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134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属于塑料回收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管,箱体上表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通孔,箱体的下表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限位槽,设有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使得在工作时,第二搅拌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竖直状态逐渐变为水平状态,从而对塑料粒子进行搅拌,在不工作时,第二搅拌叶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便于清理搅拌机;设有通孔、限位槽、清洁杆、扶手和清洁刷,使得可以通过扶手带动清洁杆的移动,从而带动清洁刷将箱体内壁沾附的塑料粒子清除,从而防止残留在内壁上的粒子混入其他颜色的色母粒子中,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A Plastic Particle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属于塑料回收

技术介绍
塑料粒子,是塑料颗粒的俗称,是塑料以半成品形态进行储存、运输和加工成型的原料。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现有生产中,常常会用到塑料粒子,由于客户的要求,各种保护管通常要做成各种各样的颜色,在生产时,按照配方将带颜色的色母粒子与本色粒子进行混合,然后用于生产。现有的塑料粒子搅拌机,由于搅拌叶固定设置,使得不便于清理搅拌机;且塑料粒子搅拌机的内壁沾附的塑料粒子难以清除掉,从而造成残留在内壁上的粒子混入其他颜色的色母粒子中,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塑料粒子搅拌机,由于搅拌叶固定设置,使得不便于清理搅拌机;且塑料粒子搅拌机的内壁沾附的塑料粒子难以清除掉,从而造成残留在内壁上的粒子混入其他颜色的色母粒子中,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箱体上表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通孔,所述箱体的下表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清洁杆,所述清洁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清洁杆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刷,所述清洁杆的上端设置有扶手,所述箱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电机的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箱体并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内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的端部相对地设置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轴承,且通过所述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进一步而言,所述通孔为弧形结构。进一步而言,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通孔的形状一致,且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通孔的正下方。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架为U型结构。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搅拌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搅拌叶的长度。进一步而言,所述清洁刷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使得在工作时,第二搅拌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竖直状态逐渐变为水平状态,从而对塑料粒子进行搅拌,在不工作时,第二搅拌叶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便于清理搅拌机;设有通孔、限位槽、清洁杆、扶手和清洁刷,使得可以通过扶手带动清洁杆的移动,从而带动清洁刷将箱体内壁沾附的塑料粒子清除,从而防止残留在内壁上的粒子混入其他颜色的色母粒子中,影响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搅拌叶连接关系图。图中标号:1、箱体;2、进料管;3、通孔;4、限位槽;5、清洁杆;6、清洁刷;7、扶手;8、出料管;9、阀门;10、支架;11、电机;1101、第一转轴;12、第一轴承;13、搅拌杆;14、第一搅拌叶;15、固定块;16、第二轴承;17、第二转轴;18、连接块;19、第二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管2,箱体1上表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通孔3,箱体1的下表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限位槽4,通孔3内设置有清洁杆5,清洁杆5的底端延伸至限位槽4内,清洁杆5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刷6,清洁杆5的上端设置有扶手7,箱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8,出料管8的外壁上设置有阀门9;箱体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支架10,支架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1,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轴承12,电机11的第一转轴1101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连接有搅拌杆13,搅拌杆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14,第一搅拌叶14的端部相对地设置有固定块15,两个固定块15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轴承16,且通过第二轴承16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19。更具体而言,通孔3为弧形结构,限位槽4与通孔3的形状一致,且限位槽4位于通孔3的正下方,支架10为U型结构,第二搅拌叶19的长度大于第一搅拌叶14的长度,清洁刷6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内壁上。本技术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将待混合的塑料粒子由进料管2加入到箱体1内,启动电机11,电机11的转轴带动搅拌杆13转动,搅拌杆13带动第一搅拌叶14转动,第一搅拌叶14的端部相对地设置有固定块15,两个固定块15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轴承16,且通过第二轴承16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7,第二转轴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19,第二搅拌叶19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随着转速的提升,由竖直状态逐渐变为水平状态,当不搅拌时,离心力消失,第二搅拌叶19处于竖直状态,方便清理塑料粒子搅拌机,搅拌过程中,会有塑料粒子沾附在箱体1的内壁上时,箱体1上表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通孔3,箱体1的下表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限位槽4,通孔3内设置有清洁杆5,清洁杆5的底端延伸至限位槽4内,清洁杆5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刷6,清洁杆5的上端设置有扶手7,通过扶手7带动清洁杆5的移动,从而带动清洁刷6将箱体1内壁沾附的塑料粒子清除,从而防止残留在内壁上的粒子混入其他颜色的色母粒子中,影响了产品的质量,搅拌完成后,打开阀门9,即可通过出料管8将搅拌完成后的塑料粒子取出。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管(2),所述箱体(1)上表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通孔(3),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限位槽(4),所述通孔(3)内设置有清洁杆(5),所述清洁杆(5)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限位槽(4)内,所述清洁杆(5)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刷(6),所述清洁杆(5)的上端设置有扶手(7),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的外壁上设置有阀门(9);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轴承(12),所述电机(11)的第一转轴(1101)贯穿所述箱体(1)并延伸至所述箱体(1)的内部连接有搅拌杆(13),所述搅拌杆(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14),所述第一搅拌叶(14)的端部相对地设置有固定块(15),两个所述固定块(15)相对的侧面均设置有第二轴承(16),且通过所述第二轴承(16)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7),所述第二转轴(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叶(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粒子搅拌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管(2),所述箱体(1)上表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通孔(3),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限位槽(4),所述通孔(3)内设置有清洁杆(5),所述清洁杆(5)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限位槽(4)内,所述清洁杆(5)的一侧设置有清洁刷(6),所述清洁杆(5)的上端设置有扶手(7),所述箱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的外壁上设置有阀门(9);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1),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轴承(12),所述电机(11)的第一转轴(1101)贯穿所述箱体(1)并延伸至所述箱体(1)的内部连接有搅拌杆(13),所述搅拌杆(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叶(14),所述第一搅拌叶(14)的端部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