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割抗菌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785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割抗菌纱线,包括内芯纱线、中层纱线和外层纱线,内芯纱线为一根镀银纤维,中层纱线由氨纶和亚麻纤维组成,氨纶、亚麻纤维沿着内芯纱线相同的方向将其包裹在内部,外层纱线由至少两根聚乙烯纤维组成,聚乙烯纤维包裹在中层纱线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一根镀银纤维作为内芯纱线,银纤维经测试能于1小时内抵制99.9%暴露于表面现象的细菌,中层纱中的亚麻纤维配合氨纶沿着所述内芯纱线相同的方向包裹在内芯纱线的外侧,能够提高纱线的透气性、抗拉伸强度以及舒适性,而外层纱则是若干根聚乙烯纤维相互交织成网格状包裹在所述中层纱线外侧,所形成的聚乙烯网可以起到防割、防刺的作用且不影响透气的性能。

An Anti-cutting and Antibacterial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割抗菌纱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纱线
,尤其涉及一种防割抗菌纱线。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纱线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生活领域,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人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锋利物。例如:刀片、玻璃渣之类的,或者从事玻璃行业的工人们,都面临割伤、划伤的危险。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纱线仅仅是在普通纱线制成的面料外层涂抹一些防护层之类的材料,这样就导致不透气、容易滋生细菌。由于其特定的温度和湿度特别容易滋生细菌,这不仅会产生不愉快的气味,而且还可能引起皮肤瘙痒,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通过接触转播疾病或者是引起交叉感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清洁问题越来越关心,对于纺织品的要求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功能,这表现在对卫生清洁保健等功能的需求不断提高。由此可以预测抗菌纺织品的应用和需求会越来越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割抗菌纱线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割抗菌纱线,包括内芯纱线、中层纱线和外层纱线,所述内芯纱线为一根镀银纤维,所述中层纱线由氨纶和亚麻纤维组成,所述氨纶亚麻纤维沿着所述内芯纱线相同的方向将其包裹在内部,所述外层纱线由至少两根聚乙烯纤维组成,所述聚乙烯纤维包裹在所述中层纱线外侧。优选的,所述镀银纤维为纤维状的银合金,该银合金中银的重量百分为30-50%。优选的,所述镀银纤维由合成纤维经过化学镀或者真空镀制备所得。进一步的,所述氨纶和所述亚麻纤维各自至少有两根,使得中层纱线紧密包裹住内芯纱线。进一步的,所述氨纶和所述亚麻纤维外径相同,使得中层纱线缠绕包裹得更加均匀。进一步的,所述氨纶和所述亚麻纤维相互交替排列包裹在所述内芯纱线的外侧,使得两种纤维均匀排列,充分发挥两种材料透气、抗菌以及吸湿的效果,同时增加纱线的的强度,降低纱线拉伸断裂的风险。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纤维相互交织成网格状包裹在所述中层纱线外侧,使得聚乙烯纤维相互交织的网具备防割的效果,同时网格镂空处还可以透气,进一步提高纱线透气的效果和纱线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一根镀银纤维作为内芯纱线,因为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这意味着银离子极易同其它物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环境越温暖潮湿,银离子的活性就越强,银纤维经测试能于1小时内抵制99.9%暴露于表面现象的细菌,而大部分其他抗菌产品经测试48小时后仍无法达到相同的效果;此外作为中层纱中的亚麻纤维具有吸湿、透气除臭的作用,配合氨纶强度高耐腐蚀性能沿着所述内芯纱线相同的方向包裹在内芯纱线的外侧,能够提高纱线的透气性、抗拉伸强度以及舒适性;而外层纱则是若干根聚乙烯纤维相互交织成网格状包裹在所述中层纱线外侧,所形成的聚乙烯网不仅可以起到防割、防刺的作用,还可以起到紧固纱线,增强纱线强度的作用,而网格的镂空处可以透气,同时减少材料损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剖开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芯纱线,2、中层纱线,3、外层纱线,101、镀银纤维,201、氨纶,202、亚麻纤维,301、聚乙烯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防割抗菌纱线,包括内芯纱线1、中层纱线2和外层纱线3,内芯纱线1为一根镀银纤维101,中层纱线2由氨纶201和亚麻纤维202组成,氨纶201、亚麻纤维202沿着内芯纱线1相同的方向将其包裹在内部,外层纱线3由至少两根聚乙烯纤维301组成,聚乙烯纤维301包裹在中层纱线2外侧。本专利技术使用一根镀银纤维101作为内芯纱线1,因为银纤维具有防霉除臭功能,此外银纤维表面的银离子能非常迅速将阿摩尼亚及变质的蛋白质吸附其上而降低或消除臭味,而且银纤维经测试能于1小时内抵制99.9%暴露于表面现象的细菌,而大部分其他抗菌产品经测试48小时后仍无法达到相同的效果;同时中层纱线2由氨纶201和亚麻纤维202组成,氨纶201、亚麻纤维202沿着内芯纱线1相同的方向将其包裹在内部,使本专利技术的抗菌、除菌性能再次得到提升,此外还提高了纱线的强度韧性及透气的性能,使用舒适;最后外层纱线3由至少两根聚乙烯纤维301组成,聚乙烯纤维301包裹在中层纱线2外侧,使得纱线在抗菌、除菌的功能上还具备了防割的效果。镀银纤维101为纤维状的银合金,该银合金中银的重量百分为30-50%;镀银纤维101由合成纤维经过化学镀或者真空镀制备所得;氨纶201和亚麻纤维202各自至少有两根,使得中层纱线2紧密包裹住内芯纱线1;氨纶201和亚麻纤维202外径相同,使得中层纱线2缠绕包裹得更加均匀;氨纶201和亚麻纤维202相互交替排列包裹在内芯纱线1的外侧,使得两种纤维均匀排列,充分发挥两种材料透气、抗菌以及吸湿的效果,同时增加纱线的的强度,降低纱线拉伸断裂的风险;聚乙烯纤维301相互交织成网格状包裹在中层纱线2外侧,使得聚乙烯纤维301相互交织形成的网具备防割的效果,同时网格镂空处还可以透气,进一步提高纱线透气的效果和纱线的强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割抗菌纱线,包括内芯纱线(1)、中层纱线(2)和外层纱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纱线(1)为一根镀银纤维(101),所述中层纱线(2)由氨纶(201)和亚麻纤维(202)组成,所述氨纶(201)、所述亚麻纤维(202)沿着所述内芯纱线(1)相同的方向将其包裹在内部,所述外层纱线(3)由至少两根聚乙烯纤维(301)组成,所述聚乙烯纤维(301)包裹在所述中层纱线(2)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割抗菌纱线,包括内芯纱线(1)、中层纱线(2)和外层纱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纱线(1)为一根镀银纤维(101),所述中层纱线(2)由氨纶(201)和亚麻纤维(202)组成,所述氨纶(201)、所述亚麻纤维(202)沿着所述内芯纱线(1)相同的方向将其包裹在内部,所述外层纱线(3)由至少两根聚乙烯纤维(301)组成,所述聚乙烯纤维(301)包裹在所述中层纱线(2)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菌纱线,其特征是:所述镀银纤维(101)为纤维状的银合金,该银合金中银的重量百分为30-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割抗菌纱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琳张正林刘英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大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