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勤玲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艾灸的自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7044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艾灸的自动装置,包括基座、艾灸支架、艾灸桶;基座由中间板、侧板构成;艾灸支架设置在中间板的下端;艾灸桶设置在艾灸支架上;艾灸支架包括纵支架一、纵支架二、横支架;纵支架一、纵支架二的上端均与中间板相连接,下端均与横支架相连接;纵支架一、纵支架二纵向排列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艾灸桶;艾灸桶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端盖的内部开设有开口;端盖上设置有十字相交的内弹簧、外弹簧;艾灸桶的内部设置有送灸弹簧,送灸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塞。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无故障、方便灵活,在无需电力的前提下实现了艾条自动进给,解决了因艾条燃烧产生烟油阻碍活塞运动的现象。

An automatic device for moxibus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艾灸的自动装置
本技术涉一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艾灸的自动装置。
技术介绍
艾灸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的国粹之一。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不断提高,这使得艾灸深受大众的喜爱,被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生活。目前,常用的艾灸方法主要是通过木盒或铁盒支架来支撑艾条,然而,随着艾条燃烧变短,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也发生变化,使得皮肤感受到的温度也随之变化,极大的降低了治疗使用者的体验;并且这些种方法需要人们根据皮肤感受手工推送艾条,非常的不便利。此外,木盒或铁盒支架容易被艾条烟油阻塞,出现运动卡滞现象,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艾灸的自动装置。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艾灸的自动装置,包括基座、艾灸支架、艾灸桶;基座由中间板、侧板构成;侧板为两个,两个侧板对称向下设置在中间板的两端;艾灸支架设置在中间板的下端;艾灸桶设置在艾灸支架上;艾灸支架包括纵支架一、纵支架二、横支架;纵支架一、纵支架二的上端均通过固定螺栓与中间板相连接,下端均与横支架相连接;纵支架一、纵支架二纵向排列且纵支架一与纵支架二之间设置有艾灸桶;艾灸桶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端盖的内部开设有开口;端盖上设置有内弹簧、外弹簧;内弹簧与外弹簧十字相交;艾灸桶的内部设置有送灸弹簧,送灸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塞。进一步地,纵支架一、纵支架二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卡口;艾灸桶6通过环形弹簧设置在纵支架一与纵支架二之间。进一步地,纵支架一、纵支架二的上端还通过压盖与中间板相连接。进一步地,端盖的下端设置有艾条灰盒。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艾灸的自动装置,在无需电力的前提下实现了艾条自动进给,代替了电动机自动进给系统,既降低了成本又减少了装置的故障率。本装置可根据需求变换多种热点高度和热点角度,并保持艾条燃烧头与皮肤距离不变,维持肤感温度;此外,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无故障,解决了因艾条燃烧产生烟油阻碍活塞运动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横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1、中间板;2、侧板;3、内弹簧;4、外弹簧;5、艾灸支架;6、艾灸桶;7、端盖;8、活塞;9、压盖;10、固定螺栓;11、送灸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艾灸的自动装置,包括基座、艾灸支架5、艾灸桶6;基座由中间板1、侧板2构成;侧板2为两个,两个侧板对称向下设置在中间板1的两端;艾灸支架5设置在中间板1的下端;艾灸桶6设置在艾灸支架5上;其中,基座是由一块板冲压而成,形成中间板和侧板,既能支撑整个装置,还具有防火的作用。艾灸支架5包括纵支架一、纵支架二、横支架;纵支架一、纵支架二纵向排列且艾灸桶6通过环形弹簧设置在纵支架一与纵支架二之间,并且纵支架一、纵支架二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环形卡口,从而可以根据需求将艾灸桶平行放置或倾斜放置,也可以根据患者不同部位调整艾灸桶的高低。纵支架一、纵支架二的上端均通过固定螺栓10与中间板1相连接,还通过压盖9进一步固定在中间板上,纵支架一、纵支架二的下端均与横支架相连接;既增加了装置的美观还保障了艾灸支架的稳定性。艾灸桶6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7,端盖通过旋转拧紧在艾灸桶上,可以灵活的取下,便利使用者清洁,既提升了卫生,还避免了因艾条燃烧产生烟油阻碍活塞运动的现象。端盖7的内部开设有开口,用来穿插艾条;端盖7上设置有内弹簧3、外弹簧4;内弹簧3与外弹簧4十字相交;内弹簧与外弹簧起到固定艾条的作用,并且耐高温、抗燃烧。艾灸桶6的内部设置有送灸弹簧11,送灸弹簧11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塞8,艾条克服送灸弹簧的阻力插入艾灸桶内,并由内弹簧、外弹簧固定,随着艾条燃烧,艾条长度会不断变短,此时送灸弹簧就会逐渐回弹,推动活塞以实现艾条自动送给。此外,端盖7的下端设置有艾条灰盒,可用来盛放艾条燃烧后的灰烬。本装置的安装说明:首先,将艾灸支架的纵支架一、纵支架二用固定螺栓连接在基座的中间板和压盖上,使艾灸支架具有一定的加持力;然后,在送灸弹簧的两侧安装活塞并将其放入艾灸桶内,再在艾灸桶的两端拧上端盖;最后,在端盖外侧先装上内弹簧卡紧,再装上外弹簧卡紧,其中,内弹簧、外弹簧均可以转动。本装置的使用说明:首先,准备好艾条,先将外弹簧转至原位,再将外弹簧转至原位;其次,将艾条克服艾灸弹簧的阻力压入艾灸桶内,再将内弹簧、外弹簧扳回,以固定住艾条;然后,点燃艾条,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艾条燃烧头部与肌肤之间距离及照射角度,随着艾条不断燃烧,艾条的长度不断变短,此时由于送灸弹簧的推力,将活塞向外推出并带动艾条向外推出,从而使艾条的燃烧头部始终与皮肤保持稳定的距离,其中,艾条燃烧的灰烬盛放在艾条灰盒内;最后,将棉被覆盖在患者身上和艾灸支座上,充分发挥艾灸的治疗效果。此外,艾灸桶内送灸弹簧的两端均设有活塞,既可以单侧放置艾条,也可以两侧放置艾条,使用非常灵活。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艾灸的自动装置,在无需电力的前提下实现了艾条自动进给,代替了电动机自动进给系统,既降低了成本又减少了装置的故障率。本装置可根据需求变换多种热点高度和热点角度,并保持艾条燃烧头与皮肤距离不变,维持肤感温度;此外,本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无故障,解决了因艾条燃烧产生烟油阻碍活塞运动的现象。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艾灸的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基座、艾灸支架(5)、艾灸桶(6);所述基座由中间板(1)、侧板(2)构成;所述侧板(2)为两个,两个侧板对称向下设置在中间板(1)的两端;所述艾灸支架(5)设置在中间板(1)的下端;所述艾灸桶(6)设置在艾灸支架(5)上;所述艾灸支架(5)包括纵支架一、纵支架二、横支架;所述纵支架一、纵支架二的上端均通过固定螺栓(10)与中间板(1)相连接,下端均与横支架相连接;所述纵支架一、纵支架二纵向排列且纵支架一与纵支架二之间设置有艾灸桶(6);所述艾灸桶(6)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7),端盖(7)的内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端盖(7)上设置有内弹簧(3)、外弹簧(4);所述内弹簧(3)与外弹簧(4)十字相交;所述艾灸桶(6)的内部设置有送灸弹簧(11),送灸弹簧(11)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塞(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艾灸的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基座、艾灸支架(5)、艾灸桶(6);所述基座由中间板(1)、侧板(2)构成;所述侧板(2)为两个,两个侧板对称向下设置在中间板(1)的两端;所述艾灸支架(5)设置在中间板(1)的下端;所述艾灸桶(6)设置在艾灸支架(5)上;所述艾灸支架(5)包括纵支架一、纵支架二、横支架;所述纵支架一、纵支架二的上端均通过固定螺栓(10)与中间板(1)相连接,下端均与横支架相连接;所述纵支架一、纵支架二纵向排列且纵支架一与纵支架二之间设置有艾灸桶(6);所述艾灸桶(6)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7),端盖(7)的内部开设有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圣婕陈海霞王帅元吕丹金勤玲张本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勤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