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容量分散式虚拟同步机系统拓扑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小容量分散式虚拟同步机系统拓扑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分布式电源具有高渗透率的特点,会对电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继电保护等造成严重干扰,但分布式电源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具有很多好处,因此,开发分布式发电仍然非常有必要。分布式电源发出电量之后需要输送到公用电网,当前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经逆变器逆变接入交流电网,但此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传统的基于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的逆变器有极高的动态特性,而大电网中的同步发电机由于较大的机械惯性导致动态特性很小,因此,直接接入会降低频率稳定性;第二:分布式发电通常用最大功率追踪进行控制,这种控制策略不能对功率进行主动分配,且没有频率余量,这使得电网变得十分脆弱;第三:分布式发电的利用主要是采用大规模统一利用,对整个分布式电源进行集中式控制策略,如一个区域内无数个光伏阵列的串并联组合作为一个直流源,再进行环流、逆变、升压和并网操作,但这种控制方式并不适用于小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因为小容量分布式电源主要是用户私有型,如偏远地区,每家拥有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容量分散式虚拟同步机系统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母线(1)、与所述交流母线(1)通过公用网络母线连接且位于所述交流母线(1)一侧的微电网(2)以及与所述微电网(2)连接且位于所述交流母线(1)另一侧的公用交流电网(3),其中,所述微电网(2)包括通过公用网络母线与所述交流母线(1)连接的储能单元(4)以及连接在所述储能单元(4)一侧的公用网络母线上的电源控制单元(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容量分散式虚拟同步机系统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母线(1)、与所述交流母线(1)通过公用网络母线连接且位于所述交流母线(1)一侧的微电网(2)以及与所述微电网(2)连接且位于所述交流母线(1)另一侧的公用交流电网(3),其中,所述微电网(2)包括通过公用网络母线与所述交流母线(1)连接的储能单元(4)以及连接在所述储能单元(4)一侧的公用网络母线上的电源控制单元(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容量分散式虚拟同步机系统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5)包括多个用户端分布式电源(6)以及与所述多个用户端分布式电源(6)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虚拟同步机子单元(8),其中,所述每个虚拟同步机子单元(8)的输出端均连接在所述微电网(2)上,且所述每个虚拟同步机子单元(8)的输出端均设置有负载(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容量分散式虚拟同步机系统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虚拟同步机子单元(8)的结构均相同,其均包括反激式DC-DC换流器(9)、与所述反激式DC-DC换流器(9)连接的工频DC-AC逆变器(10)、与所述工频DC-AC逆变器(10)连接且位于虚拟同步机子单元(8)的输出端的LCL滤波器(11)以及设置于所述反激式DC-DC换流器(9)两侧且与反激式DC-DC换流器(9)并联的电容C1和电容C2,其中,所述反激式DC-DC换流器(9)上设置有MPPT控制器;所述工频DC-AC逆变器(10)上设置有有功/无功控制器以及频率控制器;所述LCL滤波器(11)还连接有双向电表(12),所述双向电表(12)的另一侧连接负载(7),所述LCL滤波器(11)与所述负载(7)均连接在公用网络母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容量分散式虚拟同步机系统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激式DC-DC换流器(9)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1、二极管D1以及变压器T;所述工频DC-AC逆变器(10)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2、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3、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4、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5、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6、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Q7、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以及二极管D7;所述LCL滤波器(11)包括电感L12、电感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波,蒋文波,罗秋容,唐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