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胶的排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0348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软胶的排气结构,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具有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软胶的排气结构包括若干溢料槽,各该溢料槽与模具的型腔连通,且各该溢料槽沿着型腔周围设置,成型产品后溢料槽中剩余的软胶成型为产品上的溢料包,所述溢料包结构与溢料槽结构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软胶的排气结构,不仅不会在产品上造成毛边,且还不需要其他模具开排气结构,成型后的产品上的溢料包直接撕除即可,无需加工。

Exhaust Structure of Soft Rub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胶的排气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软胶的排气结构。
技术介绍
软胶流动性较强,在注塑软胶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瓦斯气,模具排气需要充分。若排气不充分,则产品表面易产生气痕、发白等现象,在开排气槽位置则产品软胶部分的分模面易产生毛边。通常产品软胶部分的分模面都是设计为产品的外观部,在处理产品毛边时,需通过砂纸打磨、剪钳修剪或酒精灯烤的方式处理,不仅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且在上述各个加工环节中,容易对产品造成划伤、剪缺或烤伤等外观不良。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软胶的排气结构,以解决上述注塑软胶时,模具排气不充分造成产品表面气痕、发白及分模面有毛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胶的排气结构,该软胶的排气结构能够在注塑软胶时,气体能够充分排出,使产品表面无气痕、无发白及分模面上无毛边现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软胶的排气结构,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具有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软胶的排气结构包括若干溢料槽,各该溢料槽与模具的型腔连通,且各该溢料槽沿着型腔周围设置,成型产品后溢料槽中剩余的软胶成型为产品上的溢料包,所述溢料包结构与溢料槽结构相匹配。可选地,各该溢料槽设置于每两个软胶进胶点的中间部位。可选地,所述溢料槽与型腔连通的口部具有一斜面。可选地,所述斜面与溢料槽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20-30度。可选地,所述溢料槽远离型腔的尾部呈圆弧形。可选地,所述溢料包与产品接触的一端肉厚为0.1毫米,与产品接触的一端宽度为10毫米,所述溢料包由口部到尾部的最长长度为6毫米。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软胶的排气结构,通过在模具中设置溢料槽,在向型腔中注塑充填熔融的软胶时,型腔内的气体可以顺畅地通过溢料槽位置进行排出,不会在型腔中留有气体,由此不仅不会在产品上造成气痕、发白及分模面上造成毛边,且还不需要其他模具开排气结构,成型后的产品上的溢料包直接撕除即可,无需加工。【附图说明】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软胶的排气结构的示意图。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软胶的排气结构中溢料槽的放大示意图。图3绘示本专利技术软胶排气结构成型的一产品示意图。图4绘示本专利技术软胶排气结构成型的一产品撕去溢料包的示意图。图5绘示本专利技术软胶排气结构中溢料包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其中图1绘示了本专利技术软胶的排气结构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软胶的排气结构中溢料槽的放大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专利技术软胶排气结构成型的一产品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软胶的排气结构,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具有成型产品10的型腔20,型腔20设于模具的模仁30上,当然为了清晰地表达本专利技术的软胶的排气结构,图1中仅绘示了公模侧的模仁30,所述的所述软胶的排气结构包括若干溢料槽40,各该溢料槽40与模具的型腔20连通,且各该溢料槽40沿着型腔20周围设置,成型产品10后溢料槽40中剩余的软胶成型为产品上的溢料包50(即成型产品后溢料槽40中的软胶余料),所述溢料包50结构与溢料槽40结构相匹配。其中,各该溢料槽40设置于每两个软胶进胶点的中间部位,能够保证有充足的溢料槽40供型腔20内的气体排出。其中,所述溢料槽40由与型腔20连通的口部具有一斜面,请参阅图5所示,图5绘示了本专利技术软胶排气结构中溢料包的放大示意图,所述溢料槽40上的斜面具体可对应参阅溢料包50的斜面51,即溢料槽40设计为口部深度小于尾部深度的形状,不仅能够保证熔融的软胶能从溢料槽40的口部流入溢料槽40中,还保证了口部形状比较小,在后续能够快速地从产品10上撕下来,所述斜面与溢料槽40的底面之间的夹角为20-30度,该夹角角度具有更佳的效果。其中,所述溢料槽40远离型腔20的尾部呈圆弧形,方便加工溢料槽40。其中,所述溢料包50与产品10接触的一端肉厚为0.1毫米,能够兼具更优的进软胶及后续溢料包50撕下来的效果,与产品10接触的一端宽度为10毫米,所述溢料包50由一端到另一端的最长长度为6毫米。在注塑产品10时,熔融的软胶流入型腔20,将型腔20内的气体顺畅地向溢料槽40中排入,由此不会在型腔20中留有气体,产品10不会因排气不充分在分模面造成毛边。请参阅图4所示,其绘示了本专利技术软胶排气结构成型的一产品撕去溢料包的示意图,溢料槽40中的软胶余料形成的溢料包50则可以直接从产品10上撕除,因此并不会对产品10造成任何的影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软胶的排气结构不仅不会在产品10上造成气痕、发白及分模面上造成毛边,且还不需要其他模具开排气结构,成型后的产品10上的溢料包50直接撕除即可,无需加工,达到了减少制程和降低作业要求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胶的排气结构,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具有成型产品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的排气结构包括若干溢料槽,各该溢料槽与模具的型腔连通,且各该溢料槽沿着型腔周围设置,成型产品后溢料槽中剩余的软胶成型为产品上的溢料包,所述溢料包结构与溢料槽结构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胶的排气结构,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具有成型产品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的排气结构包括若干溢料槽,各该溢料槽与模具的型腔连通,且各该溢料槽沿着型腔周围设置,成型产品后溢料槽中剩余的软胶成型为产品上的溢料包,所述溢料包结构与溢料槽结构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胶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溢料槽设置于每两个软胶进胶点的中间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胶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名郑答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扬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