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76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的壳体,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下壳体,下壳体上设置有用于盖住下壳体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分别铰接在下壳体两端的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滑设有卡块,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连通的穿孔,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供卡块穿入的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对壳体进行拆卸的效果。

A Shell of Frequency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的壳体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变频器的壳体。
技术介绍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能够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639471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变频器,特别是一种简易变频器,包括壳体和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位于壳体上方,由壳体和控制面板构成的空间内设有散热器、模块、驱动板、控制板、整流桥和电解电容,驱动板位于壳体底部,壳体内驱动板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电解电容、散热器和控制板,电解电容上下两端分别与驱动板和控制面板连接,散热器与驱动板连接,具有结构合理、紧凑,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是变频器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是通过螺栓固定的结构来实现对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时间久后螺栓还容易老化而导致螺栓难以从螺纹孔内取出,在拆卸时工作人员还要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对上壳体进行拆卸分离,给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分离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的壳体,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便能对上壳体与下壳体进行拆卸,具有方便对壳体进行拆卸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包括下壳体,下壳体上设置有用于盖住下壳体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分别铰接在下壳体两端的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滑设有卡块,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连通的穿孔,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供卡块穿入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的两端铰接在下壳体上,当需要对上壳体进行拆卸时,只需将卡块从卡槽中滑出便能实现对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的分离,再将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向左右两端翻开即可对下壳体内的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整个拆卸过程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具有方便拆卸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包括上接块以及固定连接于上接块的下接块;所述上接块上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板位于第一凹槽的上方并且推板的下侧壁与第一盖板的上侧壁贴合,推板的长度大于第一凹槽的长度从而能将第一凹槽进行遮挡,避免灰尘从第一凹槽处掉入下壳体内;当需要对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进行固定时,通过将推板向靠近第二盖板的方向移动,驱使下接块从穿孔滑出;当上接块朝向第二盖板的一端侧壁与第一凹槽的槽壁接触时,下接块此时正好插入卡槽内,并且下接块的侧壁与卡槽的槽壁贴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所述下接块从所述穿孔顶出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接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翻下时,先将下接块推入第一凹槽内,当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贴合时弹簧能将下接块顶出穿孔,从而能使下接块更加牢固的插入在卡槽内,对下接块起到限位的作用;当需要将下接块从卡槽内取出时,需要克服弹簧的形变力才能将下接块从卡槽内取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槽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插杆,所述下接块上开设有供所述插杆插入的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接块进入到卡槽上时,插槽的开口正好位于通孔的下方,通过将插杆从通孔内压入到插槽上,将下接块进一步固定,避免下接块从卡槽内滑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杆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呈环形设置在插杆上,当插杆插入插槽内时,橡胶垫能发生形变,通过橡胶垫能使插杆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插槽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壳体上倾斜设置有与第一盖板下侧壁抵接的第一撑板,所述下壳体上还倾斜设置有与第二盖板下侧壁抵接的第二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翻下时,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会放置在下壳体的上端侧壁上,由于的侧壁较薄,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砸坏下壳体,通过第一撑板与第二撑板能更佳稳定的对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进行支撑,减小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翻下时对下壳体上侧壁的冲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撑板与所述第一盖板抵接的一端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撑板与所述第二盖板抵接的一端为第二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平面能与第一盖板的下侧壁贴合,第一平面增大了与第一盖板的接触面,使第一盖板更加稳定;第二平面能与第二盖板的下侧壁贴合,第二平面增大与第二盖板的接触面,使第二盖板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盖板朝向所述第二盖板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封条贴合的第二密封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翻下并固定完毕后,第一密封条能与第二密封条相互贴合抵紧,从而对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填补,当水溅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的缝隙处时,能对缝隙处进行密封,避免水顺着缝隙流入下壳体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需要将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离时,先将插杆从插槽内拔出,再将推板向远离第二盖板的方向滑动,当将下接块从卡槽内滑出后,便能将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向左右两端翻折,从而便实现了对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的分离;在对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进行固定时,先将第二盖板翻下,接着滑动推板将下接块滑入第一凹槽内,再将第一盖板翻下,当穿孔对准卡槽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下接块便能弹入卡槽内,再将第二盖板上的插杆插入插槽内对下接块进行固定;拆卸与安装过程不需要借助其他的工具,具有方便对壳体进行拆卸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凸显卡块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凸显插杆处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下壳体;2、上壳体;3、第一盖板;4、第二盖板;5、第一凹槽;6、卡块;7、穿孔;8、卡槽;9、推板;10、弹簧;11、上接块;12、下接块;13、通孔;14、插杆;15、插槽;16、橡胶垫;17、第一撑板;18、第二撑板;19、第一平面;20、第二平面;21、第一密封条;22、第二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如图1所示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1上铰接有用于盖住下壳体1内部的上壳体2。上壳体2包括分别铰接在下壳体1两端侧壁上的第一盖板3与第二盖板4。如图2、图3所示,第一盖板3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5,第一凹槽5呈L形并且第一凹槽5的上端与第一盖板3的上侧壁连通。第一凹槽5内滑设有卡块6,卡块6包括上接块11以及固定连接于上接块11的下接块12。第一盖板3朝向第二盖板4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5连通的穿孔7,下接块12能通过穿孔7从第一凹槽5内穿出。上接块11上固定连接有垂直于上接块11的推板9,推板9位于第一凹槽5的上方并且推板9的下侧壁与第一盖板3的上侧壁贴合,推板9的长度大于第一凹槽5的长度从而能将第一凹槽5进行遮挡,避免灰尘从第一凹槽5处掉入下壳体1内。如图2、图3所示,第二盖板4朝向穿孔7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盖住下壳体(1)的上壳体(2),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2)包括分别铰接在下壳体(1)两端的第一盖板(3)与第二盖板(4);所述第一盖板(3)上开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内滑设有卡块(6),所述第一盖板(3)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5)连通的穿孔(7),所述第二盖板(4)上开设有供卡块(6)穿入的卡槽(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盖住下壳体(1)的上壳体(2),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2)包括分别铰接在下壳体(1)两端的第一盖板(3)与第二盖板(4);所述第一盖板(3)上开设有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内滑设有卡块(6),所述第一盖板(3)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5)连通的穿孔(7),所述第二盖板(4)上开设有供卡块(6)穿入的卡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卡块(6)包括上接块(11)以及固定连接于上接块(11)的下接块(12);所述上接块(11)上设置有推板(9),所述推板(9)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5)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凹槽(5)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所述下接块(12)从所述穿孔(7)顶出的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接块(1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器的壳体,其特征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伦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