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215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线,包括线芯和绕着线芯缠绕的第一长丝,所述第一长丝绕着线芯缠绕的一侧形成空隙,所述线芯的另一侧紧贴第一长丝,所述线芯的外侧缠绕有第二长丝,所述第二长丝包覆紧贴线芯一侧的第一长丝且紧密的缠绕于线芯,所述第二长丝为蚕丝纤维,上述纱线不仅具有一定的蓬松度,也具有亲肤的特点,且上述缠绕方式还增强了纱线的牢固度与耐用性,结构简单。

A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
本技术涉及纺织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纱线。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普遍更加重视纺织品及服装的舒适、生态环保和功能特性。充分组合各种纤维的优点,开发时尚舒适的功能性纤维的纺织面料,成为当今纺织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热点。目前,有些纱线制作的毛衣会存在贴近皮肤处因纱线的材料或粗糙度而出现不适感,并且会出现衣服容易被勾出线头而出现脱线的现象,另外,衣物的蓬松度较低。因此,衣物的质量取决于提高纱线的质量,所以有必要设置出一种表面光滑且具有一定蓬松度的纱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线,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纱线,包括线芯和绕着线芯缠绕的第一长丝,所述第一长丝绕着线芯缠绕的一侧形成空隙,所述线芯的另一侧紧贴第一长丝,所述线芯的外侧缠绕有第二长丝,所述第二长丝包覆紧贴线芯一侧的第一长丝且紧密的缠绕于线芯,所述第二长丝为蚕丝纤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长丝且第一长丝缠绕线芯的同时形成一侧为紧贴设置而另一侧形成空隙的形式,使得纱线的一侧保持蓬松感,之后蚕丝纤维包覆于线芯,利用蚕丝纤维平滑的特点,提高了纱线一侧的舒适度,另外,上述缠绕方式增强了纱线的牢固性。作为优选,所述线芯靠近空隙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长丝,所述第三长丝设置于第二长丝的外侧,所述第三长丝的一端依次绕过空隙的两端向下排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长丝与第二长丝所形成的空隙两端依次缠绕第三长丝,进一步增强了纱线的牢固性,使得纱线中的各种长丝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不易出现开线的现象。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长丝为汉麻纤维材质的长丝。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汉麻纤维具有手感柔软,抗弯刚度低的特点,避免了其他麻织品的粗硬感和刺痛感,另外,通过设置第一长丝为汉麻纤维也保持了纱线一侧具有蓬松感的特点。作为优选,所述线芯为棉质的线芯,所述线芯的直径为3-5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线芯选用为棉纤维的线芯,增强了纱线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减小纱线制作为衣物时产生的闷热感,且其性质柔软,大大的提高了纱线的耐用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长丝为变色纤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变色纤维是一种特殊机构或是特殊组成的,遇到水分、光热、辐射等外界刺激自动变色的纤维,因此,变色纤维的设置不仅增强了纱线的牢固性,也增强了视觉上的美观度,用上述纱线制作的衣物减小了市场上的衣物出现的褪色严重现象。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长丝的直径为5-8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长丝的直径设置为5-8mm,既增强了纱线的耐用性,也使得第一长丝所形成的空隙保持蓬松度且蓬松度更为持久,从而使得运用此纱线制作的衣物手感大大增强。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线芯;2、第一长丝;3、空隙;4、第二长丝;5、第三长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图1,一种纱线,包括线芯1和绕着线芯1缠绕的第一长丝2,其中,线芯1选择用棉质的线芯1,且线芯1的直径为3-5mm,通过将线芯1选用为棉纤维的线芯1,增强了纱线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减小纱线制作为衣物时产生的闷热感,且其性质柔软,大大的提高了纱线的耐用性;第一长丝2为汉麻纤维材质的长丝,且第一长丝2的直径为5-8mm,由于汉麻纤维具有手感柔软,抗弯刚度低的特点,避免了其他麻织品的粗硬感和刺痛感,另外,通过设置第一长丝2为汉麻纤维也保持了纱线一侧具有蓬松感的特点;其次,第一长丝2绕着线芯1缠绕的一侧形成空隙3,线芯1的另一侧紧贴第一长丝2,线芯1的外侧缠绕有第二长丝4,第二长丝4包覆紧贴线芯1一侧的第一长丝2且紧密的缠绕于线芯1,第二长丝4为蚕丝纤维,通过设置第一长丝2且第一长丝2缠绕线芯1的同时形成一侧为紧贴设置而另一侧形成空隙3的形式,使得纱线的一侧保持蓬松感,之后蚕丝纤维包覆于线芯1,利用蚕丝纤维平滑的特点,提高了纱线一侧的舒适度,另外,上述缠绕方式增强了纱线的牢固性。最后,线芯1靠近空隙3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长丝5,且第三长丝5选用为变色纤维,第三长丝5设置于第二长丝4的外侧,第三长丝5的一端依次绕过空隙3的两端向下排列,由于变色纤维是一种特殊机构或是特殊组成的,遇到水分、光热、辐射等外界刺激自动变色的纤维,因此,变色纤维的设置不仅增强了纱线的牢固性,也增强了视觉上的美观度,用上述纱线制作的衣物减小了市场上的衣物出现的褪色严重现象,通过在第一长丝2与第二长丝4所形成的空隙3两端依次缠绕第三长丝5,进一步增强了纱线的牢固性,使得纱线中的各种长丝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不易出现开线的现象。上述纱线由于在线芯处沿其长度方向缠绕的汉麻纤维,且汉麻纤维与线芯一侧形成空隙,使得纱线的一侧具有蓬松度,另外,线芯处绕过汉麻纤维紧密缠绕有蚕丝纤维材质的第二长丝,使得纱线的一侧具有光滑亲肤的特点,所以,用上述纱线制作的衣物不仅具有一定的蓬松感,靠近皮肤的一侧也减小了市场上毛衣出现的不适感,提高了舒适度,也增强了衣物的耐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包括线芯(1)和绕着线芯(1)缠绕的第一长丝(2),所述第一长丝(2)绕着线芯(1)缠绕的一侧形成空隙(3),所述线芯(1)的另一侧紧贴第一长丝(2),所述线芯(1)的外侧缠绕有第二长丝(4),所述第二长丝(4)包覆紧贴线芯(1)一侧的第一长丝(2)且紧密的缠绕于线芯(1),所述第二长丝(4)为蚕丝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包括线芯(1)和绕着线芯(1)缠绕的第一长丝(2),所述第一长丝(2)绕着线芯(1)缠绕的一侧形成空隙(3),所述线芯(1)的另一侧紧贴第一长丝(2),所述线芯(1)的外侧缠绕有第二长丝(4),所述第二长丝(4)包覆紧贴线芯(1)一侧的第一长丝(2)且紧密的缠绕于线芯(1),所述第二长丝(4)为蚕丝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1)靠近空隙(3)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三长丝(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泉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凤鸣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