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44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包括圆柱形外壳和圆柱形纸壳,所述圆柱形外壳内壁和圆柱形纸壳外壁均开设有斜槽,所述圆柱形外壳内腔通过斜槽转动连接有圆柱形纸壳,所述圆柱形纸壳下端通过无缝压合连接有铁丝网,所述圆柱形纸壳上端套接有顶壳所述顶壳内壁通过黏胶粘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圆柱形纸壳之间设置有烟雾过滤网,所述圆柱形外壳侧面开设有贯通的进气孔,所述圆柱形外壳外周套接有纸板,所述纸板盖住进气孔。该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不仅便于艾灸操作和携带,并还原明火艾灸过程,实现艾绒点燃后发出的近红外光直接照射皮肤而且还能升降调温。

A Kind of Nerve Infrared Moxibustion Paste with Smoke Removal and Temperature Adjus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
本技术属于艾灸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
技术介绍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通常针、灸并用,故称为针灸。针灸治病在国内外有着深远的影响,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目前绝大部分艾灸器具如艾灸盒等,不但操作不便限制单人使用,而且存在器具本省体积大、无法有效解决艾烟较大等问题限制艾灸使用场所,同时市面上绝大多是艾灸器具会阻碍艾灸燃烧时产生的近红外光直接照射皮肤,从而影响艾灸疗效。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包括圆柱形外壳和圆柱形纸壳,所述圆柱形外壳内壁和圆柱形纸壳外壁均开设有斜槽,所述圆柱形外壳内腔通过斜槽转动连接有圆柱形纸壳,所述圆柱形纸壳下端通过无缝压合连接有铁丝网,所述圆柱形纸壳上端套接有顶壳所述顶壳内壁通过黏胶粘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圆柱形纸壳之间设置有烟雾过滤网,所述圆柱形外壳侧面开设有贯通的进气孔,所述圆柱形外壳外周套接有纸板,所述纸板盖住进气孔,所述圆柱形外壳下端通过黏胶粘接有胶贴。优选的,所述圆柱形纸壳内壁通过黏胶粘接有锡箔纸。优选的,所述铁丝网开设有圆孔。优选的,两组所述进气孔以圆柱形外壳中轴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圆柱形纸壳外周涂覆有隔热涂料,隔热涂料设置为硅酸盐系涂料。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通过铁丝网的圆孔可将艾绒塞进圆柱形纸壳内,然后点燃艾绒,艾绒下燃式可使艾灸产生的近红外光直接照射皮肤,圆柱形纸壳内壁通过黏胶粘接有锡箔纸,使得圆柱形纸壳不会被点燃,而且由于圆柱形纸壳导热性能不强,方便使用时拿放,圆柱形纸壳外周通过斜槽卡接有圆柱形外壳,转动圆柱形纸壳时使得圆柱形纸壳能够进行上下升降,使得皮肤受到的能量的多少可以进行调节,圆柱形外壳侧面开设有贯通的进气孔,圆柱形外壳外周套接有纸板,纸板盖住进气孔,通过调节纸板盖住的进气孔的大小,能够调节艾绒的燃烧速度,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该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不仅便于艾灸操作和携带,并还原明火艾灸过程,实现艾绒点燃后发出的近红外光直接照射皮肤而且还能升降调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圆柱形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圆柱形纸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顶壳的俯视图。图中:1圆柱形外壳、2圆柱形纸壳、3斜槽、4铁丝网、5圆孔、6进气孔、7纸板、8胶贴、9锡箔纸、10烟雾过滤网、11顶壳、12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包括圆柱形外壳1和圆柱形纸壳2,所述圆柱形外壳1内壁和圆柱形纸壳2外壁均开设有斜槽3,使得圆柱形外壳1和圆柱形纸壳2在完成套接后,转动圆柱形纸壳2时,使得圆柱形纸壳2能够进行上下升降,所述圆柱形外壳1内腔通过斜槽3转动连接有圆柱形纸壳2,所述圆柱形纸壳2下端通过无缝压合连接有铁丝网4,所述圆柱形纸壳2上端套接有顶壳11所述顶壳11内壁通过黏胶粘接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与圆柱形纸壳2之间设置有烟雾过滤网10,所述圆柱形外壳1侧面开设有贯通的进气孔6,所述圆柱形外壳1外周套接有纸板7,所述纸板7盖住进气孔6,所述圆柱形外壳1下端通过黏胶粘接有胶贴8。具体的,所述圆柱形纸壳2内壁通过黏胶粘接有锡箔纸9,使得圆柱形纸壳2不会被引燃。具体的,所述铁丝网4开设有圆孔5,便于塞放艾绒。具体的,两组所述进气孔6以圆柱形外壳1中轴线对称设置,使得形成进气通道,方便艾绒燃烧,避免进气孔调到最大时,燃烧效果也不明显。具体的,所述圆柱形纸壳2外周涂覆有隔热涂料,隔热涂料设置为硅酸盐系涂料,能够有效的阻隔热量的传导,不仅避免烫伤使用者,而且减少热量的传导,使得艾灸效果更好。具体的,该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通过铁丝网4的圆孔5可将艾绒塞进圆柱形纸壳2内,然后点燃艾绒,圆柱形纸壳2内壁通过黏胶粘接有锡箔纸9,使得圆柱形纸壳2不会被点燃,而且由于圆柱形纸壳2导热性能不强,方便使用时拿放,将圆柱形纸壳2放进圆柱形外壳1内部,圆柱形纸壳2外周通过斜槽3卡接有圆柱形外壳1,转动圆柱形纸壳2时使得圆柱形纸壳2能够进行上下升降,使得皮肤受到的能量的多少可以进行调节,圆柱形外壳1侧面开设有贯通的进气孔6,圆柱形外壳1外周套接有纸板7,纸板盖住进气孔6,通过调节纸板7盖住的进气孔6的大小,能够调节艾绒的燃烧速度,烟雾过滤网10能够减少艾烟对外界环境的影响,顶壳11和挡板12的设计,使得烟雾过滤网10便于安装与拆卸,圆柱形外壳1下端通过黏胶粘接有胶贴8,便于粘在需要艾灸的部位,圆柱形纸壳2外周涂覆有隔热涂料,隔热涂料设置为硅酸盐系涂料,能够有效的阻隔热量的传导,不仅避免烫伤使用者,而且减少热量的传导,使得艾灸效果更好,装置体积小,便于携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包括圆柱形外壳(1)和圆柱形纸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外壳(1)内壁和圆柱形纸壳(2)外壁均开设有斜槽(3),所述圆柱形外壳(1)内腔通过斜槽(3)转动连接有圆柱形纸壳(2),所述圆柱形纸壳(2)下端通过无缝压合连接有铁丝网(4),所述圆柱形纸壳(2)上端套接有顶壳(11)所述顶壳(11)内壁通过黏胶粘接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与圆柱形纸壳(2)之间设置有烟雾过滤网(10),所述圆柱形外壳(1)侧面开设有贯通的进气孔(6),所述圆柱形外壳(1)外周套接有纸板(7),所述纸板(7)盖住进气孔(6),所述圆柱形外壳(1)下端通过黏胶粘接有胶贴(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除烟与调温的下燃式近红外光艾灸贴,包括圆柱形外壳(1)和圆柱形纸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外壳(1)内壁和圆柱形纸壳(2)外壁均开设有斜槽(3),所述圆柱形外壳(1)内腔通过斜槽(3)转动连接有圆柱形纸壳(2),所述圆柱形纸壳(2)下端通过无缝压合连接有铁丝网(4),所述圆柱形纸壳(2)上端套接有顶壳(11)所述顶壳(11)内壁通过黏胶粘接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与圆柱形纸壳(2)之间设置有烟雾过滤网(10),所述圆柱形外壳(1)侧面开设有贯通的进气孔(6),所述圆柱形外壳(1)外周套接有纸板(7),所述纸板(7)盖住进气孔(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熹曹炳杰李金凝谢宜新贾学成尤玉伟袁月松宋玫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