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MC模内产品喷涂喷点扩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839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MC模内产品喷涂喷点扩散结构,包括一梯形结构,该梯形结构的两腰和一底边分别一体连接一翻边,所述梯形结构的另一底边向上折弯,形成一折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SMC模压制品模内喷涂布置喷点困难,及喷点布置导致喷涂不良问题。

A Spray Point Diffusion Structure for SMC in-mold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MC模内产品喷涂喷点扩散结构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SMC模内产品喷涂喷点扩散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SMC(片状模塑料)模压过程中模内喷涂工艺是在SMC片材被压制成型后开模前,对模具进行打开动作,使模具上下模分开,分开距离约0.05mm,其后喷枪喷射底漆,雾状底漆扩散到整个产品,进而合模保压完成底漆固化。模内喷涂喷点位置一般选择在产品的遮蔽区或者将被切割区域,在完成模内喷涂后,喷点位置会有明显的痕迹,一般喷点布置在切割区的产品,在后处理中会通过切割去除喷点区域,或喷点在产品遮蔽区,装配阶段通过其他部件的装配而被遮蔽,以避免喷枪喷点区域的缺陷暴露。现有的汽车供应链产品中往往存在如产品中被切割区域小,或被切割区域位置用于布置喷点不佳等因素,造成喷点无法布置,或喷点区域附近漆膜厚度不均匀等现象使得模内喷涂合格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SMC模内产品喷涂喷点扩散结构,解决了SMC模压制品模内喷涂布置喷点困难,及喷点布置导致喷涂不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SMC模内产品喷涂喷点扩散结构,包括一梯形结构,该梯形结构的两腰和一底边分别一体连接一翻边,所述梯形结构的另一底边向上折弯,形成一折边。较佳地,所述折边所对应的所述底边为梯形结构的下底。较佳地,所述梯形结构为等腰梯形结构。较佳地,所述折边的顶端高于所述翻边的顶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使得产品模内喷涂不受产品结构限制,在原来无法布置喷点的产品上也可以实现模内喷涂;使得喷涂时进入产品本体部分的喷漆更加均匀细致,喷涂出来的漆膜厚度及色泽更加均匀且无杂质。【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SMC模内产品喷涂喷点扩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SMC模内产品喷涂喷点扩散结构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一种SMC模内产品喷涂喷点扩散结构100,包括一梯形结构1,该梯形结构1的两腰和一底边分别一体连接一翻边11,三所述翻边11可以避免喷雾流出产品2流入模具(未图示)中;所述梯形结构1的另一底边向上折弯,形成一折边12,所述折边12所对应的所述底边为梯形结构1的下底101,且所述折边12与待喷涂的产品2连接;所述折边12用于油漆喷雾的过渡,油漆喷雾通过所述折边12爬升,喷雾中颗粒大的部分将被沉下留在梯形结构1内,均匀细致的部分将经过所述折边12爬升过渡覆盖到整个产品2。所述折边12的顶端高于所述翻边11的顶端;所述梯形结构1为等腰梯形结构1。请再参阅图2,在模压后的产品2后处理过程中将本技术沿产品2线切除,本技术使得产品2模内喷涂不受产品2结构限制,并且喷涂均匀细致无瑕疵。本技术使得产品2模内喷涂不受产品2结构限制,在原来无法布置喷点的产品2上也可以实现模内喷涂;使得喷涂时进入产品2本体部分的喷漆更加均匀细致,喷涂出来的漆膜厚度及色泽更加均匀且无杂质;避免了喷点布置在遮蔽区或切割区,在喷点区域及附近漆膜效果差,遮蔽物及切割区无法覆盖到漆膜效果差的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MC模内产品喷涂喷点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梯形结构,该梯形结构的两腰和一底边分别一体连接一翻边,所述梯形结构的另一底边向上折弯,形成一折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MC模内产品喷涂喷点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梯形结构,该梯形结构的两腰和一底边分别一体连接一翻边,所述梯形结构的另一底边向上折弯,形成一折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MC模内产品喷涂喷点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伊良文林荣团陈卫东余锡云章荣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