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笋自动清洗除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99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7 16:16
一种竹笋自动清洗除杂机,包括顺序设置的搓洗槽(1)、爬升式摊薄输送清洗机(2)、翻转清洗机构、除丝毛清洗槽(4)、气泡清洗槽(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连续自动完成竹笋的清洗除杂,清洗效率高且清新效果好,可确保清洗后的竹笋中不夹杂任何杂质,达到食品卫生要求。

A Bamboo Shoot Automatic Cleaning and Clea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笋自动清洗除杂机
本技术属于竹笋清洗除杂设备

技术介绍
竹笋是健康营养且为人们十分喜爱食用的绿色食品。新鲜的竹笋保鲜期较短,因此人们采用各种办法将新鲜竹笋进行初加工后保鲜,以便长期食用。现有的加工方法是将新鲜竹笋去除笋壳、笋衣后预煮,然后清洗、除杂,再进行保鲜装袋或者腌制。在清洗、除杂工序,必须把夹杂在竹笋中间的杂质如金属、砂石、草、纤维、毛发等清除干净,还有竹笋上残留的笋衣,以确保产品质量。金属、砂石类的杂质较重,会在清洗过程中自然沉淀,比较易于清除,而纤维、毛发一类的杂质较轻并且容易裹挟甚至缠绕在竹笋上,非常难去除,草、残留笋衣一类的杂质较轻,会漂浮在清洗的水面上。由于各类杂质性状不一,导致除杂工序非常麻烦,现有技术都是采用简单的机械并配之以人工辅助反复除杂,导致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卫生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不需人工参与,可连续自动完成竹笋的清洗除杂的竹笋自动清洗除杂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竹笋自动清洗除杂机,包括顺序设置的搓洗槽、爬升式摊薄输送清洗机、翻转清洗机构、除丝毛清洗槽、气泡清洗槽;所述搓洗槽包括搓洗外槽和槽壁带网孔的搓洗内槽、设置于槽底的第一输送链板、设置于槽壁的第一气泡发生装置,在搓洗内槽中位于上部顺序设置有一组两端安装于内槽壁上的水平搓洗辊,搓洗槽内盛满清洗水。所述爬升式摊薄输送清洗机包括爬升式链板输送机、设置于爬升式链板输送机坡顶位置上方的一组一次清洗喷淋管;所述翻转清洗机构包括位于爬升式链板输送机出料端下方的接料槽、设置于接料槽上方的一组二次清洗喷淋管;所述除丝毛清洗槽包括槽体、设置于槽底底部的第二输送链板、两端安装于槽壁上的一组丝毛清除辊、设置于槽体上方的一组三次清洗喷淋管;所述气泡清洗槽包括清洗外槽和槽壁带网孔的清洗内槽、设置于槽底的第三输送链板,设置于槽壁的第二气泡发生装置,气泡清洗槽内盛满清洗水。本技术在气泡清洗槽后面设置有滤水输送机,所述滤水输送机的输送链板带有滤水网孔。本技术所述的一组水平搓洗辊是安装高度不同的错位搓洗辊,两端的搓洗辊安装高度高于中间位置的搓洗辊。所述搓洗辊和丝毛清除辊均为毛毡辊。本技术可将经初步清洗后的竹笋在搓洗槽内经搓洗辊搓洗,搓掉竹笋表面附着的杂质和残留的笋衣,再经爬升式摊薄输送清洗机将输送的竹笋摊薄,经一次清洗喷淋管冲洗,冲洗掉竹笋表面附着的部分杂质,然后在通过爬升式链板输送机出料端时翻转下落到接料槽,在下落的过程中被二次清洗喷淋管再次冲洗,再经过除丝毛清洗槽将夹杂在竹笋中的丝毛去除,最后经过气泡清洗槽再次清洗,得到彻底清洗干净的竹笋。本技术根据竹笋带笋衣、笋衣娇嫩、轻薄但难以一次去除的特点,同时根据竹笋采收、运输、堆放过程中会裹挟大量砂石、杂草、丝毛等杂质的情况,采用带内外槽的搓洗槽、带内外槽的清洗槽、搓洗竹笋表面以搓下笋衣、摊薄竹笋后让竹笋逐个通过丝毛清除辊、并将竹笋连续多次冲洗,连续自动完成竹笋的清洗除杂,清洗效率高且清新效果好,可确保清洗后的竹笋中不夹杂任何杂质,达到食品卫生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几乎不需要人工参与,省工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未画出所有清洗喷淋管);图3是图1的A-A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竹笋自动清洗除杂机,包括顺序设置的搓洗槽1、爬升式摊薄输送清洗机2、翻转清洗机构、除丝毛清洗槽4、气泡清洗槽5、滤水输送机6、收集桶7。为了看得更加清楚,图2中未画出一次清洗喷淋管2b、二次清洗喷淋管3b、三次清洗喷淋管4d。所述搓洗槽1包括搓洗外槽1a和槽壁带网孔1c的搓洗内槽1b、设置于槽底的第一输送链板1d、设置于槽壁的第一气泡发生装置1e,在搓洗内槽中位于上部顺序设置有一组两端安装于内槽壁上的水平搓洗辊1f,搓洗槽内盛满清洗水。所述的一组水平搓洗辊是安装高度不同的错位搓洗辊,两端的搓洗辊安装高度高于中间位置的搓洗辊。所述搓洗辊1f为毛毡辊,通过毛毡搓洗竹笋表面,搓洗辊由伺服电机驱动控制。第一输送链板1d由外部电机驱动行走。第一气泡发生装置1e由第一气泡发生器1g通过第一气路1h供气,向盛满清洗水的搓洗内槽吹气,使清洗水不断翻滚,带动竹笋翻滚,提高清洗效果。所述爬升式摊薄输送清洗机2包括爬升式链板输送机2a、设置于爬升式链板输送机坡顶位置上方的一组一次清洗喷淋管2b。爬升式链板输送机2a由爬升电机2c驱动。所述翻转清洗机构包括位于爬升式链板输送机出料端下方的接料槽3a、设置于接料槽上方的一组二次清洗喷淋管3b。所述除丝毛清洗槽4包括槽体4a、设置于槽底底部的第二输送链板4b、两端安装于槽壁上的一组丝毛清除辊4c、设置于槽体上方的一组三次清洗喷淋管4d。第二输送链板4b由外部电机驱动行走。所述丝毛清除辊4c为毛毡辊,通过毛毡将裹挟在竹笋中的麻线、头发等丝毛状杂质粘裹下来。丝毛清除辊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控制。所述气泡清洗槽5包括清洗外槽5a和槽壁带网孔的清洗内槽5b、设置于槽底的第三输送链板5c,设置于槽壁的第二气泡发生装置5d,气泡清洗槽内盛满清洗水。第三输送链板5c由外部电机驱动行走。第二气泡发生装置5d由第二气泡发生器5e通过第二气路5f供气,向盛满清洗水的清洗内槽吹气,使清洗水不断翻滚,带动竹笋翻滚,提高清洗效果。清洗槽的内外槽结构与搓洗槽相同。所述滤水输送机6由滤水输送电机6a驱动,其输送链板带有滤水网孔。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将经初步清洗后的竹笋送入搓洗槽1内,竹笋主要从搓洗辊1f底部通过,少量的竹笋会从搓洗辊上面通过。在不断翻滚的清洗水作用下,竹笋不断翻滚并向上漂浮,与搓洗辊接触,将竹笋表面残留的笋衣及粘附的其他杂质搓掉。比重较重的杂质落到池底,笋衣或杂草等漂浮到水面,由于搓洗内槽槽壁带有网孔,搓洗内槽中不断翻滚的水流会向搓洗外槽流动,从而将漂浮在水面的笋衣或杂草冲向搓洗内槽1b两侧槽壁,笋衣或杂草部分通过网孔1c排出汇聚到搓洗外槽,部分汇聚附着在搓洗内槽1b两侧槽壁上,可直接打捞去除。所设置的搓洗辊组,两端的搓洗辊安装高度高于中间位置的搓洗辊,便于将竹笋导入,从搓洗辊底部通过。经搓洗过的竹笋随后经爬升式摊薄输送清洗机2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被均匀摊薄,经一次清洗喷淋管2b冲洗,冲洗掉竹笋表面附着的部分杂质(主要是笋衣),然后在通过爬升式链板输送机出料端时翻转下落到接料槽3a,在翻转下落的过程中被二次清洗喷淋管3b再次冲洗,进一步将之前未被冲洗下来的杂质冲掉。之后竹笋经接料槽落入除丝毛清洗槽4,竹笋从丝毛清除辊4c上逐步向前输送。经爬升式摊薄输送清洗机摊薄后落在丝毛清除辊4c上的竹笋在逐根通过丝毛清除辊时被理顺至与辊的轴向一致的方向并分散前行,每根竹笋均与丝毛清除辊充分接触,可将所有丝毛状杂质全部粘附到丝毛清除辊上。竹笋在通过丝毛清除辊过程中,被三次清洗喷淋管4d继续冲洗,一方面将竹笋继续冲洗干净,同时将丝毛等向下冲至与毛毡辊接触,便于清除。第二输送链板4b将漏下的竹笋向后输送出去。从丝毛清除辊4c和第二输送链板4b输送过来的竹笋进入气泡清洗槽再次清洗,将残留的杂质(主要是笋衣)彻底清洗干净。气泡清洗槽5与搓洗槽1的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笋自动清洗除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设置的搓洗槽(1)、爬升式摊薄输送清洗机(2)、翻转清洗机构、除丝毛清洗槽(4)、气泡清洗槽(5);所述搓洗槽(1)包括搓洗外槽(1a)和槽壁带网孔(1c)的搓洗内槽(1b)、设置于槽底的第一输送链板(1d)、设置于槽壁的第一气泡发生装置(1e),在搓洗内槽中位于上部顺序设置有一组两端安装于内槽壁上的水平搓洗辊(1f),搓洗槽内盛满清洗水;所述爬升式摊薄输送清洗机(2)包括爬升式链板输送机(2a)、设置于爬升式链板输送机坡顶位置上方的一组一次清洗喷淋管(2b);所述翻转清洗机构包括位于爬升式链板输送机出料端下方的接料槽(3a)、设置于接料槽上方的一组二次清洗喷淋管(3b);所述除丝毛清洗槽(4)包括槽体(4a)、设置于槽底底部的第二输送链板(4b)、两端安装于槽壁上的一组丝毛清除辊(4c)、设置于槽体上方的一组三次清洗喷淋管(4d);所述气泡清洗槽(5)包括清洗外槽(5a)和槽壁带网孔的清洗内槽(5b)、设置于槽底的第三输送链板(5c),设置于槽壁的第二气泡发生装置(5d),气泡清洗槽内盛满清洗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笋自动清洗除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设置的搓洗槽(1)、爬升式摊薄输送清洗机(2)、翻转清洗机构、除丝毛清洗槽(4)、气泡清洗槽(5);所述搓洗槽(1)包括搓洗外槽(1a)和槽壁带网孔(1c)的搓洗内槽(1b)、设置于槽底的第一输送链板(1d)、设置于槽壁的第一气泡发生装置(1e),在搓洗内槽中位于上部顺序设置有一组两端安装于内槽壁上的水平搓洗辊(1f),搓洗槽内盛满清洗水;所述爬升式摊薄输送清洗机(2)包括爬升式链板输送机(2a)、设置于爬升式链板输送机坡顶位置上方的一组一次清洗喷淋管(2b);所述翻转清洗机构包括位于爬升式链板输送机出料端下方的接料槽(3a)、设置于接料槽上方的一组二次清洗喷淋管(3b);所述除丝毛清洗槽(4)包括槽体(4a)、设置于槽底底部的第二输送链板(4b)、两端安装于槽壁上的一组丝毛清除辊(4c)、设置于槽体上方的一组三次清洗喷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兴平余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菜人家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