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定茂专利>正文

桩基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7084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桩基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具体包括测量定桩位、钻孔取土成孔、清除沉渣、放置钢筋笼和浇筑混凝土,放置钢筋笼和浇筑混凝土,平整清理好施工场地后,设置桩基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根据桩位平面布置施工图,定出每根桩的位置,并做好标志,施工前,桩位要检查复核,再挖去桩孔处土壤,将护简埋入土中,清孔完成后,将钢筋笼垂直缓缓放入孔中,在钢筋笼内每隔3‑4m安装一个十字支撑架,十字支撑架需要根据钢筋笼的内径进行现场制作,十字支撑架的表面需经过打磨处理,在吊放入孔后拆除十字支撑架,再向钢筋笼内部注入混凝土,完成桩基施工工作。

Construction Method of Pile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桩基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桩基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桩基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型式,桩工技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无论是桩基材料和桩类型,或者是桩工机械和施工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代化基础工程体系,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桩基可以大量减少施工现场工作量和材料的消耗。目前桩基在施工时,需要进行放置钢筋笼,钢筋笼放置时容易发生变形,需要在钢筋笼内部安装支撑结构,但是钢筋笼放置后需要浇筑混凝土,支撑架构不去取出容易堵住混凝土,导致混凝土不能填满钢筋笼,使得桩基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且钢筋笼和支撑架需要根据打孔尺寸现场制作,支撑架从钢筋笼内取出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桩基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目前桩基在施工时,需要进行放置钢筋笼,钢筋笼放置时容易发生变形,需要在钢筋笼内部安装支撑结构,但是钢筋笼放置后需要浇筑混凝土,支撑架构不去取出容易堵住混凝土,导致混凝土不能填满钢筋笼,使得桩基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且钢筋笼和支撑架需要根据打孔尺寸现场制作,支撑架从钢筋笼内取出比较麻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桩基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桩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定桩位,平整清理好施工场地后,设置桩基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根据桩位平面布置施工图,定出每根桩的位置,并做好标志,施工前,桩位要检查复核;步骤二:钻孔取土成孔,先挖去桩孔处土壤,将护简埋入土中,其埋设深度,在粘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孔内泥浆面应保持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采用挖坑埋设时,坑的直径应比护简外径大0.8‑1.0m,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50mm,对位后应在护筒外侧填人粘土并分层夯实;步骤三:清除沉渣,向钻好的孔内注入清水,将孔内的泥渣化为泥浆,排渣泥浆的密度应控制在1.1‑1.3g/...

【技术特征摘要】
1.桩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测量定桩位,平整清理好施工场地后,设置桩基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根据桩位平面布置施工图,定出每根桩的位置,并做好标志,施工前,桩位要检查复核;步骤二:钻孔取土成孔,先挖去桩孔处土壤,将护简埋入土中,其埋设深度,在粘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孔内泥浆面应保持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采用挖坑埋设时,坑的直径应比护简外径大0.8-1.0m,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50mm,对位后应在护筒外侧填人粘土并分层夯实;步骤三:清除沉渣,向钻好的孔内注入清水,将孔内的泥渣化为泥浆,排渣泥浆的密度应控制在1.1-1.3g/cm3,再通过泥浆泵抽出;步骤四:放置钢筋笼和浇筑混凝土,清孔完成后,将钢筋笼垂直缓缓放入孔中,在钢筋笼内每隔3-4m安装一个十字支撑架,十字支撑架需要根据钢筋笼的内径进行现场制作,十字支撑架的表面需经过打磨处理,在吊放入孔后拆除十字支撑架,再向钢筋笼内部注入混凝土,完成桩基施工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十字支撑架有两个支杆焊接而成,两个支杆的表面经过打磨装置进行打磨处理,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电箱(2)和底座(19),底座(19)上设有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一侧固定设有电箱(2),电箱(2)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电流表(3),工作台(1)的另一侧设有控制板(18),工作台(1)的顶部设有两个支撑柱(5),两个支撑柱(5)的底部分别固定设有在工作台(1)的顶部两侧边缘位置,其中一个支撑柱(5)的底部一侧设有进料仓(4),另一个支撑柱(5)的底部一侧设有落料板(14),落料板(14)设置在工作台(1)的顶部,两个支撑柱(5)之间的顶部位置设有横板(11),横板(11)上设有输送带(8),横板(11)一侧的侧壁上设有两条滑轨(10),滑轨(10)上设有收卷机(9),输送带(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板(11)的一端,输送带(8)的另一端设置在收卷机(9)上的收卷盘上,收卷机(9)的底部设有长板(7),长板(7)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每个固定块(6)的底部均设有矩形板(12),两个矩形板(12)的底部均设有两个滑动块(13),且滑动块(13)的顶端与矩形板(12)的底部滑动连接,长板(7)下方的工作台(1)上设有壳体(31),壳体(31)上设有拉杆(24),壳体(31)的内部设有转轴(21),转轴(21)上设有定磨盘(20),壳体(31)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25),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与转轴(21)传动连接,壳体(31)的一侧设有固定箱(23),固定箱(23)的一侧设有挡板(22),壳体(31)的另一侧设有安装座(32),安装座(32)上设有动磨盘(27),动磨盘(27),动磨盘(27)的中轴设置在安装座(32)上且与安装座(32)转动连接,安装座(32)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三电机(26),第三电机(26)的输出端与动磨盘(27)的中轴传动连接,安装座(32)固定设置在中间板(28)的顶部,中间板(28)的底部设有滑动板(29),滑动板(29)设置在底板(33)的顶端,底板(33)设置在工作台(1)上,滑动板(29)的一侧设有固定板(30),固定板(30)固定设置在底板(33)的顶部一端,固定板(30)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机(17),第一电机(17)的一侧设有丝杆,第一电机(1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传动连接,丝杆的一端穿过滑动板(29)且与滑动板(29)通过螺纹连接,使用时,将支杆(15)安装到进料仓(4)内部的夹持工装上,驱动进料仓(4)内部的转动轮转动,使得传送带开始运动,将夹持工装上的支杆(15)传送到夹板的下方,推动两个滑动块(13)移动,将支杆(15)夹持吊起,控制收卷机(9)收卷输送带(8),由于输送带(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板(11)上,使得收卷机(9)沿滑轨(10)的方向移动,使得收卷机(9)底部的长板(7)进行移动,将支杆(15)传送到动磨盘(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谢定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