势区,且胶农出售的产品有胶乳、凝胶(胶团、杯胶、胶线/杂胶)、生胶片以及以凝胶为原料生产的绉片。其中,胶乳主要用于生产浓缩胶乳和SCRWF标胶,至于生胶片、凝胶以及以凝胶为原料生产的绉片则只能通过水线工艺加工成SCR5#、SCR10#、SCR20#等尚不能直接供轮胎厂使用的半成品胶,而目前只有少数厂家可以通过合适的设备组合、多级的漂洗除杂工艺直接将这些原料加工成TSR5#、TSR10#、TSR20#等可以直接供轮胎厂使用的标胶。同时,在凝标胶加工厂生产的初加工产品可能存在夹生、杂质超标、质量波动大等现象,这将导致轮胎加工厂无法直接使用。所以,为提高初加工产品的一致性,便需要)对SCR5、SCR10、SCR20、SCRWF等原料质量的指标进行检测,再使用干搅系统(或称干搅线)并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加工,以便形成轮胎加工厂可以直接使用的TSR20标准天然橡胶。其中,干搅机和冷处理机为干搅线中的重要设备,干搅机主要用于切碎、混合、揉搓胶块,而冷处理机则主要是对刚离开干搅机的高温胶料进行冷却处理。现有的用于天然橡胶生产的干搅系统的结构如图1-3所示。其中,干搅机的出料温度为130℃左右,同时利用冷处理机通过厂房内的空气将胶料的温度冷却至60℃以下,因此冷处理机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通常占用空间的长度为25米左右,且高度在2.5米左右)。所以,为了提高冷处理机的产能,同时充分利用处理机的场地空间,现有技术将原有的单料斗装料改为了并排的双料斗装料,以此来提高产能。但是,这种改进却存在以下缺陷:(1)在单料斗装料时,干搅机只需将出料输送至输送带上,再由输送带直接将胶料投入料斗即可。而改进后的双料斗装料,干搅机输送带上的胶料必须均匀地落入双料斗,否则冷风就会寻找捷径,优先穿过胶料较少的料斗,并导致胶料较多的料斗中的胶料在离开冷处理机时,温度无法及时下降;如果将温度超标的胶料直接打包,轻者会产生胶包发霉现象,重者则会由于胶包内温度蓄集而导致天然橡胶分子量降解,从而降低橡胶制品的力学性能。针对该问题,现有干搅系统主要在干搅机输送带与冷处理机之间设置了一台带有振动器的胶料分布器,但由于胶料的粘性,此方案仍不能较好地将胶料均匀投入双料斗。(2)由于橡胶本身具备一定的粘性,所以当冷处理机的料斗在出料到输送带上时,可能导致多块胶块粘在一起,从而导致称重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将粘在一起的胶块拆分开;同时,如果称重人员来不及对粘在一起的胶块进行拆分,那么便会导致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上胶料堵塞的发生,从而影响生产的有序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胶料不均匀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天然橡胶的新型干搅系统,具备装料均匀,出料不易粘贴等特点。上述的一种用于生产天然橡胶的新型干搅系统,包括振动分布器、冷处理机以及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所述振动分布器接收来自干搅机出料输送带的物料,并通过冷处理机将物料传输至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其中,所述振动分布器设置有振动器和胶料再分器,所述胶料再分器位于所述振动分布器的上表面;所述冷处理机与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之间设置有缓冲器。上述系统中,所述冷处理机的内部设置有链轮、链条、双装料斗以及引风机,所述链条通过链轮的转动实现运转,所述双装料斗安装于所述链条上。上述系统中,所述胶料再分器为长度与所述振动分布器等长的正三棱锥结构。上述系统中,所述胶料再分器沿物料的传输方向布置,且尖端位于靠近干搅机出料输送带的一端。上述系统中,所述胶料再分器的底边长度为15cm~30cm。上述系统中,所述缓冲器包括立柱和支架,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平板和斜板。上述系统中,所述平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立柱进行固定,所述平板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斜板相连。上述系统中,所述斜板的下方设置有弹性构件。上述系统中,所述弹性构件的底部通过缓冲器的支架进行固定。上述系统中,所述弹性构件由两组弹簧构成。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天然橡胶的新型干搅系统。1.通过在胶料分布器底板上焊接一个长度与分布器底板长度一样,且具有正三棱锥结构的胶料再分器,从而可以实现胶料的进一步分散,从而解决了胶料的分散问题,便于冷处理机的双装料斗均匀装料,进而实现了利于胶料均匀冷却的目的。2.通过在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的外侧,且位于外侧出料斗的对面设置缓冲装置,使得两个料斗中的胶块错开时间落在冷处理机的出料输送带上,达到避免胶块料粘结在一起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人工监控的麻烦,从而实现了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等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干搅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干搅系统的前端局部俯视图;图3是现有干搅系统的后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新型干搅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新型干搅系统的前端局部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新型干搅系统的后端局部第一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新型干搅系统的后端局部第二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振动分布器11.振动器12.胶料再分器2.冷处理机21.双装料斗22.链轮23.引风机24.进风口3.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4.缓冲器41.平板42.斜板43.转轴44.弹性构件45.支架46.立柱5.干搅机出料输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4所示,本技术记载了一种用于生产天然橡胶的新型干搅系统,主要由振动分布器1、冷处理机2以及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3构成。其中,振动分布器1接受来自干搅机出料输送带5的物料,并通过冷处理机2将物料进一步传输至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3,以便进行后续工序。同时,冷处理机2主要用于配合干搅机的工作,并将经过干搅机的高温胶料(约130℃)冷却到60℃以下,从而快速完成橡胶的夹生及理化处理,以便直接打包。其工作原理为:电机通过减速机将动力传递至主动传输的链轮22,再由链轮22带动链条连续运转,从而进一步带动链条上的双装料斗21运转。同时,在料斗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细孔,以便其在链条的带动下通过密封隧道时,密封隧道上面的引风机23可以将密封隧道外的冷风从进风口24吸入,并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天然橡胶的新型干搅系统,包括振动分布器、冷处理机以及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所述振动分布器接受来自干搅机出料输送带的物料,并通过冷处理机将物料传输至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分布器设置有振动器和胶料再分器,所述胶料再分器位于所述振动分布器的上表面;所述冷处理机与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之间设置有缓冲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天然橡胶的新型干搅系统,包括振动分布器、冷处理机以及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所述振动分布器接受来自干搅机出料输送带的物料,并通过冷处理机将物料传输至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分布器设置有振动器和胶料再分器,所述胶料再分器位于所述振动分布器的上表面;所述冷处理机与冷处理机出料输送带之间设置有缓冲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干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处理机的内部设置有链轮、链条、双装料斗以及引风机,所述链条通过链轮的转动实现运转,所述双装料斗安装于所述链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干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料再分器为长度与所述振动分布器等长的正三棱锥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干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昌法唐淑义胡修皇刀剑华杨杰董祯国胡维豪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中化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