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祖超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建筑板材成品后的转运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0514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板材成品后的转运辅助装置,包括:安装槽,侧槽,接触件,嵌入件,限位板,橡胶垫,拉件,插入块,外撑弹簧和收缩仓;所述上升件的底部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支撑件的顶端相连接,且支撑件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件的内部;所述接触件安装在上升件的上方,且接触件底部的嵌入件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且限位板嵌入安装在侧槽的内部,并且接触件的外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拉件;此处的标杆使用来与主体侧边的标记来将转运的同样厚度的板材进行数量测量的,使得被暂时转运的板材可以被快速的进行数量的清算,从而便于记录,提高工作效率,而标杆采用L形结构,是为了在拉动标杆的时候更加的便捷。

A Transfer Assistant Device Based on Finished Build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板材成品后的转运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板材转运辅助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建筑板材成品后的转运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板材进行短暂的转移或移动的时候,通常需要使用到移动装置对其进行移动。如申请号:201410593036.5的一种机械式升降转运小车,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式升降转运小车,包括车身和扶手支架,扶手支架下侧转动连接两只万向车轮;车身前端的底部两侧分别通过同轴的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前旋转三角板,前旋转三角板上转动连接定向轮,后上方的第三角点分别转动连接前后设置的连杆的前端;车身后端底部两侧分别通过同轴的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后旋转三角板,后旋转三角板前下方的第二角点与连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后旋转三角板后方的第三角点与扶手支架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车身后端上侧固定有立杆,立杆上端铰接脚踏杠杆,脚踏杠杆的中部设有与扶手支架通过销轴转动连接的支点,扶手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锁紧定位脚踏杠杆角度的锁紧装置;基于上述专利技术检索以及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的转运辅助装置大多为拖板车,类似上述专利技术中的结构样式,这种拖板车结构简单,且大多为三脚支撑,使用起来不够稳固,且在升降的过程中不够稳固,且现有的板材转运辅助装置在运输的时候,辅助量取板材数量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运输的时候,便捷的将板材的多少进行快速的显示与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板材成品后的转运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板材转运辅助装置大多为拖板车,这种拖板车结构简单,且大多为三脚支撑,使用起来不够稳固,且在升降的过程中不够稳固,且现有的板材转运辅助装置在运输的时候,辅助量取板材数量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运输的时候,便捷的将板材的多少进行快速的显示与测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建筑板材成品后的转运辅助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建筑板材成品后的转运辅助装置,包括主体,推动杆,内仓,卡板,受力板,支撑弹簧,标杆,卡件,内件,底件,承接块,压杆,压块,转动杆,受力块,翻转杆,中杆,脚踏板,防滑件,上升件,支撑件,安装槽,侧槽,接触件,嵌入件,限位板,橡胶垫,拉件,插入块,外撑弹簧和收缩仓;所述主体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的右侧上方固定安装有推动杆,且主体的侧边内部设有内仓,并且卡板嵌入安装在主体的顶端侧边;所述内件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内仓的内部,并且标杆的侧边设有间隔与板材厚度一样的标记;所述底件设在主体的底部,且底件的内部设有移动轮,并且受力块的底部通过弹簧与底件的内部底部相连接,且压杆通过转轴与转动杆相连接;所述翻转杆的内端通过转轴与转动杆相连接,且翻转杆的底部通过卡块与上升压板相连接,并且脚踏板的上方设有弧形橡胶材质的防滑件;所述上升件的底部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支撑件的顶端相连接,且支撑件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件的内部;所述接触件安装在上升件的上方,且接触件底部的嵌入件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且限位板嵌入安装在侧槽的内部,并且接触件的外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拉件;所述收缩仓设有接触件凹槽的侧边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卡板为L状结构,且卡板的两侧设有矩形板状结构的受力板,并且受力板的侧边通过支撑弹簧与主体的内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标杆为矩形长条状结构,且标杆的右侧设有楔形结构的卡件,并且标杆的底部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矩形内件,再者内件的底部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橡胶材质的缓冲件。进一步的,所述底件为矩形长条内部中空结构,且底件的上方外端设有矩形橡胶材质的承接块,且底件的内部通过连接件与转轴安装有压杆与转动杆,并且压杆底部的压块与上升压板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杆为矩形板状结构,且翻转杆的中间位置通过转轴与底件的内部相连接,且翻转杆的外端内侧通过中杆相连接,并且中杆外侧中间位置设有脚踏板。进一步的,所述上升件为矩形长条状结构,且上升件的上方两侧设有T形结构的安装槽,并且安装槽的两侧设有矩形结构的侧槽,并且安装槽的内部设有拉紧弹簧。进一步的,所述接触件为矩形长条状结构,且接触件的侧边设有凹槽,且接触件的底部设有T形结构的嵌入件,并且嵌入件的两侧边缘位置设有矩形结构的限位板,再者接触件的上方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橡胶材质的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插入块为T形结构,且插入块的内端安装在收缩仓的内部,并且插入块的内端通过外撑弹簧与收缩仓的内壁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装置中,设置了标杆与翻转杆,此处的标杆使用来与主体侧边的标记来将转运的同样厚度的板材进行数量测量的,使得被暂时转运的板材可以被快速的进行数量的清算,从而便于记录,提高工作效率,而标杆采用L形结构,是为了在拉动标杆的时候更加的便捷,且标杆在自由落下的时候,可以被限位挡住,而卡件则是用来与卡板的内端进行接触的,使得标杆在拉动上升的时候,可以更加的流畅,而当停止拉动标杆的时候,可以使标杆被挡住限位,使得标杆进行记录测量的时候可以更加的快速便捷,而内件则是用来带动标杆在内仓的内部流畅的进行移动的,使得标杆可以按照固定的方向进行移动,而内件的底部的缓冲件,则是用来与内仓的内部底端进行接触的,使得内件在自由落下的时候可以被缓冲;而此处的翻转杆则是用来通过外部脚踏板被人力踩动,从而使得上升压板被逐次下压,从而使得数个支撑件可以推动上升件同时上升,从而使得板材在运输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固,翻转杆翻转的时候,使得转动杆与压杆同时翻转摆动,使得上升压板使上升件上升,而中杆则是起到了将两侧的翻转杆连接在一起的作用,使得在中杆进行上下移动的时候,可以使翻转杆同时进行翻转,而脚踏板则是用来与操作人员脚部进行接触的,使得操作人员脚部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使得中杆可以同时带动翻转杆进行翻转,使得支撑件可以同时上升,从而稳固的将建筑板材支撑而起,而防滑件则是用来安装在脚踏板的上方与操作人员脚底进行接触的,使得操作人员在使用的时候防止产生滑动,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板材转运辅助装置大多为拖板车,这种拖板车结构简单,且大多为三脚支撑,使用起来不够稳固,且在升降的过程中不够稳固,且现有的板材转运辅助装置在运输的时候,辅助量取板材数量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运输的时候,便捷的将板材的多少进行快速的显示与测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由图1引出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底件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上升件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接触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接触件局部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局部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主体;101、推动杆;102、内仓;103、卡板;104、受力板;105、支撑弹簧;2、标杆;201、卡件;202、内件;3、底件;301、承接块;302、压杆;303、压块;304、转动杆;305、受力块;4、翻转杆;401、中杆;402、脚踏板;403、防滑件;5、上升件;501、支撑件;502、安装槽;503、侧槽;6、接触件;601、嵌入件;602、限位板;603、橡胶垫;604、拉件;7、插入块;701、外撑弹簧;702、收缩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建筑板材成品后的转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建筑板材成品后的转运辅助装置包括:主体(1),推动杆(101),内仓(102),卡板(103),受力板(104),支撑弹簧(105),标杆(2),卡件(201),内件(202),底件(3),承接块(301),压杆(302),压块(303),转动杆(304),受力块(305),翻转杆(4),中杆(401),脚踏板(402),防滑件(403),上升件(5),支撑件(501),安装槽(502),侧槽(503),接触件(6),嵌入件(601),限位板(602),橡胶垫(603),拉件(604),插入块(7),外撑弹簧(701)和收缩仓(702);所述主体(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1)的右侧上方固定安装有推动杆(101),且主体(1)的侧边内部设有内仓(102),并且卡板(103)嵌入安装在主体(1)的顶端侧边;所述内件(20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内仓(102)的内部,并且标杆(2)的侧边设有间隔与板材厚度一样的标记;所述底件(3)设在主体(1)的底部,且底件(3)的内部设有移动轮,并且受力块(305)的底部通过弹簧与底件(3)的内部底部相连接,且压杆(302)通过转轴与转动杆(304)相连接;所述翻转杆(4)的内端通过转轴与转动杆(304)相连接,且翻转杆(4)的底部通过卡块与上升压板相连接,并且脚踏板(402)的上方设有弧形橡胶材质的防滑件(403);所述上升件(5)的底部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支撑件(501)的顶端相连接,且支撑件(50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件(3)的内部;所述接触件(6)安装在上升件(5)的上方,且接触件(6)底部的嵌入件(601)安装在安装槽(502)的内部,且限位板(602)嵌入安装在侧槽(503)的内部,并且接触件(6)的外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拉件(604);所述收缩仓(702)设有接触件(6)凹槽的侧边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板材成品后的转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建筑板材成品后的转运辅助装置包括:主体(1),推动杆(101),内仓(102),卡板(103),受力板(104),支撑弹簧(105),标杆(2),卡件(201),内件(202),底件(3),承接块(301),压杆(302),压块(303),转动杆(304),受力块(305),翻转杆(4),中杆(401),脚踏板(402),防滑件(403),上升件(5),支撑件(501),安装槽(502),侧槽(503),接触件(6),嵌入件(601),限位板(602),橡胶垫(603),拉件(604),插入块(7),外撑弹簧(701)和收缩仓(702);所述主体(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1)的右侧上方固定安装有推动杆(101),且主体(1)的侧边内部设有内仓(102),并且卡板(103)嵌入安装在主体(1)的顶端侧边;所述内件(20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内仓(102)的内部,并且标杆(2)的侧边设有间隔与板材厚度一样的标记;所述底件(3)设在主体(1)的底部,且底件(3)的内部设有移动轮,并且受力块(305)的底部通过弹簧与底件(3)的内部底部相连接,且压杆(302)通过转轴与转动杆(304)相连接;所述翻转杆(4)的内端通过转轴与转动杆(304)相连接,且翻转杆(4)的底部通过卡块与上升压板相连接,并且脚踏板(402)的上方设有弧形橡胶材质的防滑件(403);所述上升件(5)的底部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支撑件(501)的顶端相连接,且支撑件(50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件(3)的内部;所述接触件(6)安装在上升件(5)的上方,且接触件(6)底部的嵌入件(601)安装在安装槽(502)的内部,且限位板(602)嵌入安装在侧槽(503)的内部,并且接触件(6)的外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拉件(604);所述收缩仓(702)设有接触件(6)凹槽的侧边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建筑板材成品后的转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03)为L状结构,且卡板(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超
申请(专利权)人:张祖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